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疫情來自哪裡?美國專家重要發現!

2021-02-15 長安街知事

《紐約時報》8日報導稱,美專家最新研究表明,紐約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是從歐洲輸入,而不是亞洲。

報導稱,最新的基因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早在2月中旬就開始在紐約地區傳播,也就是第一個確診病例出現之前的幾周,而攜帶病毒到紐約的主要是歐洲旅客,而不是亞洲旅客。

「大多數顯然是來自歐洲,」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遺傳學家哈姆·范·巴克爾(Harm van Bakel)說,他共同撰寫了一份研究報告,正在等待同行評審。

儘管研究了不同的病例組,但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N.Y.U. 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的一個獨立研究團隊得出了驚人相似的結論。

這兩個團隊都從3月中旬開始,分析了來自紐約確診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較早前很有可能在隱藏的狀態下傳播,如果政府實施了積極的檢測程序,病毒可以更早被發現。

報導指出,3月11日,美國對大多數歐洲國家實施旅行禁令,但是紐約人此前「已經帶著病毒回家了」。

4月6日,在美國紐約一家醫院外,醫護人員將死亡患者遺體送往臨時冷藏車後推著空床返回。新華社發

另據彭博社報導,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Health)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分析了上個月在紐約地區醫院確診新冠肺炎的75名患者的樣本,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樣本來自歐洲。

該醫學中心的基因組技術中心(Genome Technology Center)遺傳學家阿德裡亞娜·海居(Adriana Heguy)說,病毒似乎是從英國、法國、奧地利和荷蘭等幾個歐洲國家輸入到紐約的。

海居團隊在3月初收集到的首批病例中,有一名來自長島的居民,該居民沒有旅行史,但其病毒基因組與在英國傳播的病毒相關,這表明該患者與從英國帶走該病毒的人接觸過。

報導稱,調查結果表明,即使川普政府對中國實施旅行禁令,但新冠病毒仍然通過每天從歐洲出發的航班輸入到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

研究也指出,並非所有紐約的病毒樣本都來源於歐洲。其中一些似乎來自美國西海岸,而另一些似乎與亞洲直接相關。這表明紐約的疫情有許多傳播鏈。

4月4日,市民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跑步和騎行。圖源:新華社

當前,美國確診病例已超過42萬例,抗疫形勢日趨嚴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8日美國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1922例,累計死亡14817例。報導稱,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美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最多的一天。

另據路透社報導,8日當天,紐約州州長科莫宣布在過去24小時內,有779人死於新冠肺炎,打破了此前一天剛剛出現的最高紀錄。報導稱,在美國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死亡病例的增速之快令醫生們吃驚。

CNN當地時間8日報導,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SRS的一項民調顯示,55%的受訪者認為美國聯邦政府在阻止新冠病毒擴散方面做得很差,這一比例在大約一周的時間內上升了8個百分點。

80%的受訪者認為疫情最壞的局面還未到來,55%的受訪者認為川普總統在防疫上可以做得更多。37%的人稱自己過去幾天感到更擔憂,此數據與之前相比有大幅上升,此前比例為5%。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彭博社、環球網等

