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殼公司認證21萬張 銷外地成電騙案幫兇
假資料登記預付卡牟利 四本地男落網
【本報訊】自網絡安全法於去年底生效,規定實施電話卡實名制後,預付電話卡銷量直線下降,但有本澳電訊公司職員卻另闢蹊徑提升銷售業績,利用開設的空殼公司為預付卡進行實名登記後再售往外地圖利。司警早前協助調查一宗在臺灣發生的「殺豬盤」詐騙案時,發現騙徒使用的電話號碼屬本澳某電訊營運商的一張預付卡,從而順藤摸瓜揭發事件,拘捕4名涉案的本地男子。據警方公佈,4名疑人由去年12月起已以空殼公司名義登記近21萬張預付電話卡,非法獲利至少31.5萬元,其中更有至少2張電話卡與其餘兩宗裸聊勒索案有關。警方已以組織犯罪集團及偽造文件罪對4人落案起訴,移送檢察院偵辦,並追查其他涉案在逃人士及贓款下落。
4名被捕本地男子中,兩名主謀分別性楊,50歲,電訊公司市場部高級經理;姓黃,39歲,電訊公司客戶經理。其餘兩人分別姓陳,22歲,電訊公司兼職文員;姓蘇,34歲,娛樂場經理。4人為朋友關係,案中空殼公司由蘇某以陳某名義開設。
案情指,司警在上月應臺灣地區警方請求,協助調查涉及當地一宗「殺豬盤」詐騙案的本澳手機號碼資料時,發現相關號碼屬本澳某電訊營運商的一張預付卡,而登記人身份該電訊公司一名兼職男文員陳某所開設的空殼公司。經深入調查,司警獲悉上述空殼公司由陳某所兼職的電訊公司兩名男主管楊某及黃某指使他人開設,因去年底實施電話實名制後,預付卡銷量大減,楊某及黃某為維持業績,遂安排朋友蘇某以下屬陳某名義開設兩間空殼公司。相關公司沒有員工,亦沒有實質業務,僅以公司名義登記預付卡,以每張1.5元利潤售往外地經銷商牟利。警方發現兩間空殼公司至今已合共登記21萬張預付卡,至少非法牟利31.5萬元。
司警透露,楊某及黃某曾經向陳某提供一份假的中國護照資料以此進行電話卡實名登記,而警方在追蹤有關電話卡的登記人資料時,均只會顯示登記人為涉案空殼公司,與相關預付卡的真正使用者身份並不相符,屬於虛假登記資料,因此有理由相信該團夥知悉相關行為屬違法,因而才想方設法隱藏身份以逃避追查。警方又指,相關預付卡除了被詐騙分子用於上述臺灣殺豬盤騙案以外,亦與本地兩起裸聊勒索案件有關。目前涉案4人被控以偽造文件罪,移送檢察院偵辦。警方正調查相關電話卡與其他案件的關聯,並追查其他涉案人士與贓款的下落。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