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俄美或陷入「寒戰」新低點

2021-02-25 參考消息

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1月2日發表題為《寒戰:全面遏制將成為俄美關係新模式》一文,作者為謝爾蓋·斯特羅坎。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入主白宮帶來的主要問題是,川普的統治能否被稱為「俄美關係之底」?抑或莫斯科與華盛頓的關係尚未觸底?

在有關川普的總統任期對莫斯科意味著什麼、對當選總統喬·拜登有何期待的爭論中,俄羅斯高級外交官、副外長謝爾蓋·裡亞布科夫的聲音在年終之際響起。

裡亞布科夫指明了近年來俄美關係的趨勢,「我們從糟糕走向更糟糕。這在過去四年裡非常有代表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感覺這種趨勢已經結束,並被另一種更清晰、內容更單一的新趨勢所取代」。

美俄關係失去三大支柱

如果評估一下俄美關係在川普執政期間蒙受的損失,可以說他已經毀掉了(至少是嚴重破壞)這種關係的三大支柱——峰會機制(沒有舉行)、外交互動渠道(已經關閉)和軍備控制的條約法律基礎(被廢除)。

從實務層面講,這種政策表現為以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理由實施的各種新制裁——從烏克蘭和敘利亞,到化學武器和俄德能源合作(「北溪-2」)。

一場史無前例的外交戰爭把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變成了像是被圍困的堡壘。

2020年底,美國政府又宣布關閉在俄羅斯的最後兩個總領事館——葉卡捷琳堡和符拉迪沃斯託克。

這裡還必須加上對俄羅斯重要軍事技術合作夥伴——印度、土耳其和其他國家——施加的強大壓力,美國試圖對它們使用《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目的是把莫斯科趕出傳統武器市場。最後,美國繼續向莫斯科的戰略夥伴和盟友施壓,從中國和伊朗,再到古巴和委內瑞拉。

拜登政府將對俄更強硬

如果說川普用一系列有關俄羅斯重要性的推文豐富了俄美關係,那麼拜登則一再暗示,他不打算對莫斯科濫用恭維。在競選期間頻頻聲討俄羅斯的拜登在準備上任之際表示,即將離任的川普在回應記在俄羅斯帳上的黑客攻擊時表現得不夠強硬。

2020年12月,華盛頓聲稱遭到網絡攻擊,國防部、國土安全部、財政部、商務部和數千家公司均受影響。與川普不同,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和司法部長威廉·巴爾立即在這件事上看到了「莫斯科之手」。

拜登將在烏克蘭問題上採取比川普更激進的立場,加大對基輔的援助,並將更激烈地質疑俄羅斯的人權問題。同時,他的團隊裡會有不少把莫斯科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的人。所有這些情況解釋了俄羅斯外交部下決心「全面遏制美國」的立場。

儘管如此,最令人感興趣的還是在白宮權力更迭後可能打開的少數機會之窗。在這些領域,雙方可以進行「選擇性對話」,其中之一或許就是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採取更具建設性立場的軍控問題。

