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過年好!在這裡社長跟大伙兒拜個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家人團聚、吃上家鄉美食了呢?
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肯定是要大吃大玩的。 吃啥玩啥,不同地區差別很大,但有一個保留節目肯定是各地共通的:
打麻將。
逢年過節要是沒有一圈親朋好友圍著搓麻將,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不過麻將這個東西,各地規則天差地別,不同地方的人很難聚到一塊兒玩。加上「玩家群體」年紀偏大,也讓有些年輕朋友們可能有一種觀念,麻將是一種叔叔阿姨大爺大媽的娛樂,不怎麼感興趣。
但最近因為二次元日麻遊戲火了,很多從來沒接觸過麻將的朋友們也開始搓起了日麻。遊研社內部也不例外,午休時間經常能聽到各種「吃碰槓立直」。
其實日麻也沒什麼時髦的——社長我早就見過這樣的場景了。
雖然小時候沒怎麼打過麻將,但日麻遊戲社長還真玩過不少。像紅白機上有《二人麻將》《四人麻將》,雖然畫面很簡陋、節奏很單調,但還是給當年的我一種在玩「大人的遊戲」的錯覺。
日麻在街機廳裡也「火過」。作為街機大國和麻將大國,日本輸出過無數的麻將機臺,早期的有《電子基盤》,稍晚一些有《天開眼》《黃金盤》,都是Dynax出品。
你說那會兒泡機廳的大哥們就懂日麻規則嗎?還真不見得,但架不住誘惑夠狠啊。如果你和牌了,機臺裡的姑娘還會……
不過,當年信息閉塞,我們也沒什麼機會接觸正統的日麻玩法,大多是強行用本地麻將的規則拼勁全力和牌。隨著IGS之類的臺灣廠商開發了一些亂七八糟的賭博性質更強的機臺,這些老的日麻機臺也就被慢慢取代了。
社長再見到日麻,還要等到《如龍2》的主線麻將任務和熱播動畫《天麻》……不是吃的,是《天才麻將少女》。
但ACG作品畢竟是虛構作品,社長當年也沒靠這些遊戲啊動畫啊什麼切實提高自身的麻將水平,身邊也沒聚起一幫打麻將的小夥伴來。直到最近,更照顧純萌新的二次元麻將火了,才有一堆從零開始入門日麻的朋友開始在朋友圈裡討論搓麻。
話說當年任天堂在紅白機上開發《二人麻將》,目的是拓展自己的用戶群體,希望FC不僅僅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還能讓「大齡成年用戶」來玩。
但日麻和它周邊的ACG文化反了過來——它們讓麻將從「中老年娛樂活動」裡走了出來,變成了年輕人的新玩具。
這期社長說,我們就來聊聊過去和現在的麻將遊戲,聊一聊日麻如何讓對棋牌遊戲無感的人也能感受到麻將的魅力。
這裡也順便說一句,我們的微博在春節期間也會開展一個回饋用戶的抽獎活動。過年打牌手氣不順也沒關係,來@遊研社 ,扳回運勢不是夢!
最後,祝大家春節慾快,闔家歡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