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這些禮儀不能少!如遇喝酒千萬注意......

2021-02-23 健康江門

絕大多數感冒藥中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用於治療感冒發燒及緩解疼痛。而對乙醯氨基酚在體內生物轉化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有毒的代謝物質,需要與體內的還原性穀胱甘肽等保護因子結合才能降低毒性。

過量飲酒時會消耗大量的體內的穀胱甘肽,致使對乙醯氨基酚生成的代謝物無法與穀胱甘肽結合,增加肝臟衰竭的風險。

頭孢類抗生素加酒就等於毒藥。因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進入體內先轉化成乙醛,繼而在酶作用下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而頭孢類抗生素會抑制乙醛繼續轉化排出,乙醛積蓄過多可導致患者出現面部及全身皮膚潮紅、噁心、嘔吐、頭痛、頭暈、胸悶、心悸、視覺模糊、腹痛、腹瀉、氣急、出汗等症狀,甚至出現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急性心衰、心肌梗死、休克等嚴重症狀。

用藥者飲酒後5~10分鐘即可發病,反應持續30分鐘至幾個小時,嚴重者甚至會致命。

服用利血平、卡託普利、心痛定、硝苯地平、肼苯達嗪、地巴唑等降血壓藥期間,喝酒可能會引起血管擴張,從而出現低血壓性休克,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因為酒精具有擴張血管、抑制交感神經和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可增強降壓藥的效果,引起頭痛,甚至休克。部分降壓藥如複方降壓片、複方雙肼屈嗪與酒精合用也可能會使血壓急劇升高。

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抗心絞痛藥物,如果在服藥期間飲酒,可引起血管過度擴張,導致劇烈頭痛、血壓驟降甚至休克。

解熱鎮痛藥有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等,如果服用該類藥物時大量飲酒,可使胃腸道黏膜受到藥物和乙醇的雙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潰瘍或出血。

在使用優降糖、降糖靈、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二甲雙胍、胰島素等降血糖藥期間,不能同時飲酒,因為酒精具有增強這些藥效的作用,兩者相遇,可引起頭昏、心慌、出冷汗、手發抖等低血糖反應,嚴重者可發生低血糖性休克,危及生命。

苯海拉明(如強太敏)、氯苯那敏(如撲爾敏)、賽更啶等與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因此,服用第二代抗組胺藥物期間應忌酒,否則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風險。

此外,在服藥期間以及停藥後的兩周內都不要飲酒,還要注意避開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藥物,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氣水、含酒精飲料等。

