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和俄羅斯過不去?歐盟和美國接連亮劍,俄外長火了!撂下重話

2021-02-25 汽車新社區

近段時間以來,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日趨緊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此前曾發出「斷交警告」,歐盟官員近日又透露,歐盟計劃近期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俄歐關係似乎已經下降至冰點。此外,美國政府近期也傳出消息,稱將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

據環球時報2月20日報導,路透社、歐洲新聞臺18日援引匿名歐盟外交官員的消息稱,歐盟會在3月25日的歐盟峰會前出臺更多「制裁措施」。這些外交官員透露,歐盟可能會將一些俄羅斯官員及實體列入「制裁清單」,尚不清楚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俄羅斯商業巨頭是否會上榜。制裁措施會效仿美國,可能將對名單上的個人及實體實行凍結資產、旅行禁令等措施。

另據海外網2月20日援引美國媒體消息,拜登政府將向美國會提交針對天然氣管道「北溪-2」實施新一輪制裁的報告。報導稱,拜登政府提交的報告中涉及到針對一部分俄羅斯公司實施的新一輪制裁,但美方未對同樣參與「北溪-2」建設的德國公司進行制裁。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9日對此回應稱,「希望美方認清局勢,切勿實施制裁。」佩斯科夫指出:「目前尚未明確,彭博社和其他媒體所指的是哪方面的制裁。但俄方仍然希望美方能認清局勢,並放棄實施制裁。實施制裁對俄美雙方都毫無意義。」

