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奕華的微博上可以看出,他也是BBC《神探夏洛克》(Sherlock)的粉絲。這幾天連續幾篇微博都是和福爾摩斯與華生有關。
是的,他的第56部原創舞臺劇就是講福爾摩斯和華生。《心之偵探——有一種關係叫華生與福爾摩斯》正在排練中,這部劇將在今年3月5日到13日在香港首演。按照之前林奕華作品的巡演慣例,其後內地觀眾們或許將很快也能觀賞到這部作品。
「福爾摩斯」是當今世界上最熱門的影視劇題目。BBC的《神探夏洛克》捧紅了卷福和馬丁·福瑞曼,該劇推出的聖誕特輯、大電影《神探夏洛克:可惡的新娘》剛剛在內地上映。
美劇《基本演繹法》則邀請了英國演員約翰·李·米勒出演福爾摩斯,華人女星劉玉玲出演女華生。
《心之偵探——有一種關係叫華生與福爾摩斯》是林奕華「生命三部曲」中的一部。另外兩部,一部《紅樓夢》去年秋天和觀眾見面了,一部《梁祝的繼承者們》將於3月底開啟中國內地地區巡演。前兩部都改編自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第三部為何選擇了福爾摩斯這個題材?林奕華說:「我創作時很像福爾摩斯,一定要找到一些什麼與真相有關的東西。福爾摩斯不是警察,警察是辦案,福爾摩斯則是查案。警察是處理麻煩,福爾摩斯是提出問題。警察是抓兇手,福爾摩斯是追溯犯案動機。他選擇案件而不是案件選擇他。」
關於「那種關係」,林奕華如是說:
為什麼今日很少「愛情」故事能寫到像Sherlock般,讓人看到愛情是「一種關係」? 我決定要創作<心之偵探>時,知道要給三小時的舞臺時間鎖定一個範圍,於是問了自己,為什麼從小我會對褔爾摩斯有興趣? 答案很簡單,渴望身邊有個患難與共的人,又名伴侶。
「共患難」才是主題。而今日愛情電影要不面臨淘汰,要不太過人工太過化學,就是被「偶像劇」綁架太久:追求虛幻,做成弱智,所謂波折,都與人性內心無關。
這時候看Sherlock真是百感交集:它的成就不是偶然,不是幸運,是「燒腦」的夲錢雄厚,因為背後豐富的文化,叫智慧。 Sherlock三季之中有兩季的尾聲重頭戲都把矛頭指向媒體如何製造社會上的共犯結構,一次令Sherlock「身敗名裂」,一次威脅國家安全以「醜聞不需要証據」因罪犯是媒體老闆。這些情節無非隱喻,但也説明了「共患難」作為情操本來是情侶關係之必須,奈何當多數人由消費媒體「進化」至自我消費,自我中心己成人人的核心價值,能夠在一起不是因為對方是誰與自己是誰,卻是,「因誤解結合」,故此很快「因了解分開」,既是消遣,中間的時間普遍都短,所以談不上是關係。
Sherlock與華生不同,在一起時不是shopping耍樂,是不眠不休出生入死。 因為興趣相同,也就應了<心之偵探>的一句文案:「什麼人需要什麼人,有一種關係叫華生與福爾摩斯。」
關係是,褔爾摩斯除了對華生說:「 推演,華生,推演!」,還㑹問他:「華生,望向天上,告訴我你看見什麼。」
我們來聊聊吧,你認為
一段讓人感動的關係
福爾摩斯與華生/馬克思與恩格斯/伯牙與鍾子期/梅長蘇與蕭景琰/吳邪與張起靈/柯南與灰原哀/舒克和貝塔/湯姆和傑瑞……
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