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市民向直播君反應,在中心城區人民路部分河段,發現大量大量的福壽螺卵,由於福壽螺大量繁殖會影響水質,並且有些不知情的市民會誤食,希望直播君能去現場看一看。
隨後,直播君在匯川區人民路原市政府廣場附近的河段看到,在河岸壁上粘附著大量粉紅色的卵塊狀物,這些塊狀物布滿了約幾百米長的河岸。
在附近住了30多年的徐師傅介紹,從2008年開始,他們就在高坪河河段周邊陸續發現有這樣的塊狀物,了解後才知道是福壽螺,在最近幾年,河岸邊上的福壽螺蟲卵越來越多,尤其是市政府廣場附近,這些福壽螺卵會從4月份開始,一直會持續到11月份左右。▲市民:徐師傅
徐師傅介紹,之前他們了解過這種福壽螺,是一種外來入侵的物種,在自然環境中並沒有天敵,一坨福壽螺卵大約可以孵化出約500隻幼螺,一到夏天,幼螺長大後就會附著在河岸壁上,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
同時,直播君通過徐先生、附近居民及負責廣場衛生的環衛工人了解到,待這些卵孵化成型後,每到下午,就會有幾個人使用一種帶兜的鐵鏟,專門來收集這些福壽螺,拿回家去食用,甚至還會拿去賣。最多的時候,有人在市政府廣場附近的水塘、河道內一晚上就收集了160多斤福壽螺。
為解決市民的擔憂,記者電話聯繫了匯川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在接到反映後,綜合行政執法局聯繫匯川區河道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來到了現場,高坪河段的楊家貴班長告訴直播君,這幾年他們每年都會對高坪河內的福壽螺進行清理,甚至還協調組織了匯川區綜合執法局的大量工作人員,對轄區河道內的福壽螺進行大規模的清理,但為了不破壞生態環境,他們也只能採用簡單的物理方式對這些福壽螺卵進行清除,很難徹底清理。
在現場,工人穿上雨服後,下到了河道之中,用小鐵鏟對河道壁上的螺卵進行了清理,但涉水較深的部分也無法清理。
▲河段班長:楊家貴
楊班長告訴直播君,這些螺卵的繁殖速度非常的驚人,即便是今天清理乾淨,明天一早,河道壁上又會出現。此外,楊班長還介紹,在中心城區不只是在原市政府廣場一帶的河道裡有福壽螺,在三閣公園、鷺園等河段也發現有大量的福壽螺。
▲城區鷺園河段發現的福壽螺
福壽螺很難徹底清除,而夏日炎炎,很多遵義市民又喜愛在夜宵上點一盤炒螺螄,那麼,問題來了,福壽螺能吃嗎?福壽螺會對生態造成哪些破壞呢?為此,直播君採訪了遵義市農業農村局畜牧漁業站的水產工程師朱忠勝。
▲水產工程師 朱忠勝
水產專家告訴直播君,福壽螺原產亞馬遜流域,1981年引入我國廣東,是一些珍貴水產品的飼料。因為其適應性強,繁殖快,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如果任由它們過度繁殖,會嚴重破壞水域生態系統的危險。在2003年,福壽螺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它主要是對生態平衡的一個破壞,比如說水稻,因為福壽螺是雜食性生物,它喜歡吃鮮嫩的植物,包括我們的水稻,稻田裡面如果有福壽螺的話,水稻可以減產20%。」朱忠勝說。
水產專家提醒,在夜宵時一定要注意甄別,不建議食用福壽螺,因為在其體內包含了大量的寄生蟲。據科學研究表明,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水產專家介紹,雖然福壽螺與田螺的外形相似,但是形狀上來看,福壽螺的螺口比較寬,螺帽比較短,田螺螺口就相對來要窄一點、細一點、螺帽要長一點。
田螺和福壽螺形狀區分
在這裡直播君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
福壽螺的繁殖高峰期到來
千萬不要下河捕撈和食用福壽螺
避免感染寄生蟲
對身體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