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關注阿沐養老的朋友都看過那部著名的法國電影《愛》。電影講述了一對深愛著對方的老夫妻,在80歲時妻子遭遇了中風進而導致失能,並由此引發了一場晚年生活的悲劇。電影讓我們思考愛情,思考人生,思考如何才能擁有從容不迫的晚年生活。
最近,在英國發生了一件和電影極其相似的故事,只是故事的解局比電影更沉重...
以下內容轉載自:英國那些事兒
這對夫妻,丈夫Angus Mayer和妻子Margaret Mayer,來自英國卡迪夫。
他們於1952年結婚,曾一起度過60多年幸福的婚姻時光。
兩人20歲出頭就相識相戀,活力滿滿,志趣相投,
他們一起去踏青、一起去打球、去看演唱會、跟朋友派對……
彼此深深為對方所吸引……
後來步入婚姻殿堂,年輕的熱情沉澱成平淡的甜蜜,
兩人前後生了6個子女,彼此扶持著教育他們長大成家立業,
兒孫滿堂,老夫妻倆也算是可以頤養天年,安穩過完後半生了……
Angus總喜歡跟兒女子孫們說:
「能娶到她,是我這輩子最最被祝福的事,
我希望能這樣活到100歲。」
如果真是這樣那該有多好,
但老天往往就是不能盡人意……
2012年,Margaret患上了嚴重的阿茲海默症,
先是失去記憶和神智,
接著,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身為丈夫,Angus自然是義不容辭地擔起了照顧老伴的責任。
餵水餵飯,擦臉換衣,推著輪椅出門散步,半夜起來查看情況帶她去廁所……
Angus都無微不至的一一做到,
因為「她是我的老婆啊,這事我不做誰做?」
Angus的堅持,兒女們都看在眼裡。
為父母堅貞的愛情深感欣慰的同時,他們也有隱隱擔心:
「父親年紀也很大了,他每天這樣辛苦日漸消瘦,
我們很擔心他會撐不住……」
六個兒女會輪流定期來到父母家,
為老父親分擔一些家務事。
但大部分情況下,Angus是拒絕的。
兒女們也提議過找護工來家裡幫忙照顧媽媽,
或者把她送去養老院接受專業的看護,
Angus一個都不同意:
「我還可以,我能撐住,我要親手照顧她。
最後這段時間,我一定要陪著她。」
(圖左為Angus的女兒之一)
但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
年事已高的Angus早就撐不住了……
因為長期日夜操勞,Angus開始變得身形消瘦,健康狀況越來越差;
另一方面,Margaret的病情加重,完全忘記丈夫的存在和曾經的回憶,
這對Angus來說無疑也是個巨大的打擊。
雙重壓力之下,Angus漸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情緒也開始消沉:
「Margaret都這樣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或許我們一起離開才是好的吧……」
這樣的想法在Angus心頭縈繞了許久,
某天,看著Margaret熟睡的臉龐,
他忽然做了一個極端的決定:
「不如,就一起去死吧,這樣少點痛苦也好。」
於是,他舉起床邊的檯燈,向妻子的頭上砸去……
一下,兩下,三下……
直到Margaret沒再睜開過眼睛……
接著,
想給一切徹底畫上句號的Angus來到了當地火車站,打算臥軌自殺。
他平靜地躺在鐵軌上,等待不遠處那輛呼嘯的火車開過來,
不過,他並沒有等到他想要的終結……
路過的警察和工作人員看到了他,連忙趕來將他從車軌下拖了出來,
Angus的雙腿被碾斷,但萬幸活了下來……
被從生死線上拉回來的Angus,對警察說的第一句話是:
「我殺了我的妻子,她患有老年痴呆,
我不想讓她繼續受苦了……」
「讓我死吧,我只想死,求求你們了。」
雖然警察也為Angus的故事感到悲傷,
但他們既不能讓他去死,也不能就這樣將Margaret的死置之不顧……
幾天後,警方以謀殺罪起訴Angus,罪名成立。
不過剛過了一個多月,
身受重創的Angus便因為敗血症和器官衰竭離開了人世……
爸爸親手殺死了媽媽,然後企圖臥軌自殺……
對於這件事,兒女們並未感到憤怒:
「我們更多的是感到沮喪,
因為作為兒女,我們很想替爸爸媽媽分擔他們的痛苦。
但爸爸太過倔強,我們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去幫助他了……」
「只希望世人不要以一個謀殺犯來定義他,
也不要只是把這看成兩起十分慘烈的死亡事件。
他是愛媽媽的,
他倆的愛和回憶存在過,不會消失……」
或許在天堂,Angus就可以跟Margaret無憂無慮地在一起了吧……
ref:http://www.mirror.co.uk/news/real-life-stories/dad-killed-mum-weve-forgiven-10008333
延伸閱讀:
一位輕度失智的女士,寫下這樣一封信...
你替我做的每一件事,就是奪走我自己做的能力 | 蒙臺梭利照護法
漫畫 | 預防失智的四個生活小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