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縣原陳灣石礦是一座以開採石灰石和建築石料為主的老礦山,礦山自1915年開工,2000年關閉,形成了多個廢棄礦坑及未開展治理的陡崖。2002年起,湖州市開始探索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運作和資金籌措機制,長興縣針對原陳灣石礦,先後啟動了邊坡生態復綠、農村土地綜合開發項目、復墾耕地等工作,有效改善了礦坑周邊生態環境。2015年,上海長峰集團投資興建「太湖龍之夢樂園」,整個項目投資約251億元,總佔地面積11600畝。
一是以生態治理為本、因礦施策開展生態修復。2002年開始,長興縣大力開展廢棄礦山生態治理。針對原陳灣石礦及周邊7個礦坑的地理條件,啟動了邊坡生態修復,治理方案在保留原廢棄礦坑基礎上,開展山體、水體生態景觀設計,在裸露山體上種樹、種竹累計投入100餘萬元,歷時4年完成了治理。
二是以農地復墾為基,優化區域生態環境。2006年,結合農村土地綜合開發項目,對原陳灣石礦宕底及周邊廢棄礦坑實施礦地復墾,累計投入復墾資金約406萬元,完成整治總面積294畝,新增耕地259畝。
三是以建設規劃為翼,盤活營商資本。2015年,長興縣將原陳灣石礦獨特的地勢和景觀融入建設規劃,騰出大量建設用地,生態保護修復的同時,提升區域生態品質,優化了區位營商環境。
一是修復生態,變廢為寶。長興太湖龍之夢項目以景觀再造、礦地利用形式開展廢棄礦地治理,不僅為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建設和運營中探索了新路徑,更為當地政府拓展了經濟發展新空間,將廢礦山變成了聚寶盆,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互助互惠。
二是保護生態,帶頭示範。長興太湖龍之夢項目的建設最大程度保護著原始生態,高標準建設園區住宿、觀賞、購物等各項設施設備。帶頭促進長興縣由資源型向生態型轉型發展,長興縣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縣)」、「浙江省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等稱號。
三是尊重生態,提升城市價值。長興太湖龍之夢項目是長興縣重點項目,政府在政策、土地、物資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上海長峰集團堅持深夯生態建設之基,始終遵循尊重生態理念,充分依託瀕臨太湖的區位優勢,利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景觀特點,項目建成後累積解決3萬餘人就業,每年可吸引遊客約3000萬人次,形成了綜合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