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4今日亞洲】擁有豐富油氣資源的裏海地區是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但冷戰結束後西方加加強對在該地區滲透奪,目前西方和俄羅斯正圍繞裏海油氣資源外運管線的走向展開激烈爭奪而俄羅斯也在極力挽回裏海沿岸國家的心。
在俄羅斯南部城市阿斯特拉罕,裏海沿岸五國元首共同按下了放生白鯨的按鈕。小白鯨們遊進伏爾加河,他們將攜帶著遺傳卡,順流而下進入裏海開始新的生活。
工作人員稱,他們放生的魚,將會更加適應自然環境和水域條件,也更加安全,因為它們擁有大量的種群,能夠抵抗天敵。
29號,俄羅斯、亞塞拜然、伊朗、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五國總統籤署了有關裏海法律地位的政治協議。
俄羅斯總統 普京稱,當中有關裏海大部分水域,依舊歸各方共同使用的條款十分重要,正因為有這一條款,過去因對裏海水域制度詮釋不同,導致國家間關係出現的緊張或爭議,如今可以排除。
裏海地處歐亞大陸接合處,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蘇聯解體後,裏海周邊國家從兩個(伊朗和蘇聯)變成了五個,五國一直致力於達成一項重新劃分裏海海底資源的法律文件。伊朗、俄羅斯所面臨的裏海海域的油氣資源相對較少, 堅持裏海為湖,裏海的資源應由五國共同開發;其餘三國認為裏海是海,應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進行劃分。
據俄羅斯第一頻道報導,根據29號達成的協議,「裏海五國」均獲得了在距沿岸25海裡水域內獲取海洋生物資源的權利。
此外,聲明還規定僅裏海沿岸國家武裝力量有權逗留裏海。
伊朗總統 魯哈尼稱,他們必須避免在裏海地區進行軍備競賽和使用武力,只允許他們各國的船隻作業,他們必須禁止外國的軍事存在。
這一規定明確地向美國和北約試圖插足裏海地區說「不」。
裏海地區一直被俄羅斯視為傳統勢力範圍,然而冷戰後,美國和北約加強了對裏海地區的介入。
「9·11」事件後,美國加大了對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等國的軍事援助,並多次派海軍參加在裏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近年來,美國和土耳其一直力推亞塞拜然向北約靠近。而這將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另一方面,歐盟國家為了減少對俄羅斯的油氣依賴,打算把天然氣供應多元化的氣源地鎖定在裏海及中東。今年9月,亞塞拜然巴庫舉行了「跨安納託利亞天然氣管道」項目開工奠基儀式,亞塞拜然的天然氣通過這條管道就可以進入喬治亞和土耳其,然後再輸往歐洲。此外,亞塞拜然與土庫曼斯坦在美國的支持下,正在規劃一條繞過俄羅斯,通過土耳其和烏克蘭的海底管線。俄總統普京上周表示,反對在裏海建設能源管道,因為此舉對裏海生態將造成嚴重影響。
本文僅為摘要,詳聞請收看9月30日晚11點《今日亞洲》首播。感謝關注《今日亞洲》官方微信,同時也請關注亞洲的新浪微博@今日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