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文體兩開花」體,已經開始全面滲透進我網評論區,時光君感嘆我網網友緊跟潮流之餘也扒拉了下這個「花」到底是從哪開出來的。而這場狂歡被消解的,則是一代網民心中的六小齡童的美猴王。
據悉,該梗來自六小齡童在宣傳自己「中美合拍西遊記」演變而來,而文體兩開花具體是否是六小齡童原話無法得到確切考證。但是不可否認,這個文體兩開花已經帶著美猴王副梗迅速在網絡平臺火了起來。
而最標準、最內行的起梗結構是:「表達關聯內容+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西遊記即將正式開機,我繼續扮演美猴王孫悟空,我會用美猴王藝術形象努力創造一個正能量的形象,文體兩開花,弘揚中華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
比如:
甚至連就連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也被該梗滲透洗腦:
近日,六小齡童網友近似狂歡似的群嘲時也有了回應:「不能挖苦我或者對我人格進行侮辱,大家要適可而止!並不是某一個人對我的質疑,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小組織了,號召怎麼去黑(我)。」
而網友們似乎根本沒打算聽進去,集體開啟了近似瘋狂的複讀機模式:
而這個被六小齡童老師稱為小組織的群體也真的存在。該組織由網友自發聚集,被稱為「六學研究組織」也可稱為「六學家」。指專門研究六小齡童說話,模仿其說話方式、 六小齡童的言行做出相關研究的網絡文化群體。
該「六學家們」甚至衍生出了考捲來考量組織準入門檻:
網友的狂歡也不是空穴來風,群嘲和反感來自六小齡童關於《西遊記》中「美猴王」IP的近乎專利式的佔有欲,其實從近幾年起,六小齡童就多次發表公開言論以捍衛「西遊記」為名,近乎複讀機式的表達對周星馳等孫悟空扮演者的不滿嘲諷。單就模仿周星馳版《大話西遊》走路姿態就已經多到數不清。
的確83版的西遊記確實是眾多觀眾心中最經典最能傳承吳承恩筆下西遊神韻的電視劇,捍衛西遊文化無可厚非,打臉的是,六小齡童老師一邊發表著改編不是胡編,戲說不是亂說的言論 另一邊自己卻跑去代言劇情被改的亂七八糟的西遊網遊。
與此同時,還不忘把美猴王孫悟空的塑造者應該是什麼樣的,做了示範教學。這個重複說無數次肯定是誇張,但網友至今也沒人能數的清到底有多少回。Bilibili相關鬼畜混剪播放次數已達百萬。
而吳承恩的故居近日也被六小齡童改為了「六間房」,曾有媒體前去探訪,吳承恩故居到處可見「六」元素,雕塑照片等等。
而開花文體中提到的「中美合拍」其實早已從10年,六小齡童在各個場合提到,甚至在「沙師弟」閆懷禮祭日,83版西遊記導演楊潔女士的追悼會上也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宣傳機會。
時光君認為,西遊記作為一個未跟基於歷史現實的虛構故事,作為吳承恩留給後代的文化寶藏,後人在傳承過程中所做出的的文化創新本應無可厚非,而六小齡童近乎專利式的將「西遊」私有化,這麼做無異將孫悟空形象壟斷,任何改編都在其眼中都成了胡編,任何演繹都是亂演,
而與其有明顯相比的是民眾中心中經典濟公扮演者遊本昌先生,曾有人問他,向他討教濟公應該怎麼演,遊本昌說,你想怎麼演就怎麼演,佛是無相的。
六小齡童作為國民心中最經典的孫悟空扮演者,我們當然認為其藝術成就是後人難以企及的,但我們也不希望這樣一個金光閃閃的美猴王形象,為了「金子」左右開弓式的自我矛盾,將美猴王與章金萊合二為一是後者希望的,但顯然,章金萊先生或許已經不需要擔心自己的人設問題。
「開花體」在演變過程中更多的依然是網民的一場文化狂歡,美猴王究竟是誰在大家心中已然變得不重要,如何在這場文化中尋得自己作為網民發言的一份子才成了新網絡文化群體更關心的。
點擊小程序,答題贏大獎!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DC"雷霆沙贊"導演:心好累,不想再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