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阿姨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鷺園小區前的湘江河,發現這裡確實有很多一團一團的粉紅色的卵狀物,吸附在河邊的壁上。記者沿著岸邊走了一圈,發現河岸兩邊的壁上有幾十處這種粉紅色的卵狀物。
馬阿姨說,她和附近的居民經常在這一河段遊泳,前幾年都沒有發現過這種粉紅色的卵狀物。
市民 馬阿姨:發現了之後我們也搞不清楚,昨天有一個市林業局退休人,她說這個叫福壽螺,是福壽螺產的卵,她這麼一說我才在網上去查了一下。
資料顯示,福壽螺雌螺產的卵塊,由數十個乃至上千個排列整齊的卵粒組成,卵粒呈圓形,直徑大約2毫米,初產的卵呈粉紅色至鮮紅色,表面有一層不明顯的白色粉,很容易辨認出來。
此前,直播君曾請教過遵義水產站的專家,如果生吃或食用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螺肉,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症狀有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福壽螺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個體大、食性廣。原產地是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進入我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目前,在我國華南、華東、華中和西南等地區都有發現。
福壽螺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很強,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擴散於河湖與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種類繁多能破壞糧食作物、蔬菜和水生農作物的生長。
去年有媒體報導,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給人的身體帶來損傷,消息也得到了證實。
福壽螺和田螺這樣來辨認
↓↓↓↓↓↓
專家表示,福壽螺的特點很好辨別,顏色大多是青黃色偏黃,尾巴較短,螺口較大,而且殼普遍較脆可捏碎。
在這裡我們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福壽螺的繁殖高峰期到來,千萬不要下河捕撈和食用福壽螺,避免感染寄生蟲。
雖說理論上只要徹底煮熟煮透,福壽螺是可以吃的,因為持續高溫煮沸可以徹底滅殺廣州管圓線蟲。但實際情況是你無法保證自己吃到的福壽螺是完全煮熟的。如果不小心吃了福壽螺,潛伏期(5-36天)內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情況及時去醫院。
遵視全媒體記者:周世鑫
綜合:人民日報、四川食品藥品監管
☞最新消息!昨天下午跳河救人的好心人找到了!是他.
☞市政府定製動車!7月1日起,早晚兩班始發貴陽,開啟雙城生活
☞最美黔北鄉鎮宣傳推介:赤水長沙鎮戈千崖景區,感受最原始的美麗
☞注意!遵義公交32路、302A路線路有調整,看看站點有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