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辭
在「扶與不扶」成為社會焦點和道德標尺的今天,你用不假思索的善舉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扶起沒有那麼難,冷暖就在一念間。你以小我播撒大愛。不僅扶起了老人,更扶起了人心。
【人物名片及事跡】楊爽,女,1983年11月出生,現為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3所五室裝配組職工,主要從事慣性導航系統用石英撓性加速度計表芯的裝配工作。
2015年春節前夕,航天科工三院33所職工楊爽在北京西四大街公交車站,發現一位被擁擠的人群擠倒在地的老人,眼鏡框戳破眉骨和臉部,流血不止。可能受了不良風氣的影響,20多分鐘過去了,公共汽車站上等車的人陸續離開,路人竟無人來扶。楊爽見狀,不假思索地上前扶著大爺,給他止血,並攔下計程車輾轉送到附近的醫院就診。
在醫院,楊爽幫大爺排隊掛急診、做CT檢查。當眼科醫生得知他們並不認識時,感慨大爺遇上好人了。醫生還善意提醒楊爽,大爺年紀已經80歲了,之前就有患者做CT當場暈倒。外科醫生的話讓楊爽心裡也不由緊張。「我倒不是害怕自己攤上事兒,真怕老人身體出問題。」就診過程中,性格直率的楊爽一直陪在老人身邊,安慰他,替他寬心,一直到大爺的家人趕來。為表示感謝,老人家硬要塞錢給楊爽,但楊爽堅決不收。看著楊爽匆匆離去的背影,老人點頭稱讚:「這個航天娃娃,真是好樣的!」
傷勢好轉後,大爺專程趕到雲崗,到單位向這位助人為樂的航天人當面致謝,同事們這才知道楊爽做了好事。大爺說,現在這老年人摔倒誰都不敢扶,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楊爽是幾百個過路人中唯一敢伸出援手的人。
楊爽作為航天系統的一名普通黨員和職工,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做出了表率,弘揚了社會正能量,是當代青年學習的好榜樣。非常巧合,楊爽是從事航天事業的,大爺叫趙禮人,也是兩彈功臣。他曾經參加過8次原子彈、氫彈試驗,榮立過兩次三等功。《中國青年報》記者得知消息,分別到雲崗和管莊採訪了當事人楊爽和趙禮人,形成一篇通訊文章在《中國青年報》3月11日的一版刊出。隨後,新華網、中新網以及新浪、騰訊、搜狐等社會媒體紛紛對楊爽見義勇為的事跡進行轉載報導。中青報還將故事製作成HTML5漫畫,在該報微博、微信平臺上推廣,立刻在網上被廣泛轉載,網友們紛紛為楊爽喝彩,轉載和點讚瞬間刷爆朋友圈。
在人際關係日漸冷漠的今天,善良質樸的當代航天人楊爽將良好的道德風尚和精神品格薪火相傳,用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善良溫暖著社會的良知。這是大氣擔當的航天企業文化對社會的感召力,是在航天道德講堂孕育出的精神財富。
歡迎關注《國企文化》(guoqiwenhua),同飲文化之水、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