家住核桃市的呂女士,日前收到三家銀行關於辦理信用卡的信件。有銀行還打電話給她查問最近的消費紀錄。但呂女士並未在這三家任何一家銀行辦過銀行卡或者使用信用卡消費過。她意識到,有人盜取她的個人信息,還冒充她申請信用卡並消費。
事情要從今年7月說起。呂女士7月在Line上收到朋友信息,朋友說她需要接收一個用於確認的手機驗證碼,自己的手機又壞了,所以發到她的手機上,讓呂女士告訴她那四位驗證碼。呂女士感到好奇,便打朋友手機,但沒人接聽。她就把那四位驗證碼發給Line上的朋友。
後來她陸續收到三、四位朋友信息問她是不是遇到麻煩,因為有人通過她的Line帳號發信息要朋友們替她買Target禮卡。經過朋友傳給她的Line談話紀錄,她發現那其實是盜用自己信息的另一個假帳號。因為上面的姓是「Hong」(洪)。呂女士說,「洪」其實是她前夫的姓,之前她冠夫姓,但2000年之後她就不再用這個姓了。 Line也發通知給她,提醒她不要隨意洩露個人資料。這時她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有人已經得到了她的個人信息。
更蹊蹺的是,呂女士之後便一直收到莫名其妙的信用卡帳單。呂女士說從上星期開始,一共收到四封來自滙豐銀行的信件,說自己申請信用卡通過了。還寄來了驗證碼讓她開通帳戶。她說自己從來沒有開通滙豐銀行的信用卡,問過女兒也沒有申請過。她說,還收到各種銀行欠款的通知,很多都是網上轉帳的紀錄。
經過與銀行的查證,她發現有人用自己以前的姓「洪」開了信用卡。她問銀行具體信息時,銀行又不肯透露更多信息。而本周一下午,她又收到美國銀行(U.S. Bank)申請信用卡被拒的信件。另外還收到類似的第一銀行(First Bank)的信用卡申請文件。
呂女士告訴記者,她懷疑有人通過Line,假裝她朋友盜取了她的個人信息,並利用她的個人信息開設銀行信用卡帳戶,在以她的名義開設的帳戶進行消費轉帳。她說,不清楚銀行是怎麼通過信用卡申請,但她懷疑是在信用卡寄到自己家裡時,有人從信箱通過「釣魚」方式將信用卡信件偷走。
她說自己是做郵差工作,曾在檢查民眾封閉式郵箱信件時,發現過掉落在郵箱內的釣魚竿。她自己在一段時間丟失過很多信件,「一連很多天一封信都沒有,連廣告都沒有。」她說最近柯汶那市警方找到她家,手裡拿著一疊跟她一起居住的她兒子的信件,說是在別處發現。她問有沒有她自己的信件,警方說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