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和冠病疫情打亂了全球供應鏈,日本政府決定資助企業從中國撤出生產線,以確保供應鏈多元化,以免過度依賴於中國或任何單一國家。預料東南亞國家會是這項計劃的最大受益者。
日本政府開始悄悄實行計劃,給予有意撤出中國的日本企業津貼。在此計劃的第一階段,當局將出資120億日元協助30家公司將生產線遷移至越南或泰國等成本較低國家。
圖為日本大型工具機企業
生產半導體製造零件的大阪製造商富士金是受惠企業之一,該公司將獲得的補貼等於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越南所需成本的三分之二。
富士金總裁野島伸彌說:「我們本來就在考慮擴展越南的生產線,政府的這個資助計劃來得正好。冠病疫情暴發後,中國生產線中斷,我們的顧客都很著急,不斷詢問從中國採購會有問題嗎?我們到底能不能在期限內完成訂單?」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國,冠病疫情暴發後,中國封鎖長達數個月,促使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政府官員重新考慮應否減少對這個「世界工廠」的依賴。
早在冠病出現之前,日本已看準東南亞多個經濟體增長迅速,且年輕人口比率高,因此積極擴大對這些國家的投資。
圖為三星在越南的一處工廠
此外,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以及中國在東南亞日益佔有主導地位,更使日本覺得有必要加強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繫。
過去10年,日本對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投資增長了近一倍,投入高達139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絕大部分用於基礎建設發展。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副主任北島聰透露,其實早在美中貿易戰和冠病疫情之前,日本許多製造商就已開始或有意撤出中國生產線。過去幾年來,毗鄰中國的越南因為勞動力和電力成本相對較低,加上對外國投資開放,已成為許多製造商的新首選生產基地。
野島伸彌說,越南工人的薪水僅是日本的十分之一,比中國還要低。
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是另一個受益於日本投資激增的國家,首都雅加達的首個地下鐵網絡就是日本資助而建成的。
根據印尼央行的數據,日本是印尼今年第一季度最大的亞洲投資者。今年6月,印尼當局宣布將有七家外國公司把生產線從中國遷至印尼,總投資額達8.5億美元,其中有三家來自日本。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親信、自民黨幹部甘利明上個月受訪時指出:「過去,供應鏈完全根據經濟合理性來考量,但在冠病疫情期間,想法已經改變,現在是從國家經濟安全和分散風險的角度出發。」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