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動態大參考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須署名並註明來自:動態大參考(dongtaidacankao)
最近在LinkedIn一篇標題為《紐約市已經永遠死了。原因如下》,文章非常的火爆,引發網民大辯論。紐約是美國最早成為疫情風暴中心的城市,目前疫情已經有所控制。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說紐約已死,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如果紐約已死,那麼疫情泛濫下的美國會如何?華府會如何呢?
作者James Altucher認為,紐約市正處在財政危機、文化危機和房地產危機的最低谷。他寫道。「你永遠都不應該這麼說(紐約已死),但這次真的不同了。」
自疫情暴發以來,紐約首先就成為了最大的疫情中心。雖然目前已經退到了第四的位置,但其總死亡人數依然保持世界第一的紀錄。
疫情暴發之後,就有大批有錢人逃離。而目前據商業組織估計,紐約市大約三分之一的小商業將永遠不會重開了。有報導指出,一些小商業挺過了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卻倒在了疫情下。另外,有統計稱,全紐約市3月以來已有1200家餐館永久關門。現在,紐約市五區仍然沒有開放餐館堂食,即便是那些能夠戶外用餐的餐館也舉步維艱。
《紐約時報》記者Michael Wilson寫道,「我看到太多紐約客奮起一搏,撐過難關。只有所有紐約客都認為紐約完了,它才真的算完了,但這就是為什麼這永遠不會發生。」(原標題:紐約已死?「世界中心」疫情後能否華麗回歸網友爭吵不休)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紐約都市圈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圈之一,與英國倫敦、中國香港並稱為「紐倫港」(Nylonkong)。
這個世界性大都會雖然用「已死」來形容並不準確,但確實是受到了強烈的衝擊。雖然目前已經明顯控制住了疫情,雖然目前已經開始加速重啟經濟,但從媒體描述來看,似乎離景氣還差得很遠。
連紐約都是如此,那麼目前美國的整體情況就可見一斑了。如果紐約已死,整個美國會如何?
目前,美國累計確診已經近600萬例,累計死亡已經超過18萬例。雖然近來新增確診和死亡有所下降,但這與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檢測減少有很大的關係。日前,CDC又宣布不再推薦無症狀者進行病毒檢測。
檢測減少,可以直接減少確診病例,但同時也將漏掉了大批新冠病毒攜帶者。這邊檢測減少,那邊重啟加速,這意味著什麼?連傻瓜都能想得到。這表明,之後不久,美國的疫情肯定還會強力反彈。無論如何,新冠病毒是不會神奇般消失的。
近來頻繁曝光二次感染的新冠病例,很可能表明群體免疫不可能產生,而疫苗也可能沒有用。這也就意味著新冠會長期肆虐人間。
美國人不怕新冠,也不怕死。但這畢竟是少數。更主要的是因為對此無奈而已。在疫情無法得到控制的情況之下,想讓美國經濟迅速恢復正常運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紐約已經控制住了疫情,但逃離的人們並沒有立即返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再一次強力反彈。因為目前紐約在加速重啟和開放。
此前,美國許多高官都在說,長期關閉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永久性傷害。而目前紐約以及全美國的小企業正在形成倒閉潮。很大一部分是永久性倒閉。
只要疫情還在,經濟就難以完全重啟,美國經濟就難以恢復。這是美聯儲早就下的定論。而目前白宮和各州府也對此置若罔聞。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美國大選。
可是,距離美國大選還有2個多月時間。第一波疫情反彈是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後的大約半個月時間後,那麼這一波反彈肯定用不了2個多月間隔時間。目前可以採取減少檢測的方式得到一個好看的數據,但減少檢測卻擋不住新冠死亡的增加。就算死亡病例也不公開,紐約的死亡時鐘也可以停擺,可不斷增加的死亡消息,總是會在社會上流傳。
美國反種族主義運動引發的動亂之所以持續不停,近來還有增強趨勢,不能說與目前的疫情和經濟危機無關。
目前基本上可以預料,美國的疫情危機將在11月大選之時會形成新一波高峰,而美國的經濟危機,恐怕也將進入新階段,社會動亂危機也可能達到最高點。這三大危機重壓之下,甚至有可能引發大選危機。看來到年底之時,美國不死也得扒一層皮。
這還沒算上美國對外強硬政策所引發的國際對抗加劇。總之,夠美國喘一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