據環球時報2月20日援引俄媒消息,當地時間1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些歐盟成員國對德國主導的「對俄遏制戰略」感到憤怒,並認為那是有害的,但他們卻不敢公開表達不滿。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此前曾表示,如果歐盟實施對俄羅斯敏感經濟領域構成風險的制裁,俄羅斯會準備好與歐盟中斷關係。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美國要和塔利班直接談判,川普這是要幹嘛?
    1.新華社報導,中國最高領導人16日會見歐盟領導人指出,中國和歐盟同為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畫外音:嗯,盡做些破壞、索取、危害的那誰,站出來遛兩步。 2.新華社報導,中國總理16日同歐盟領導人圖斯克、容克舉行會晤,共同發表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
  • 德外長直言不諱:美國這麼幹,是把俄羅斯「送給」中國
    雖然當前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強,但是隨著美國的衰弱以及中國的崛起,世界主要的強國變成了中美俄,三國所擁有的軍事力量即使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由於美國及其盟友不斷對中俄施壓德外長:美國把俄羅斯「送給」中國美國跟德國的關係一直以來都非常緊密,跨大西洋合作關係對於美歐而言都非常重要,至少在德國看來,美國在歐洲部署軍事力量是很有必要的事情,這能夠防止俄羅斯對於歐洲的攻擊,不過由於川普在任期間跟德國關係惡化,目前拜登也在想辦法修復美德關係。
  • 歐盟27國一致同意制裁俄羅斯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各國外長一致認為,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正在逐漸疏遠,俄羅斯並不願與歐盟合作,相反,俄羅斯選擇的是對抗。他說,各國外長現已就對俄方有關人員實施制裁達成「政治共識」,該提議尚需歐盟理事會書面批准才能正式生效。近段時間以來,歐盟與俄羅斯關係因納瓦利內事件日趨緊張。
  • 威脅斷絕關係 俄羅斯與歐盟僅是互相放狠話?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 蘇曉暉:確實從現象上來看,一方面俄羅斯外長是對歐盟強勢表態,那麼另外一方面俄羅斯總統的新聞秘書又對外長的表態進行了更多的澄清,這並不是說現在俄羅斯在針對歐盟的政策上已經出現了退步,或者是說俄羅斯已經「眨眼」了示弱了,而是俄羅斯希望更加精準地傳遞俄羅斯的政策信息。
  • 倒向俄羅斯?歐盟24國集體對美亮劍,拒不對美妥協打響反擊
    雖然知道美國會出手幹預,但在項目確立初期,來自美國的壓力並不大。然而令所有國家沒想到的是,美國竟然在「北溪-2」開工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出手幹預,試圖讓俄羅斯等國賠得血本無歸。這自然也引起了歐盟各國的不滿,然而美國卻選擇無視,甚至試圖通過更嚴厲的制裁措施來逼停該項目。
  • 俄外長最後這個反問,印證一個重要事實!
    「不能因為(自己)推斷疫情出現自中國(武漢)市場,就認定要制裁這個國家。」據俄塔社報導,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5日接受俄RBC新聞網採訪時做出如此表態。據報導,拉夫羅夫還表示,在世衛組織工作的專家中,不少人都來自西方國家,所謂「中國等非西方國家惡意利用世衛組織獲取利益」的說法也站不住腳。
  • 世界發生三件事,普京對默克爾攤牌,英國拍美國馬屁
    2月19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宣布,俄歐關係已被「撕得粉碎」。話越短,事越大。拉夫羅夫的一番表態,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英、法、德、意、日、澳、加拿大正在召開七國峰會,普京卻出人意料地攤牌了。要知道,雖然美俄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死對頭,但俄歐關係卻一直若即若離,川普時代,馬克龍、默克爾還想過「重新擁抱俄羅斯」。
  • 普京發動「雷霆反擊」,當著歐盟外長的面,給了西方「一耳光」
    據環球網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2月5日,俄羅斯驅逐了3名德國、波蘭和瑞典的歐洲外交官,理由是他們參與了未經批准的遊行示威。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正在訪問莫斯科。當著歐盟外長的面,普京一點面子都不給,直接驅逐了3名歐洲外交官,足以看出普京這次是真的怒了。而普京此次如此生氣,還要從1月下旬的一場遊行示威活動說起。
  • 俄羅斯要制裁歐盟?關鍵時刻,普京或要對德國反擊了!
    歐洲各國正在全力抗擊第二波疫情,俄羅斯的反擊卻突然要來了。對於歐盟的關鍵成員國——德意志來說,這次的反擊具有很強烈的針對性。可以說,事情就是因德國而起的,俄羅斯只不過是採取了"對等反制"而已。根據環球網10月18號報導,俄羅斯常駐歐盟代表弗拉基米爾·奇若夫日前向媒體表示,莫斯科將以同樣的方式回應歐盟此前對俄羅斯施加的制裁。按照奇若夫的說法,俄方是被迫採取反制措施,並且這種措施很可能會影響到俄德、俄法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俄羅斯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鐵了心跟隨美國?炮轟馬克龍後,德國又和俄羅斯吵起來了
    俄羅斯認為,和前德國防長馮德萊恩一樣,卡倫鮑爾"沒有能力"去改善歐洲安全,卡倫鮑爾的一些說辭,和小學生發言沒有差別。為提醒默克爾和卡倫鮑爾,俄羅斯還刻意強調,德國在20世紀的類似立場,曾給德國及歐盟帶去了巨大悲劇。
  • 現場:俄英外長在記者會上「打了一架」,居然是為這個事
    △訪問期間,詹森與俄外長拉夫羅夫就敘利亞、烏克蘭、伊朗和朝鮮問題,以及2018年世界盃安全問題等議題進行討論。(圖/視覺中國)對於此次訪問有何成果,英俄的預期普遍「慘澹」。英外交部——此訪「時間會很短」。英媒體——此訪傳遞「警告」的意味更重,比如告訴俄羅斯必須停止那些「威脅」到英國及其盟友的破壞活動。
  • 川普下臺一個月,俄羅斯拉攏美國,普京態度變了
    但即便如此,俄羅斯仍然未放棄拉攏美國的打算。2月19日,七國集團峰會開始的當天,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希望美國和歐盟不要對俄羅斯發起新制裁。與此同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斬釘截鐵地表示,俄歐關係已被撕得粉碎,如果歐盟執意在經濟領域制裁俄羅斯,莫斯科也將做好準備與歐盟斷絕關係。
  • 美國這是要把俄羅斯雙手送給中國?大年初一的禮物,收還是收呢?
    大年初一,俄羅斯外長一語驚人,令中國人對其的硬氣羨慕不已,也為美國這個剛上任的新總統為中國送上的春節大禮,開心不已:俄羅斯已經做好準備與歐盟斷絕關係。    美國和歐盟站起來提出反對,並威脅要制裁俄羅斯。制裁還沒具體開始,美國向歐盟施壓,無論如何不能繼續北溪二號的項目。北溪二號的項目是普大大的心頭愛,畢竟無論從經濟角度還是政治角度,這個項目的收益實都太巨大了。
  • 俄羅斯 | 俄外交部:俄日達成和平條約的關鍵條件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此前向媒體表示,俄外長拉夫羅夫將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舉行會晤,啟動俄日和平協議問題第一輪雙邊磋商。俄羅斯與日本在二戰結束後一直未能籤署和平條約。日本以1855年俄日籤訂的雙邊貿易邊界條約為依據,要求歸還南千島群島四個島嶼-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和齒舞島,並將歸還上述四個島嶼作為與俄方籤訂和平條約的條件。
  • 攜吉他盒赴俄 克裡要送禮?
    美國國務卿克裡23日抵達莫斯科開始訪問。
  • 西方對俄羅斯制裁屬於相互傷害,沒讓普京喊痛,先讓自家損失慘重
    ,還不斷找新理由實施新的制裁措施,在2020年的時候,歐盟為中毒事件制裁俄羅斯,讓人有點意外的是,有關行動受到了義大利的反對。美俄對峙這回義大利非要唱反調,主要經濟損失不能承受,對俄羅斯的制裁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俄羅斯製造麻煩的同時,也給許多歐洲國家製造了難題,其中義大利來說麻煩就相當大,從貿易和經濟角度看,俄羅斯是義大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其市場一直吸引著義大利公司,制裁直接影響到了義大利農業部門,已失去了對俄羅斯的農產品出口,受制裁影響,整體出口下降了三分之一,每年損失超過200億歐元
  • 徹底拋棄俄羅斯,烏克蘭發出堅定聲音:成為西方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烏克蘭政府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明自己的態度,如烏克蘭宣稱要加入歐盟,並為此努力,還呼籲美國能夠支持自己的訴求,此外,為了討好美國,烏克蘭還主動要求美海軍進入黑海地區,並且承諾烏克蘭願意成為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前沿基地。
  • 俄烏離達成供氣協議就差一點點
    此次出席談判的還是原班人馬:歐盟委員會能源專員歐廷格、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和烏克蘭能源部長普羅丹。原定於當天中午前後結束的會談一直持續到晚8點。三大問題——氣價、氣債和供應量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所突破。
  • 俄懟歐洲多國:先管好自己吧
    ·納瓦利內,而俄羅斯迅速拒絕了這一要求,告訴西方國家管好它們自己的事情。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在臉書上寫道:「尊重國際法,不侵犯主權國家的法律,解決你們自己國家的問題。」報導稱,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外長呼籲釋放納瓦利內。立陶宛17日表示,它將要求歐盟迅速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捷克外長託馬什·佩特日切克說,他希望歐盟討論可能採取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