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護城河段龍潭閘水域,冰球愛好者在冰面上打冰球)
近日北京市東城區光明橋南的護城河上,一滑野冰男子掉進冰窟窿裡的新聞在朋友圈流傳,所幸該男子5分鐘之後被順利救出。時值「四九」天,許多人紛紛走上冰面享受冰上樂趣。但因滑野冰而發生的安全事故每年時有發生,即使如此也不能阻擋人們在野冰上「撒歡兒」。
在北方地區,自然河湖到冬天后水面結冰成了市民們嬉戲遊樂的好去處,由於缺乏管理,這些冰面俗稱「野冰」。記者在上周末來到位於北京龍潭公園東側的護城河段龍潭閘水域,當天氣溫3攝氏度左右,護城河的東半段河道已經部分融化開,只有西半段結冰。上午9點過後陸陸續續有周邊居民及滑冰愛好者到此處玩耍。幾名冰球愛好者在冰面上打起了冰球,滑冰愛好者不斷跑著大圈相互追逐,河兩岸還有小商販做著租賃冰車的生意,冬泳愛好者則在不遠處挖開了一塊區域遊泳。一位帶著孩子的家長來到西河岸邊一處小面積岸灘上,自己先用腳使勁兒踩了踩冰面,認為沒問題就帶著孩子在冰面上玩耍起來,「大家都在上面玩應該沒事兒」的想法讓記者不禁為他們捏了把冷汗。
據北京市水務局網站數據顯示,該河段當天的冰層厚度僅為3釐米,不適宜上冰,而這個河段距離光明河段滑冰者落水處一公裡多。記者經過查閱網站,發現即使創造了同時期歷史最低溫的1月初,河水表面全部結冰的情況下,此河段冰面最厚也只有4釐米,並不適宜上冰。
北京有自然水域冰面滑冰的傳統和群眾基礎,但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環境變化,符合冰上運動的冰面數量和天數逐漸減少,即使有些公園水域開放了收費冰場,依然無法滿足群眾需求。據了解,自2020年12月30日起,北京市體育局與市水務局聯合計劃在北京河湖水域開放冰場,在今冬計劃開放10處市級水域,按照自然水域冰層厚度不低於15釐米等相關標準進行管理,供市民免費滑冰。此段龍潭閘水域屬於北京市計劃開放免費滑冰的10處水域之一,但由於氣候原因至今未達到可上冰冰層厚度要求,因此還未開放。
目前,北京市已開放的自然水域冰場有八一湖冰場、北展後湖冰場、永定河引水渠冰場等,這些已開放的冰場引進了社會專業化運營管理機構,北京市水務局也在官方網站上公示每日冰層厚度情況,提示大家是否適宜上冰,喜愛滑野冰的愛好者可以選擇這些已開放的河湖冰場進行滑冰運動,更有安全保障。
據悉,北京的多數河道具備輸水功能,冬季冰面不穩定。在流動河道上結冰的冰面,由於河水水位會隨著水量的大小發生變化,通常冰面下會形成2至3釐米的「真空」。北京市水務局水利工程運營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野冰存在河道冰層厚度不確定、河道補水或再生水凍不實的情況,極易發生落水危險,提醒滑冰愛好者到正規的有安全保障的冰面進行冰雪活動。(戚連民攝 付媛傑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