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 俄外交部:俄日達成和平條約的關鍵條件

2021-02-13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外交部表示,為了解決俄羅斯與日本之間的和平條約問題,東京應該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


外交部敦促日本全面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包括我國對南千島群島的主權"。這一聲明發布在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訪俄前夕。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此前向媒體表示,俄外長拉夫羅夫將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舉行會晤,啟動俄日和平協議問題第一輪雙邊磋商。

俄羅斯與日本在二戰結束後一直未能籤署和平條約。日本以1855年俄日籤訂的雙邊貿易邊界條約為依據,要求歸還南千島群島四個島嶼-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和齒舞島,並將歸還上述四個島嶼作為與俄方籤訂和平條約的條件。莫斯科的立場是,南千島群島已根據二戰結果併入蘇聯版圖,俄方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根據1956年籤署的《蘇日聯合宣言》,蘇聯同意在雙方籤署和平條約後考慮向日本移交南千島群島齒舞和色丹兩島,但宣言未提及國後島和擇捉島的歸屬問題。


11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新加坡舉行會晤,日本首相在介紹會晤成果時表示,雙方商定在1956年《蘇日共同宣言》基礎上加快和平條約談判進程。到目前為止,日本的官方立場是要求歸還上述四島,而且只有在歸還四島後才會籤署和平條約。

俄外長:俄日在和平條約問題上還存有顯著分歧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與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舉行會晤後表示,莫斯科和東京在和平條約問題上還存有顯著分歧。

拉夫羅夫說:"雙方仍存有顯著分歧,最初立場是截然相反的,我們已多次講過這點。但兩國領導人令俄日關係實現全面正常化的政治意志激勵我們開展對話。"

俄羅斯外交部長強調說,俄羅斯與日本證實願基於1956年《蘇日共同宣言》開展工作,這意味著第一步是確定不移的:即日本承認全部二戰結果,包括俄羅斯對南千島群島全部四島的主權。

拉夫羅夫補充說,俄日商定就在南千島群島聯合開展經濟活動制定富有雄心的新項目。俄日一致認為,必須讓兩國關係出現根本性改善。他指出,莫斯科認為,兩國全面實現免籤並不存在障礙。

克裡姆林宮新聞局發布消息稱,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月22日計劃將就有關莫斯科與東京籤署和平條約的問題。據悉,安倍晉三將應俄羅斯總統邀請對俄羅斯進行工作訪問。

