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由安徽城市之聲張妍嫵採制
「幾千人、幾百人等著你,都問什麼時候能送電?那麼多人在等著你,你這電線壞了怎麼辦?所以我們要迅速把電恢復,保證他們搶修搶險作業不耽誤。」
▲防汛一線 架設電路
左競波:「負責架設防汛照明線路,同大、白山兩鎮加起來共有85.3公裡,最高峰一夜架了23.6公裡的線路,從下午4點接到指令到夜裡3點。
我們安裝的燈有2700多盞,我們所還備了3臺應急發電機,來不及的情況下就一邊架線一邊用臨時照明,保證搶險人員施工不耽誤。」
▲大壩上的照明,只能用竹竿挑著燈泡臨時湊合
不小心碰倒了竹竿,碰斷了電線,掉在水裡,師傅們就得趕緊搶修。水上得快的時候,隔一會就得把竹竿往上移一段。
左競波:「南閘有一段2.4公裡的線路我們連續移了4次,將近十公裡的量。一開始在底下裝,為了方便巡堤照明,在搶險的時候,這個地方的燈就要往上面提,如果險情又出來多的時候還要再往上移。」任務急、工作重,雨下的最大的那幾天,左競波一天能接幾百個電話。左競波:「政府的、村裡的、指揮部的,最高峰一天有300多個電話,打的沒法停。
這塊的人員調度是很複雜、很快的。你這個地方還沒幹完,多一個兩個人,就要組建一個分隊調到另一個地方來幹,然後你幹完了又要重新組合一個隊調到另一個地方幹。」
左競波:「所裡這幫弟兄,我們石大圩這些員工,他們每天都在一線。當所有居民都在搬家的時候,他們還在裝電。
到發水的時候,他們搬家已經來不及了,家也沒搬,就到所裡來住。就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堅守在一線。
每當他們講到家都沒有了的時候,我這個幹所長的,心裡很難過。」
在同大供電所的會議室,幾張桌子拼湊起來、兩張地毯疊在一起,就是大家臨時的床,臨時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