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個月末,溫江學府杏林小區有數十名全職寶媽遭遇了一場「飛來橫禍」,本來是一個看似賺錢的良機,沒想卻讓自己深陷其中,血本無歸。
要想說清楚這個事情,還得從今年的4月份說起。
住在學府杏林的溫江寶媽,在逛小區附近的一家母嬰產品店的時候,老闆向她推薦了一條「生財之道」。通過下載老闆推薦的兩個線上購物APP,一個低價買一個高價賣,從中寶媽們就能賺取可觀的差價,此外還能免費拿到一些質量不錯的生活產品。於是乎,沒有收入一些全職溫江寶媽便開始動心。紛紛拿出了自己的錢,投入了這兩個APP之中。而且一開始,不少寶媽也確實在這簡單的倒買倒賣中獲取到了不少的收益。於是,更多寶媽開始參與其中,且投入了更多的資金。但是就在5月14號之後,參與其中的寶媽們突然發現,兩個APP開始無法正常使用,商品無法購買,裡面的錢也無法提現。APP無法使用之後,寶媽們找到了推薦的店主,店主為此也專門去了一趟總公司。母嬰店老闆回來後表示說公司沒有問題,只是公司在進行風控,過幾天便能恢復正常。之後的幾天裡APP中途恢復了一天,此後便再也無法使用了。隨後的幾天時間裡,寶媽開始逐漸認識到這可能是一個網絡騙局。而且小區裡面的受害者眾多,累計金額也達到了數十萬之多。而且老闆自己也同樣被套進去不少錢,雖然內心很愧疚,但是也只能陪著大家一起走司法程序,別無他法。
眾多寶媽期待著能給家裡減輕點負擔,改善下生活,結果誰都沒有想到最後事情會發生成這樣。
說起詐騙這個話題,基本上年年都在說。像啥子富商騙,電商騙,黑中介大家基本上都見的差不多了。面對大家日益提高的防騙抗性,所以這些騙子們的詐騙方式也不斷升級換代讓人防不勝防。上面的這個「滾珠局」就是詐騙升級換代的典型案例。通過網際網路APP或者一些高技術手段,讓大家毫無防備的墜入彀中。說起P2P騙局,這兩天吃戶團裡大家都還在討論。一句一個月分紅十幾萬,就將溫江範兒的父母的半生積蓄全部騙走。
P2P詐騙,往往都是通過低投資高回報這個噱頭,來對有點存款的中老年人來進行洗腦。而且支持你發展下線,成功一個就能馬上拿到提成,所以很多人輕鬆的就中招。等大家發現騙局之後,騙子早已人去樓空。說起區塊鏈,往往大家很容易就聯想到高精尖技術,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騙子們卻早已將黑手伸入這個科技領域。騙子們往往利用技術包裝,欺騙消費者下場。他們一般都使用虛擬貨幣來兌換人們手中的人民幣,炒作概念,非法集資。最後拿錢跑路,而且這些虛擬交易平臺站點往往設立在國外,所以被詐騙之後還找回,只能自己吃虧。編輯:熊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