相關焦點

  • 美學者研究發現:紐約疫情主要來自歐洲而非亞洲
    ,並非來自亞洲。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4月8日報導,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遺傳學家哈姆·范·巴克爾說:「大部分顯然來自歐洲。」他與其他研究人員共同撰寫了一份報告,目前這份報告正在等待同行的審批。報導稱,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獨立研究小組通過研究不同的病例,也得出了驚人的相似結論。
  • 美國添加確診銳減,專家擔心這2原因害疫情回春!
    10萬人以下,首度降至去年11月初以來新低,但專家擔心變種病毒和鬆懈防疫可能在春季再讓疫情加劇。美國新冠疫情近日稍微緩解,但專家擔心變種病毒和鬆懈防疫可能在春季再讓疫情加劇。在佛州迪斯尼樂園,遊客聚集在一起,未保持社交距離  圖:美聯社紐約時報報導美國12日添加9萬9565人確診,至少5463人病歿;過去一周以來,每日添加確診平均約9萬7378例,較兩周前減少38%,且大幅少於一個月前的25萬例,47個州都通報疫情趨緩。傳染病專家警告,新冠病毒威脅不減,傳播力仍高且每天奪走至少2000多條人命。
  • 暗訪紐約醫院......美國小哥郭傑瑞:「如果美國爆發疫情,我會很恐慌」
    他自稱「美國四川人」,最愛麻辣火鍋,還把雲南咖啡賣到美國。一月底,郭傑瑞從成都回到紐約,和很多人一樣,他最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想在美國幫中國籌集口罩。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紐約各個超市幾乎都宣告售罄。「我知道紐約肯定沒有口罩了,就去了新澤西,想著那邊沒準會有。去了好多家店,開了好久的車,也沒有找到口罩。」
  • 紐約疫情+暴雪,郊狼、禿鷲和座頭鯨都回來了
    有關專家也表示,雖然19年未過半,曼哈頓全城,至少就出現了35起民眾路遇郊狼的事件,此前在Bronx Park內,也發現了群居郊狼的蹤跡,但在中央公園頻繁出現郊狼,實屬30年來首次。而本月,郊狼頻繁遊蕩在Central Park,或與疫情間人類長期居家生活,街道垃圾和食物殘渣減少,雪天中央公園人類活動減少,都有關係。
  • 世衛專家怒了!《紐約時報》發布抹黑中國疫情報導簡直太無恥
    隨著世衛組織專家完成在中國的病毒溯源調查,多名專家公開表示「病毒極不可能從武漢實驗室傳出」,接連打臉西方某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和政客。但他們不僅沒有絲毫收斂,反而死性不改、變本加厲,進一步渲染傳播抹黑中國的陰謀論。
  • 美專家:疫情高峰將至 抗議活動或致疫情大擴散
    美專家:疫情高峰將至 洛杉磯醫療系統恐崩潰當地時間1月9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首席醫師阿尼什·馬哈詹博士表示,雖然洛杉磯地區的重症監護室已經超負荷運轉,但因假期出行引起的感染者激增高峰「尚未到來」。
  • 「紐約已死」,美國會如何?
    紐約是美國最早成為疫情風暴中心的城市,目前疫情已經有所控制。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說紐約已死,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如果紐約已死,那麼疫情泛濫下的美國會如何?華府會如何呢? 作者James Altucher認為,紐約市正處在財政危機、文化危機和房地產危機的最低谷。他寫道。「你永遠都不應該這麼說(紐約已死),但這次真的不同了。」
  • 美國疫情都大爆發了,印度疫情卻消失了?專家:下一個爆發!
    美國疫情都大爆發了,印度疫情卻消失了?專家:下一個爆發!
  • 紐約疫情:二次高潮何時了?
    繼《聖誕節:紐約疫情300天》之後,我就沒有寫過關於疫情的文章。
  • 專家:美國或將進入「新冠地獄」…
