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電視臺進軍英國 挑戰西方話語霸權

2021-02-13 央視今日亞洲

【CCTV-4今日亞洲】普京上周說、現行的國際秩序是失衡的,甚至是畸形的,打破西方對國際事務的壟斷一直是克裡姆林宮最重要的政策目標。就在本周早些時候,英國觀眾可以在家看到俄羅斯人辦的英文電視節目了。
當地時間30號,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專門為英國市場量身打造的英國頻道正式開播。

按照計劃、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英國頻道每天播出5個小時、由本土團隊打造的英國當地新聞,其他時間則選取全球重大新聞事件,提供與眾不同的解讀與分析。該電視臺表示,成立英國頻道的目的就是要挑戰目前所謂主流媒體對新聞報導的壟斷。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提供的數據顯示,新設立的英國頻道共有大約50名採編人員,覆蓋大約90%的英國家庭,並特地強調,「今日俄羅斯的英國頻道是英國唯一 一個把總部設在該國權力核心區的電視臺。該臺的演播室距離英國最高法院、議會和政府都只有幾分鐘的路程。電視臺的報導絕不會受到倫敦精英階層的掌控。」
2005年,俄羅斯聯邦政府全額出資成立了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力圖以俄羅斯的角度報導全球觀眾關心的國際事件。隨後幾年間,該電視臺迅速擴張,先後於2007和2009年打造出了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頻道,並在2010年成立了美國分臺。2013年6月,俄總統普京在視察位於莫斯科的電視臺總部時,曾經明確表示,「今日俄羅斯存在的意義就是要打破西方,尤其是英美對全球信息流動的壟斷」。

不過,也正是因為俄羅斯政府全額出資的緣故,該電視臺屢屢成為西方政府和媒體抨擊的對象。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英國頻道高級編輯 蘿拉·史密斯表示,他們在全球其他地方的收視數據,證明了觀眾對他們的內容有信心,他們在美國的收視率正穩步增長,在視頻網站上他們節目的點擊率已超過20億次,
所以他們只想讓觀眾自己去決定是否收看。