如果不確定服用藥品之後能不能喝酒,最好諮詢專業醫生。

相關焦點

  • 【遠離】春節喝酒千萬別吃這些!好多人因此丟命!
    服用利血平、卡託普利、心痛定、硝苯地平、肼苯達嗪、地巴唑等降血壓藥期間,喝酒可能會引起血管擴張,從而出現低血壓性休克,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因為酒精具有擴張血管、抑制交感神經和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可增強降壓藥的效果,引起頭痛,甚至休克。部分降壓藥如複方降壓片、複方雙肼屈嗪與酒精合用也可能會使血壓急劇升高。
  • 十一喝酒不宜吃的食物
    十一假期不少人都會出外聚餐,這些菜,小夥伴們可得留意了!
  • 春節假期小結
    13天的春節小長假一晃而過。在這個春節假期裡,每天基本上就是帶孩子、吃飯、健身、睡覺,出去逛了兩次超市。
  • 過年喝酒需注意,這些喝酒的問題先了解!
    由上,也可以看出「喝酒傷肝」的老話還是有依據的。人體喝酒後,90%的酒精通過肝臟代謝。酒精的本質是乙醇,當肝臟代謝酒精時,乙醇(即酒精)通過肝臟裡的乙醇脫氫酶代謝為乙醛,乙醛再由乙醛脫氫酶代謝為乙酸,進而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只是假象!
  • 路不能寐!男子醉臥車水馬龍中,幸遇汝州交警援手救助
    看完這個案例您是不是驚的一身冷汗雖說酒逢知己千杯少可多飲則酩酊醉酒導致事故,您的生命誰來負責?喝酒誤事,著實令人十分心痛而就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裡汝州交警巡邏中多次發現有人醉臥在道路上,情況緊急此類情況高發,或是因假期聚會酒局多
  • 注意!春節這些東西可要少吃,當心類風溼來「拜年」!
    離春節還剩五天春節的喜慶氣氛已開始慢慢燥了起來但是老師溫馨提醒可別被春節的氣氛衝昏了頭腦
  • 服用抗生素千萬別喝酒!春節前後就有20多人被「放倒」
    「春節前後,我們科先後接診了20多個類似病人,大多是青壯年,他們都是在服用了抗生素後喝酒而發病的。」昨天,麻坤告訴遵義晚報記者,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聚,難免會喝酒助興。一些愛酒的市民在吃了抗生素後,也抱著「喝一點沒事」的心理,不忌嘴,最終發生中毒就醫,「我接診的一位病人平時酒量是一斤白酒,春節期間因為生病吃了頭孢類藥品,想到喝一杯酒應該沒問題,結果喝了沒多久就犯病了,所以千萬不要抱僥倖心理。」麻坤說。據了解,酒類中都含有乙醇,人喝酒後,90%的乙醇都要經過肝臟解酒。正常人的肝臟都有一種物質,叫乙醇脫氫酶,能將乙醇轉化為乙醛。
  • 瀋陽人注意!這些東西千萬不能隨便曬!
    學生黨馬上就要放假了,假期怎麼安排呢?是不是已經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飛回家了?還是想趁著假期去旅行?不管是旅行、回家、或者別的什麼肯定會有一部分人選擇乘飛機年底了,機票都貴,好不容易飛一回,不在朋友圈、微博、qq空間等一系列能顯示自己動態的地方曬一曬怎麼行呢?
  • 春節假期養生,牢記十大「禁忌」!
    春節期間,雖然工作壓力減輕了,但還是要注意身體健康。春節養生,應該注意什麼呢?春節期間,我們的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佳餚。歡快的氣氛使我們不知不覺地吃得或喝得更多。而這些不規律的飲食會使我們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因此,要避免暴飲暴食,少吃油炸食品,多喝水。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疾病經口進入,以免引起肝炎、腸道感染等消化系統疾病。
  • 過海關必知注意事項:這些小東西不能帶!
    春節假期臨近,想借假期出國的盆友們,你們的行李箱準備好了嗎?
  • 春節飲食八注意
    春節前吃吃喝喝是少不了的,甚至說春節前幾乎每天都要去赴各種飯局都不為過。
  • 春節假期綜合症,你中招了嗎?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享受假期就沒了旅遊、聚會胡吃海喝、熬夜追劇仿佛夢幻仙境般轉眼間就告別了春節長假回到了現實生活中▌孤獨綜合症高度興奮、熱鬧的春節假期已經過去了,小夥伴兒紛紛回歸到平常的,與假期相比稍稍單調的生活,當然會感到孤單,無聊,抑鬱!
  • 中醫養生:風寒感冒能喝酒嗎?
    風寒感冒由受涼引起,網上也有傳言說通過喝點小酒能驅寒,不得不說,酒類飲料確實能讓身體發熱可以驅寒,但是風寒感冒時候能不能喝酒呢?  因為風寒感冒一般是受風邪、寒邪所致,大部分情況下,會引起呼吸道炎症,如有痰咳嗽、流鼻涕等症狀,這些都是上呼吸道炎症的反應。
  • 冷凍食品不能吃了?疾控專家提醒:春節期間食品安全應注意這些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國內個別地區出現局部聚集性疫情,為保障大眾身體健康安全,度過歡樂祥和的春節,湖南疾控專家現針對春節期間食品安全作以下提示
  • 快樂假期,安全第一 ,祝大家元旦快樂!
    明天將進入元旦假期,同學們一定想徹底放鬆一下身心吧,但要記住我們大家雖然放假了,但安全教育不能鬆懈。二、交通安全。三、防火安全。在生活中要注意消除水、火、氣、電等存在的隱患,做到不玩火,注意防火,若遇到火及時撥打119報警。
  • 注意!今年端午假期怎麼安排?這些地方需要注意!
    昨晚,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抓好端午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指出,端午假期正值這次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是對我們工作的又一次直接考驗。疫情防控決不可掉以輕心,一刻也不能放鬆,要嚴格落實各項措施要求,嚴防疫情傳播風險,保持應有的生產生活秩序,讓市民群眾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端午假期。
  • 滄州春節喝酒的要注意了!
    」獲取春節期間進出滄州規定>共同參與飲酒的朋友一般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如果有下列4種勸酒行為還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四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第一,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
  • 《春節車票是假期還是儀式》
    反而過年回家的儀式感,卻被這些商業捆綁成了假期的名目。但是這些假期的名目成了商業模式的「儀式感」,給我們這些普通人帶有一些自欺人的色彩。春晚的熱熱與鬧鬧後,不難發現還是固定的儀式感。一張紙質的車票,也許在平時是閒置在記憶深處。今年多少人把這個記憶,被歲月偷藏起來,就像孩子偷藏起來的糖果。雖然春節的儀式,還未真正的開始,卻可以聽到太多人對這個儀式的聲音了。
  • 春節後喝三道解膩靚湯,肯定是好!趕緊讓媽媽煲起來!
    春節假期,免不了要大吃大喝這樣不僅容易發胖,還會加重腸胃負擔告訴大家三道解膩湯方讓腸胃也可以輕鬆過大年~ 蘆根粉葛豬肉湯 材料:新鮮蘆根2兩,鮮粉葛半斤,綠豆100g,瘦豬肉2兩,陳皮1角,鹽適量 。大家千萬不要趁著節日就暴飲暴食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我們應該這麼吃~↓1、葷素搭配
  • 假期聚會,「糖友」如何吃得健康?
    元旦假期,不免會有各種聚會,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聚會難免離不開美酒美食,糖友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了,不能太任性,小心血糖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