這樣看來,即使俄美關係在拜登執政期內觸及在川普時期尚未觸及的底部,這個底部的地貌也不光是盆地,還有山坡。

微信編輯 | 唐立辛

微信審核 | 田欣

相關焦點

  • 美媒鼓譟「以俄制華」,俄媒譏諷:思維能力衰竭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11月13日發表文章稱,美雜誌刊文鼓譟「離間中俄」,表明美國人思維能力的衰竭。
  • 美軍艦闖俄領海,俄軍艦準備撞擊!
    冬天宅家吃或辦公室吃的風味自熱烤魚,5分鐘熱氣騰騰,至高返58;口碑爆款女神山藥顆粒至高返1036,代餐佐餐養胃強腎,冬日滋補佳品,更多優惠戳圖購當地時間11月24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莫斯科時間當天6時17分,美國海軍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侵犯俄羅斯領海,遭到俄軍艦驅離
  • 親美反俄總統太囂張,一句話引發全俄震動,克宮:傷了普京的心
    親美反俄總統太囂張,一句話引發全俄震動,克宮:傷了普京的心據環球網報導,烏克蘭現任總統澤連斯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親美反俄派,在他此前前往波蘭的訪問過程中
  • 軍情 中國為何派國產戰機赴俄參加軍事競賽?俄媒:測試裝備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俄媒稱另一個原因是,它想在俄羅斯的自然條件下、在俄訓練場測試自己的裝備。這裡的環境更加複雜,與中國訓練場不同。利託夫金說:「中國人想證明,不僅是他們的戰士技高一籌,就連裝備也比其他夥伴更好。一方面,這有利於中國出口;另一方面,可以幫中國戰士在對抗裝備精良的現代化敵人時建立信心。」
  • 美媒:俄克拉荷馬州一男子殺人吃心 ……
    美媒:俄克拉荷馬州一男子殺人吃心 ……【驚悚犯罪!美媒:俄克拉荷馬州一男子殺人吃心 ……】「殺人吃心」——好萊塢恐怖電影般的情節在美國媒體的報導中在現實裡發生了。美國《紐約每日新聞》23日說,俄克拉荷馬州一男子承認自己殺害了鄰居,「還吃掉了對方的心臟」。
  • 俄媒:美反導系統有重大缺陷 無力應對中俄飛彈攻擊
    不過,隨著包括高超音速技術在內的新進攻性武器問世,美國的飛彈防禦戰略必須作出相應回應,但目前並沒有看到。美國總統川普推出了新版《飛彈防禦評估報告》。他要求找到針對俄羅斯和中國巡航飛彈和高超音速飛彈的防禦裝置,這兩種飛彈可高速變軌飛行,令其能夠突破最現代化的反導系統。
  • 聯合國譴責俄犯戰爭罪,俄代表當眾甩出一疊照片,美英法陷入沉默
    據說,俄方立場十分堅定,多次強調俄敘聯軍並沒有殺害平民,並指責西方這是在對俄敘栽贓陷害,從而阻止敘利亞收復領土。按照一位消息人士的說法,當俄方亮明態度後,會議現場頓時陷入尷尬甚至可怕的沉默。與此同時,白宮還派出了艾森豪號航母赴地中海,對俄敘聯軍施壓。根據俄衛星網3月1日的報導,以美海軍「艾森豪」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目前已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以確保所謂國際水域的安全。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和北約可能會向土耳其提供政治支持、情報支持,但伊德利卜會否爆發全面衝突仍然要取決於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各大國的立場。
  • 伊朗承認擊落客機當天,俄媒稱哈梅內伊英文推特帳號被凍結!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博雅琪】當地時間11日,就在伊朗承認擊落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客機一事引發國際輿論關注之際,多家俄媒注意到,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官方英文推特帳戶被凍結
  • 俄媒:美海軍謀求奪取北極控制權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俄羅斯《獨立報》1月15日發表了題為《美國計劃奪取北極》的文章,作者為該報觀察家弗拉基米爾·穆欣,文章稱,美國日前發布了名為《藍色北極》的海軍新戰略。該文件稱,美國及其盟國今後將積極幹擾俄羅斯在北極的行動。
  • IS襲擊敘政府軍後俄敘聯合反擊:24小時空襲近百次
    報導稱,在ISIS極端分子實施了一系列恐怖襲擊之後,俄空天軍與敘利亞政府軍在巴迪亞沙漠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恐行動,俄航空兵在繼續尋找並摧毀極端分子。資料圖:在敘利亞的俄空天軍俄媒稱,最近在敘利亞拉塔基亞,一直可以聽到作戰飛機的轟鳴聲,這些飛機被派去尋找藏匿在地下的極端分子,他們試圖組建一個新的恐怖組織。
  • 俄戰爭片《T-34》引發觀影狂潮 俄媒:一次成功的愛國教育
    參考消息網2月1日報導俄媒稱,俄羅斯的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戰爭影片吸引了創紀錄的800萬俄羅斯觀眾。
  • 俄媒:四國聯盟咄咄逼人,俄中可能將共同應對!
    俄羅斯評論員:為應對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組成新「防衛」聯盟的威脅,俄羅斯和中國有必要共同做出回應。
  • 俄媒稱中美俄角逐太空支配權:美軍想稱霸還早點兒
    測試數據顯示,俄羅斯的武器系統甚至可以用來打擊低軌衛星,也就是說,如果得到命令,俄防空系統可以確保摧毀敵人的「眼睛和耳朵」。中國對俄制系統和殲擊機的興趣完全可以理解,但中國並不打算到此為止。在研製反衛星武器方面,中國軍隊完全有能力獨立實施雄心勃勃的計劃。把戰場搬到太空需要美國軍方和航空航天企業付出巨大努力和投資。比如研製和使用X-37B軌道無人機。表面上這不違反《外層空間條約》,但不要忘了,X-37B是為美國空軍研製的,關於其有效負載的消息屬於絕對機密。
  • 俄羅斯 | 俄外交部:俄日達成和平條約的關鍵條件
    俄外交部表示,為了解決俄羅斯與日本之間的和平條約問題,東京應該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
  • 俄媒評電競最帥選手:Jerax位列第二
    為了慶祝該節日,俄媒Cybersport編輯部在DOTA2、CS:GO以及LOL的職業選手中根據綜合得分評選出了20大最帥面孔。下面是入圍該榜單的7位DOTA2選手。2.Jerax-8.33前OG隊員,兩屆國際邀請賽冠軍,頂尖四號位。4.Solo-7Solo以前效力於VP戰隊,現在效力於Just Error戰隊。
  • 山東艦正海上演練,美國「航母殺手」抵達日本,俄媒:千萬當心!
    俄媒針對美軍戰鬥機頻繁出動的態勢發出了警告,稱美國此舉是來者不善。美媒曾囂張地將B-1B轟炸機稱為「航母殺手」,是美國目前載彈量最大的轟炸機,也是美國目前正在服役的唯一一款超音速轟炸機。
  • 俄烏離達成供氣協議就差一點點
    中國能源報官方微信(cnenergy)———權威、專業的能源公號
  • 拒絕參加歐安會,俄歐關係再陷窘境,美國揪住中國不放
    俄羅斯方面表示,考慮到目前北約國家正在俄邊界和相關海域進行演習和頻繁的偵察機活動,這些不友好行動,致使俄國防部代表參會也失去了意義。有意思的是,當俄歐關係再次陷入窘境後,美國仍然揪住中國不放,並把中國作為環太平洋地區的主要競爭對手。
  • 前FBI局長科米作證「通俄門」,聽證會6大懸念待解
    美國聯邦調查局在華盛頓的辦公大廈美國時間6月8日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將出席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關於「通俄門」
  • 通俄門最終報告出爐,川普長舒了一口氣
    因為「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的報告未發現川普團隊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通俄」,並且穆勒還建議不會再因為「通俄門」起訴更多的人。不過川普這句話倒是沒有摻假的成分,他確實想要通過用「通俄」來讓美國強大起來。要想說川普真沒有「通俄」的打算,也難以服眾,只不過此「通俄」又不似彼通俄那麼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