本文僅為摘要,詳聞請收看11月1日晚11點《今日亞洲》首播。感謝關注《今日亞洲》官方微信,同時也請關注亞洲的新浪微博@今日亞洲。

相關焦點

  • 【第一軍情】西方政客又想給中國戴上一頂嚇人大帽子,帶頭的竟然是這國
    編造所謂「中國威脅論」,是美西方國家企圖「贏得敘事」、誤導國際輿論的重要途徑。為了達到「三人成虎」目的,哪怕編造「真實的謊言」,也在所不惜。除了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編造的「來自中國的混合威脅」這個詞之外,美西方還編造了更具有讓人望而生畏的字眼,來定義中國。
  • 英媒:美爭奪全球霸權,應避免成為美國「廉價附庸國」
    英國《晨星報》日前刊文指出,英國著名電影製片人約翰·皮爾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英國「應該小心美國的對華政策,並避免成為美國的『廉價附庸國』」。
  • 默克爾私下評東方大國,歐洲多國首腦深受震撼,俄:她看透了世界
    默克爾表示,不要試圖將中方一輩子困在牢籠中,這是霸權的做法。實際上默克爾作為一個老牌政治家,在很多問題上都有清醒的認識,隨著東方大國的崛起,以及美方做出大量讓德國感到失望的事情後,德國可能考慮要尋找一個新的可以合作的國家。默克爾顯然認同當前西方國家對中方的政策就是圍困,但是這一次演講中,她表示不要試圖將中方一直圍困扎牢籠中,這是霸權主義的做法。
  • 西方既要印度的錢(金融危機),也要印度的人(通過史無前例大兼併絕對控制印度),以作西方金融霸權攻擊」中國製造「的」實體製造基地
    比如說印度,如果說印度加入了西方的防火牆,那麼,西方就不會在印度製造經濟危機了嗎?還是說必須經歷危機東方# 西方對印度,既要印度的錢(金融危機),也要印度的人(通過史無前例的大兼併,絕對控制印度這個龐大的南方經濟體),以將其作為西方金融霸權(虛擬經濟)的」低端實體經濟匹配「,打造成一個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低成本,甚至虧本,也要攻擊,擠壓」中國製造「的」實體製造基地「東方# 這些內容,東方時事解讀早在次貸危機後的第一,二年,就明確且多次強調了
  • 西方「不惜坐蠟」只因還有」大事兒「要幹!
    微軟的市場份額比中興應該大吧在中國的金額和市場份額【話嘮】KF[上海](1047215617)  上午 10:08:39老美知道玩制裁兩傷,喘口氣再說東方#第一,就事情而言,大體就是這一回事!在這個問題上,原則就是:你打我一拳,我必還你一腳!看誰傷得深且重!
  • 普京痛批西方:俄越強大,遏制就越變本加厲
    外媒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俄各大媒體總編座談時說,國家取得的成就惹惱了西方反對者。  據俄新社莫斯科2月14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見俄各大媒體總編時說,針對莫斯科的反俄勢力利用了俄民眾鬱積的憤怒與不滿,並在此刻借阿列克謝·納瓦利內為自身利益服務。  普京指出,反俄勢力早就在利用那些野心勃勃、權力欲薰心者以達成自身目的。
  • 接受《泰晤士報》專訪時,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提及中俄
    《泰晤士報》12月19日報導稱,在談及俄羅斯時,尼克.卡特稱其為英國「嚴重的威脅」。在談及中國時,尼克.卡特聲稱中國是英國「長期的挑戰」。在《泰晤士報》的報導中,除了強調尼克.卡特的辦公室有一把金色的自動步槍,還強調尼克.卡特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尼克.卡特認為,要想戰勝俄羅斯和中國,意味著英國需要一個「新的戰略」,在低於戰爭門檻的衝突中擊敗俄羅斯和中國。
  • 美媒鼓譟「以俄制華」,俄媒譏諷:思維能力衰竭
    文章稱,自歐巴馬時期起,就有一些美國人將中國的崛起和俄羅斯影響力的恢復視作挑戰。如今在美國媒體和政界常常可以聽到以下兩個問題:美國如何在遏制俄中的前提下維持霸權?誰更危險,應該先遏制誰?文章介紹,不久前,《美國保守派》雜誌刊登了一篇少見的公開報導,同時對這兩個問題給出了所謂的回答:中國最危險,它是對美國全球霸權最嚴峻和長期的威脅,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應當成為最重要的遏華工具之一,這兩個大國將在相互對抗中彼此削弱。這篇報導的作者稱此種做法為「新尼克森轉向」。
  • 英國最高級軍官提出「在非戰爭衝突中擊敗中俄」新戰略,俄媒:不還是冷戰思維嗎?
    當地時間12月19日,英國《泰晤士報》公布對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的專訪內容,並把他這句話作為標題點。卡特自己的解釋是,「這意味著要在低於戰爭門檻的(鬥爭中)擊敗他們」,也就是說要在尚未達到戰爭級別但無休無止的衝突中擊敗俄中。俄羅斯RT電視臺20日對此的評論是,這種論調長時間存在於英國高層的頭腦中,卡特所謂「與時俱進」的新戰略,只是來自於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
  • 第一支進入中國的西方流行樂隊:英國威猛樂隊Wham
    英國樂隊Wham!(威猛樂隊)成為世界上第一支敲開中國大門的流行音樂樂隊,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流行歌曲演唱會《天外有天——威猛在中國》,讓中國人不僅感受到西方現代流行音樂的震撼,更發現世界原來如此精彩。
  • 俄媒:「中國崩潰論」是美保守派臆想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月4日刊登英國作家、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家湯姆·
  • 俄反對派密會軍情六處特工,要求對方給錢擴大隊伍
    俄媒曝光了一段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同黨多年前密會英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僱員的視頻。
  • 德國稱俄反對派人士昏迷是被下毒,要求俄澄清
    德國總理默克爾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德國外交部當天下午已召見俄駐德大使通報此事。默克爾稱,她敦促俄羅斯政府澄清事件經過。俄羅斯外交部也表示,仍在等待柏林方面對俄總檢察長辦公室要求的回答。據此前報導,納瓦利內在俄羅斯的盟友堅稱,俄羅斯當局打算故意將他毒死。但在西伯利亞對納瓦爾尼進行治療的俄羅斯醫生則對德方的結論提出了異議,稱他們已經排除了納瓦利內中毒的診斷,其對有毒物質的檢測結果呈陰性。
  • 誰說西方媒體中立客觀?我們都被騙了
    作為交易,西方媒體則隱蔽地把政黨的政治意圖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出去,其「技巧」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西方媒體與政府之間只存在一種「儀式性」的對立關係。這種儀式般的姿態製造出一種西方媒體與政府彼此獨立的假象,讓人們看起來好像西方媒體沒有大肆宣揚政府立場。同時,這種姿態也使西方媒體自由和政府開放的神話更具有蠱惑性。
  • 【中國論壇熱詞解碼】「蘇伊士運河危機」及美國精英對霸權沒落的恐懼
    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國蔓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應對不力,很多精英擔心疫情加快國際秩序變化,美國將失去其全球領導力。
  • 柬埔寨小公主驚才絕豔,8歲進軍演藝圈
    說起皇室,腦海裡首先想到的是英國這樣的歐洲王室,舉手投足之間儘是優雅與高貴。
  • 俄羅斯回擊西方制裁行動,或導致歐能源價格上漲
    同時,烏克蘭政府指責親俄的反政府武裝份子在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客機墜毀地點附近埋設地雷,阻止正當的調查活動。 俄羅斯宣布對波蘭的大部分水果和蔬菜實施進口禁令,並表示可能將禁令的範圍擴大至整個歐盟。華沙方面稱克裡姆林宮此舉是對西方周二制裁行動的報復。
  • 聖誕節:英國電視臺Channel 4製作「深度仿冒」女王致辭
    英國電視臺第四臺(Channel 4)每年都有製作「另類女王聖誕致辭」的傳統。今年他們的另類聖誕致辭將由一個「深度仿冒」(deepfake)的女王發表。女王的傳統聖誕致辭將會在BBC及獨立電視臺(ITV)上播放,而在第四臺上將會有一名合成的「她」分享她的「思緒」。白金漢宮向BBC表示,他們對此不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