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被小區、公園的大型狗嚇到的經歷嗎?
養狗的人,注意了!
就在日前,雲南省文山市發布通告,規定「早上7時至晚上10時之間禁止溜犬」,被稱為「史上最嚴限狗令」!
一石激起千層浪,以後,白天都不能遛狗了?
10月29日,雲南省文山市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強文山市區犬類管理的通告」,對遛狗的時間和注意事項做了嚴格的規定:
在通告裡,要求養犬人必須在指定的工作站做好犬只的免疫工作;
遛狗時必須使用狗鏈,且長度不得超過1米;
在遛狗時間上,早上7:00至晚上22:00禁止溜犬;
養犬人不得攜帶犬只進入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不得乘坐除計程車之外的交通工具;
犬只在外界產生的糞便等,必須立即清除,;
此外,通告還對犬只的健康狀況、不得擾民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消息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
持贊成態度的網友認為,對於久受不文明養狗行為之害的非養狗人士來說,路邊突然竄出的大型犬對路人造成了極大的安全威脅,這條通告的出臺大快人心。
部分養狗人士不注意環境衛生,對自己養的犬只在路上隨意排便無動於衷,一不小心就會踩到,讓人十分不適。還有的人認為,有些犬只在夜間和休息時間吠叫,對周圍人群的休息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當然,對於養狗人士來說,這條通告的出臺,可謂是終於落下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部分養狗人士十分沮喪,早上7時至晚上22時禁止遛狗規定的出臺,基本杜絕了他們白天攜愛犬散步的可能性。這條禁令,可能讓他們要「起早貪黑」遛狗了。
他們提到,對遛狗時間進行嚴格的規定,將導致短時間集中遛狗行為的出現,有可能導致傷人事件發生概率的上升。
對於這條通告發布的初衷,文山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隊工作人員表示,之所以進行如此嚴格的規定,是因為當地人飼養寵物,尤其是犬類寵物多出現不文明行為,出門不栓狗繩、寵物隨地大小便的情況十分常見,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好幾個投訴電話。
更重要的是,近幾年,寵物傷人事件高發,甚至還有惡性的案件。
近幾年來,經濟的發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讓人們的目光逐漸從低層次的生理需求上轉向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陪伴的需求。
現代社會逐漸放大的疏離感和更加緊湊的生活節奏、背井離鄉的年輕人,都催生了寵物市場的發展和繁榮。
老人們需要寵物的陪伴,而在年輕人之中,養寵已經成為一種風靡的流行文化。
根據公開數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規模約1700億元,同比增長約27%,全國養寵用戶已經達到7355萬人,同比增幅24%,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而另一方面,養狗的相關服務正在日益精細化,隨之而來的則是養狗成本的日益攀升。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市場狗均單只年消費5580元,一年為養狗花費數萬的也大有人在。
花一個月工資買狗,然後每個月一半工資花在狗身上,並不是多麼罕見的故事情節。
但養狗家庭的迅速增長,也帶來一些原本沒有的問題。
與迅速繁榮的市場相對的,是新興養狗人群落後的養寵觀念和意識。
城市裡不栓狗繩出門、縱容寵物隨地便溺、吠叫擾民的人群,大有人在。而這給都市生活和社會正常的秩序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此次文山市通告的出臺,是相關部門面對新興問題的一個嘗試,在這一話題下沸反盈天的人群則是社會現象的一個縮影。
我們當然不是反對養寵這種行為,這是人類正常的需要的體現,但在喜得愛犬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周邊人群的感受,文明養寵才能讓整個社會對養寵保持更加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