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會定期推送【本土文化】、【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多方面優質內容~關注我們妥妥的~準沒錯!
合作熱線:0779-3153123,13317793123,
爆料qq:177693123。
近日,鳥類專家在北海首次發現鉗嘴鸛,但專家卻對此表示擔憂,因為這種鳥的到來對於北海來說或許是「報憂不報喜」。10月11日上午,北海鳥類專家伯勞在冠頭嶺觀景臺上觀鳥時發現一隻鸛鳥在天空滑翔,與此同時,在嶺上拍攝猛禽的鳥類攝影愛好者們也用鏡頭捕捉到了這隻從未在北海見過的鸛鳥。經過事後辨認,該鸛鳥是鉗嘴鸛,2006年首次在我國雲南發現,2010年至2014年先後在百色、南寧和湛江發現,而鉗嘴鸛此次現身北海地區也屬首次。
飛過冠頭嶺上空的鉗嘴鸛。
據了解,鉗嘴鸛以前僅分布於中南半島和印度一帶,體長70至90釐米,翼展一般在1米以上,屬於體型較大的鳥類。它最大的特點是成鳥的嘴巴閉合後仍會留下一條縫,外形看起來就像鉗子一樣,因此也有「開嘴鸛」一稱。
然而,鉗嘴鸛的出現不像其他鳥類一樣是來「報喜」的,它更像是來「報憂」的。據鳥類專家伯勞介紹,鉗嘴鸛一般在淡水區域覓食,以貝類等軟體動物為食,其中福壽螺是鉗嘴鸛的主要食物之一。但對於北海而言,福壽螺屬於外來入侵生物,鉗嘴鸛的出現可能意味著北海福壽螺種群的增加,這並非好事。另外,鉗嘴鸛在北海出現說明北海的鳥類種群減少了,部分生態位被騰空出來,因此鉗嘴鸛才有機會到北海生活,而導致北海鳥類種群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捕殺和食用。
▎文字來源:北海晚報
▎綜合編輯:北海123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