    美國迎來「至暗時刻」 拜登建立新冠工作小組美西當地時間11月9日周一,據CNBC報導,拜登新任命的一名新冠病毒顧問表示,隨著日增病例突破10萬,美國疫情將在未來三到四個月面臨最黑暗的時期。 川普政府的一些重要官員最近也感染了新冠,包括白宮幕僚長馬克·梅多斯(Mark Meadows)和住房部長本·卡森(Ben Carson)。   奧斯特霍爾姆博士表示,目前美國的醫院已經人滿為患,未來三到四個月將是疫情最嚴重的時期。雖然輝瑞公司新冠疫苗的早期數據顯示出了90%以上的有效性,但還需要更多的數據來了解該疫苗在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方面的效果如何。
  • 疫情之下,美國最繁華的紐約時代廣場現狀如何?
    疫情以前,時代廣場旅遊巴士的司機每天面對著數以萬計的遊客,日常辨別哪些遊客是紐約人
  • 多位世衛專家評《紐約時報》涉華報導:斷章取義,「太無恥」!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美媒近日刊文援引多位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話稱,在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的調查過程中,中國方面的某些行為嚴重阻礙了調查進程
  • 「紐奧良」恐成下個紐約!二月時的嘉年華,讓疫情大爆炸
    【美南新聞記者蕭永群報導】隨著紐奧良的冠狀病毒災情持續攀升,許多專家擔憂未來紐奧良(New Orlean)恐超越紐約,成為新的疫情重災區。
  • 《紐約時報》頭版,滿屏黑點……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默哀
    當地時間21日《紐約時報》頭版刊發了大幅圖片:近50萬個黑點密密麻麻布滿報紙的一半版面
  • 葛謨籲註冊, 疫情期間更重要!
    州長葛謨(Andrew Cuomo)29日宣布,2021年紐約州健保註冊將於11月1日開放,絕大多數健保費用都沒有上漲,呼籲民眾積極投保,強調在新冠疫情疫情期間,擁有適合自己的健康保險尤為重要。葛謨表示,目前大家仍在堅持控制新冠疫情,保證每一名紐約客都擁有健康保險、獲得應得的健康服務極為重要,還沒有投保的民眾應從11月1日起上網或致電州衛生廳專員獲得幫助、儘快入保,已經擁有健保的民眾也應繼續更新健保。
  • 美國街頭性騷擾在疫情期間增多,專家:都是口罩惹的禍
    在美國,女生走在街上,可能會被吹口哨、不懷好意地打量、甚至被攔下言語騷擾,這種街頭性騷擾行為叫做:疫情期間,來自紐約的Rebecca遭遇了更多街頭騷擾:「真讓人震驚,有人在街上直接攔住我,後來又遇到了4次。」
  • 比美國疫情還糟糕?俄專家揪出隱藏國家:實際感染者或在1000萬!
    比美國疫情還糟糕?俄專家揪出隱藏國家:實際感染者可達1000萬! 現在美國就是艘四處漏水的「破船」,不止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屢破新高,每天的噩耗也是接踵不斷,走到如今這步,除了怪美國政府的領導不力,美國沒資格去怪任何人。
  • 實拍疫情下美國大選:大學生駕車27小時投票,百歲老人哽咽死而無憾
    疫情下的2020年美國大選,是特別的:失控的疫情,郵寄選票,投票長隊,無數的官司,給這個國家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圖片來自每日郵報,版權屬原作者然而,儘管確診日增近10萬,但並沒有澆滅人們投票的熱情。尤其是在無法郵寄選票的地區,現場更出現如黑五搶購般「人人人人人」的震撼場面。
  • 紐約疫情催生檢測代排員!時薪高達80元!
    新冠疫情不斷回升,民眾對病毒檢測需求大,紐約市從去年11月的感恩節假期前,各檢測點就總大排長龍,民眾常需在寒風中等待數小時;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日前採訪一名專門幫人排隊以謀生的紐約「黃牛」,講述他從過去替人排隊購買百老匯戲票
  • 新聞要點|紐約已死?美國城市或將面臨人口流失大潮
    今年8月,一篇題為「紐約已死…… 原因在此」的文章引爆網絡,作者是「逃離」至佛羅裡達的紐約人。文章認為新冠疫情讓紐約之類大城市永久失去了吸引力,反對之聲譁然而起。9月初,知名單人脫口秀喜劇演員傑瑞·宋飛也加入這場話題之爭,在《紐約時報》上撰文反駁。  從數據能夠看出什麼呢?美國人會大搬家嗎?又或者,人們本就打算在這一兩年內搬家,疫情只是加速了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