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璐璐,給我來兩斤開心果,兩斤大榛子。」1月28日上午,微友米粒給家住七道街道城隍廟一社區的田璐璐手機發來一條微信。看到有人買貨,田璐璐眯起眼睛,兩眼努力地辨認了一下屏幕上的文字,然後用她雙手中僅能動的左手食指在屏幕上艱難而緩慢地敲擊出一行字:「您好,親,謝謝光臨我的微店璐璐愛心小鋪!」
田璐璐是位腦癱患者,因為疾病,她語言不清,肢體抽搐,面部痙攣。可同時,她又是微店「璐璐愛心小鋪」的店主。每天,她都這樣努力地回答每一個顧客的問題。儘管店裡的生意並不多,但她從沒想過放棄,因為這個微店是她多年來的夢想,更是全家生活下去的希望。
家裡的「頂梁柱」倒了
田璐璐的父母都是聾啞人,不幸的是,她和雙胞胎妹妹出生後都被診斷患有腦癱。相比田璐璐,妹妹的病情更重,完全沒有語言能力,身體總是不走自主地抽動,甚至還會抽打自己。為了生活,這些年,父親只能靠外出打工賺錢,母親則在家照顧兩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
這樣的日子過了25年。去年12月22日,田璐璐的父親因患重病去世,全家的「頂梁柱」徹底塌了。
愛心人士幫忙開起「微店」
「璐璐,別難過,你們娘仨的生活還得繼續,我們這些哥哥姐姐都會幫你們的。」田璐璐的父親去世後,丹東市助殘志願者協會骨幹王健和李文莉來到璐璐家幫助她們籌劃接下來的生活。
田璐璐雖患腦癱,但她的記憶力和智力卻很好。早在8年前,田璐璐就學會了上網,並開辦了自己的網店。但當時由於缺少貨源,最終還是放棄了。知道璐璐的這個「特長」,並且璐璐一直的心願就是能開一家微店,王健和李文莉經過商量決定,幫她開個賣乾果和零食的微店。為了籌集開店資金,李文莉在丹東市助殘志願者協會註冊的微信公眾號「丹東助殘愛心志願者」上發出了號召,很快,協會的志願者還有「丹東市愛心家園」、「七彩義工群」等慈善團體的志願者們紛紛伸出援手,為田璐璐籌集了8000多元的啟動資金。接著,志願者唐風莉上門為田璐璐指導經驗微店的技巧,王俊元又聯繫商家找貨源,李文莉、劉雲龍帶著田璐璐母女實地選貨。最終,在丹東市助殘志願者協會負責人、福民大賣場總經理李剛的幫助下,在福民大市場的一家乾果店找到了合適的貨源,店主也承諾會低價為田璐璐提供充足的貨源。
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1月11日,田璐璐的微店「璐璐愛心小鋪」開張了,主營幹果和零食。為了省下運費錢,田璐璐的母親擔任女兒的送貨員,不管天多冷,每一單貨璐璐母親都堅持送上門。
7年「姐妹情」
記者採訪時,田璐璐總在用她並不清楚的語言重複著一句話「感謝李文莉姐姐」。原來,7年前,李文莉與田璐璐通過網絡相識。「我是肢體殘疾人,當知道田家四口人都是殘疾人,感覺他們真的很不容易。我就想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他們一家。」李文莉對記者說。為了讓田璐璐走多出去走走看看,李文莉經常組織幾位殘疾人朋友用輪椅推著田璐璐到江邊、虎山長城等地散心。璐璐病了,李文莉馬上趕來跟她母親一起把璐璐送到醫院。去年,聽說田璐璐長這麼大沒燙過頭,李文莉決定讓璐璐「美一回」。後來,她通過電臺的圓夢節目聯繫上一家美髮店,免費為璐璐燙了頭,璐璐美得不得了。
如今,田璐璐每天在家裡「接單」,母親為其取貨送貨,雖然單子並不多,但她們娘倆很知足。「沒有好心人的幫助,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田璐璐哽咽地說。
眼下,王健和李文莉又開始為田璐璐的微店做下一步打算。「現在璐璐的微店生意不太好,如果能在一樓租個門市,採取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經營,生意應該會比現在好很多。」王健說,丹東市助殘志願者協會自去年8月份籌備成立以來,已有130多人登記在冊,其中九成以上是殘疾人。「但畢竟我們的能力有限,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加入我們,一起幫助璐璐把微店做大,讓她能夠真正自食其力,撐起這個家。」(助殘志願者登記註冊電話:3792210市殘聯組聯部)
免責聲明:丹東市助殘志願者協會:丹東助殘愛心志願者為純公益性質的微信公眾平臺,本平臺所轉載的部分文章來自網際網路和其他公眾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丹東市助殘志願者協會和丹東愛心助殘志願者:我們在愛的路上! 公益諮詢、聯繫微信QQ:675635063 錦上添花 註明愛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