消息中稱:"計劃就政治、經貿以及人文領域的雙邊合作的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討論。發展此前在新加坡和布宜諾斯艾利斯此前會談達成的共識,還計劃研究與兩國籤署和平條約有關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安倍:俄日關係很重要,但還是要與俄爭這四座島
    綜合報導,鑑於俄羅斯總統普京向日方提議,在不附加任何前提條件的情況下於年底前締結和平條約,為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記者俱樂部14日的討論會上表示
  • 俄發言人:川普支持者經常私信問我一個問題
    扎哈羅娃解釋說,俄羅斯退出該條約是針對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政府在新總統就職前所做決定的回應,「這是他們(指川普政府)的決定,所以我們在這屆(美國)政府任期內結束這個話題。這並非是對未來(新政府)釋放的信號,而是與這屆任期即將結束的(美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做一個了結。」俄羅斯外交部此前在15日宣布,俄羅斯啟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程序。
  • 俄烏離達成供氣協議就差一點點
    此次出席談判的還是原班人馬:歐盟委員會能源專員歐廷格、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和烏克蘭能源部長普羅丹。原定於當天中午前後結束的會談一直持續到晚8點。三大問題——氣價、氣債和供應量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所突破。
  • 軍控條約續籤,美被指煽動非法抗議,美俄「變招」鬥法?
    拜登執政僅一周,美俄火速就續籤僅存的軍控條約達成協議,美國此舉是戰術性示好還是戰略性調整?
  • 俄修憲公投,南千島群島歸屬問題將不復存在讓日本擔憂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環球時報記者 曲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日本共同社29日報導,實際管轄俄日爭議領土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
  • 美國制裁俄,德國、瑞典、波蘭、愛沙尼亞跟風!普京反應強烈
    忍無可忍的俄羅斯人終將做出反擊舉動,「打仗先打突前部」,普京做到了。就俄驅逐愛沙尼亞駐俄使館外交官一事,俄外交發言人扎哈羅娃給出了官方解釋:她表示愛沙尼亞驅逐俄外交官在先,其目的是向美國表忠心。作為回應,莫斯科不得不重複前者的動作。扎哈羅娃特別強調:被愛沙尼亞驅逐的俄外交官其本職工作是負責文化、教育,而這正是兩國合作的領域。
  • 俄媒稱中美俄角逐太空支配權:美軍想稱霸還早點兒
    俄羅斯紅星電視臺網站6月10日刊發德米特裡·尤羅夫的文章《太空的盾與劍:誰將支配軍事太空》稱,第40任美國總統隆納·雷根已經下臺近
  • 德國稱俄反對派人士昏迷是被下毒,要求俄澄清
    納瓦利內被認為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最激烈的批評者之一。8月20日,在從西伯利亞飛往莫斯科的航班上,他疑似因中毒昏迷,並在飛機緊急降落後被送往西伯利亞鄂木斯克的一家醫院。當地時間星期三(9月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斯特芬·塞伯特在一份聲明中稱,德國一家軍方實驗室的檢測發現,送檢的樣本中「含有『諾維喬克』神經毒劑殘留的不容置疑的證據」。塞伯特稱,德國政府將把檢測結果告知歐盟和北約的合作夥伴,並將根據俄羅斯方面的反應與夥伴們進行磋商。
  • 俄媒:俄美或陷入「寒戰」新低點
    在有關川普的總統任期對莫斯科意味著什麼、對當選總統喬·拜登有何期待的爭論中,俄羅斯高級外交官、副外長謝爾蓋·裡亞布科夫的聲音在年終之際響起。裡亞布科夫指明了近年來俄美關係的趨勢,「我們從糟糕走向更糟糕。這在過去四年裡非常有代表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感覺這種趨勢已經結束,並被另一種更清晰、內容更單一的新趨勢所取代」。
  • 俄羅斯修憲公投,日本慌了
    29日,工作人員帶著移動票箱供莫斯科民眾投票。利馬連科表示,俄憲法修正案強化俄羅斯領土不可分割這一原則,如果修正案通過,將一次性解決俄領土問題,薩哈林民眾和南千島群島居民都支持修正案的相關內容。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日前表示,由於俄羅斯在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鄂霍茨克海地區實施勘探活動,日方已經向俄方提出交涉。
  • 安理會五常達成一致,堅決反對聯合國一條約,勒令參與國必須退群
    ‍聯合國安理會每天可以說是爭吵不斷,五個常任理事國很難就地區問題達成共識,但是在《禁止核武器條約》面前安理會五常卻表現得空前一致,堅決反對這一條約生效。美聯社10月22號報導稱,在信中白宮稱《禁止核武器條約》存在著潛在破壞性影響,逆轉了核查和裁軍的進程,五常和北約各國都不希望該條約生效,當天「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的負責人率先迎合美國的「勸退信」,要求參與國撤回加入條約決定。隨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也出面發聲,指責該條約內容「脫離現實」, 忽視了國際安全形勢和地區挑戰。
  • 非要和俄羅斯過不去?歐盟和美國接連亮劍,俄外長火了!撂下重話
    近段時間以來,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日趨緊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此前曾發出「斷交警告」,歐盟官員近日又透露,歐盟計劃近期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
  • 普京痛批西方:俄越強大,遏制就越變本加厲
    外媒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俄各大媒體總編座談時說,國家取得的成就惹惱了西方反對者。  據俄新社莫斯科2月14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見俄各大媒體總編時說,針對莫斯科的反俄勢力利用了俄民眾鬱積的憤怒與不滿,並在此刻借阿列克謝·納瓦利內為自身利益服務。  普京指出,反俄勢力早就在利用那些野心勃勃、權力欲薰心者以達成自身目的。
  • 俄羅斯重批美國:重啟星戰計劃,世界將陷崩潰邊緣
    (圖:衛星通訊社)俄羅斯外交部對美國政府周四(17日)提出的新的《飛彈防禦評估報告》作出反應。俄方批評該報告將「太空作為新的戰場」,企圖重啟裡根時代的「星球大戰計劃」,此舉將引發大規模的以核飛彈為基礎的軍備競賽,世界或因此陷於崩潰邊緣。
  • 日媒攬要7月17日:日本旅遊復甦計畫「Go To Travel」將東京排除在外
    1.讀賣新聞:東京都新增新冠感染者293人 連續2天創新高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17日稱
  • 通俄門最終報告出爐,川普長舒了一口氣
    因為「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的報告未發現川普團隊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通俄」,並且穆勒還建議不會再因為「通俄門」起訴更多的人。不過川普這句話倒是沒有摻假的成分,他確實想要通過用「通俄」來讓美國強大起來。要想說川普真沒有「通俄」的打算,也難以服眾,只不過此「通俄」又不似彼通俄那麼狹隘。
  • 親美反俄總統太囂張,一句話引發全俄震動,克宮:傷了普京的心
    親美反俄總統太囂張,一句話引發全俄震動,克宮:傷了普京的心據環球網報導,烏克蘭現任總統澤連斯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親美反俄派,在他此前前往波蘭的訪問過程中
  • 日本將和俄羅斯籤署和平條約,安倍稱中國也有責任!
    對於日本的歷屆首相來說,北方四島問題一直是心病,他們致力於將北方四島奪回,然而俄羅斯軍事實力強大,不管是此前的蘇聯還是現在的俄羅斯都不是日本敢挑戰的。
  • 美國惡意擺放中國國旗,俄羅斯出手
    當地時間22日至23日,俄羅斯和美國在維也納開啟新一輪軍控談判。令人想不到的是,會場出現了十分荒誕的一幕,美國竟然「碰瓷」碰出新高度——未經中國同意,在會場擺出了中國國旗。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在軍控談判問題上,美國一直想拉中國入局,三番五次未能得逞之後,美國開始自導自演,並且試圖再次抹黑中國。
  • 歐盟27國一致同意制裁俄羅斯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各國外長一致認為,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正在逐漸疏遠,俄羅斯並不願與歐盟合作,相反,俄羅斯選擇的是對抗。他說,各國外長現已就對俄方有關人員實施制裁達成「政治共識」,該提議尚需歐盟理事會書面批准才能正式生效。近段時間以來,歐盟與俄羅斯關係因納瓦利內事件日趨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