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的人生再次面臨重要選擇,脫下軍裝離開青藏線,不但是工作陣地變換,也是工作崗位轉換。部隊駐地在柴達木盆地格爾木,地理位置偏僻,原經濟發展緩慢,信息相對閉塞,加之部隊常處於封閉式管理,與社會接觸面較窄,充其量只是從電視和書本上了解到地方的發展變化。要說有優勢的話,就是青藏線高寒缺氧、氣候惡劣、環境艱苦,一次又一次從格爾木跑運輸到拉薩,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三個特別精神薰陶下,磨礪了不向困難低頭,不向挫折彎腰的堅強意志。
2004年底,在焦急和不安的等待中,經過文化考試和綜合考核,我被分配到了松滋市公安局,成為人民警察中的一員。我深知實現從軍人到警察的轉變,不但需要知識更新,更需要實踐鍛鍊,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可以說是一次人生大考。
面對人生大考,入警後我也有了明確定位,在部隊雖可稱老兵,公安機關是新兵。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面對新的工作崗位,我知道唯有積極進取,不懈努力學習,才會有詩和遠方。當兵入伍後,我逐漸形成了做出決定的事會竭盡全力去爭取。但在我參警不久,部隊昔日戰友打來問候電話,知道我參警後,便直言不諱地說「你在高原幹了這麼多年,吃了不少苦,回到地方又準備吃苦呀!」通過他說話的口氣,我感覺到要當好警察也不易。但他對我選擇職業勇氣的質疑,絲毫沒有減弱我對警察職業的崇拜,也沒有改變我立足平凡崗位、腳踏實地幹的想法。
入警後我一再提醒自己,要切記「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什麼是容易的,光鮮的背後都是無數的付出」。剛入警雖然內心有擔憂,但行動在進取,只希望通過努力早點進入角色,融入到新團隊。為此,我慎重對待每次筆錄、每次接處警、每次執法辦案、每次參與的突發事件現場處置等,力所能及地發揮些作用。通過崗位鍛鍊,切身感受到人民警察承擔著打擊犯罪、服務人民的職能,使命光榮而神聖。要兌現好入警時諾言,要在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群眾、執法辦案、化解矛盾糾紛等工作中發揮作用,不但需要過硬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及警務實戰技能,更需要擔當作為的精神。
從警的路上我是幸運的,也是胸懷感恩的。2004年以來,我先後在基層派出所、刑偵大隊、巡警大隊、紀檢監察室工作崗位上厲煉,讓我有機會感受多個崗位的酸甜苦辣,每在一個崗位我都視為是從警的重要經歷。歲月更替,時事變遷。從警後的許多往事,隨著時間的疊加逐漸淡然。但身邊戰友恪盡職守、不懼危險、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精神,卻時時都在激勵著我。至今我依然清晰記得,有的同事接到報警電話後,無懼風雪連夜趕到事發地點;有的同事明知犯罪嫌疑人藏匿的地方有危險,卻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將嫌疑人捉拿歸案;有的同事接到通知後,顧不得帶上換洗的衣服和日常用品,就趕赴指定地點蹲點守候;有的同事見到年邁大娘摔倒後,肩背大娘到醫院治療;有的戰友手拉手結成「人鏈」,救起落水的群眾;還有的戰友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時間探望生病的父母,而成為終身遺憾;有的戰友「五加二、白加黑」超負荷運轉,儘管身患多種疾病,仍任勞任怨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等等。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間,身邊的戰友逆風而行,衝鋒在前,堅守在最艱辛、最需要的地方,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不禁感到:「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身為人民警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對表對標「四個鐵一般」標準,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任重而道遠,光榮而艱巨。我愛軍裝綠,更愛警察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