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寒意愈發濃厚,隨之而來的,是一年中風景最美的季節。短暫,故顯珍貴。
往年此時,一般會開始物色擁有不錯秋景之地,然後避開國慶長假,在公共假期結束後,進入我的個人撒歡兒期。
今年顯然無法遠走他鄉,關在自家籠子裡的孩子,免不了開始「思秋」。查閱湖北境內和周邊賞楓勝地的同時,也翻看了從前在日本踏秋的照片,幾個不那麼熱門卻值得一去的地方,記錄並推薦之。
位於東京明治神宮外苑一條長僅幾百米的銀杏大道,是完全可以作為賞楓的「前菜」享用的。
乘坐JR在信濃町站下,漫步二十分鐘,即可抵達目的地。其間經過的聖德紀念繪畫館,是一座經歷了二戰空襲仍保留建成之初模樣的建築物。據介紹,館內展示著描繪明治天皇、昭憲皇太后種種事跡的80幅壁畫,由這些作品可以一窺明治時期的歷史風貌。
紀念館前,是明治神宮野球場,一班男子正在球場旁的練習場賽得酣暢漓淋,其中竟然還有一名女性。
野球,即棒球,深受日本人喜歡,在民間普及率極高,堪稱日本「國球」。說起日本的棒球歷史,還得追溯至明治維新的1872年,一名在日本高校執教的美國教師,看到日本學生體質很差,便將棒球運動傳授給學生進行課外鍛鍊。
如今,日本的職業棒球聯賽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已相當之商業化、娛樂化,每每在決賽之際,人們觀看比賽的熱情高漲,甚至能導致當地商務活動中止或交通癱瘓。受新冠疫情侵襲,該聯賽今年史無前例的推遲了幾個月且以無觀眾方式進行。
/站在天橋上看JR信濃站
/路上的景點指示牌張貼著聖德紀念繪畫館的圖片
/遠看聖德紀念繪畫館
/明治神宮野球場
/正在打野球的人們
走完1/2個練習場時,眼前出現一條所有樹木被修剪得莊嚴神聖的道路。對,這就是銀杏大道了。四行參天銀杏,在道路兩旁依次排開,塔寺般的造型成就了它們不同於其他同類的特殊魅力。
我們遊覽的當日,還未到銀杏樹葉全黃之時,所以特意前來觀賞的遊客並不多,從樹下走過的人們,多是過路者,他們的身影十分和諧地與大樹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也正是因為銀杏樹葉尚未全黃,反倒讓秋天的漸變色彩表現得淋漓盡致,翠綠、草綠、嫩黃、深黃……以及諸多難以形容的色彩,層次分明,相得益彰。
/銀杏大道
/樹葉正處在由綠變黃的過程中
/獨特造型
/駐足觀賞的老人
/寫生者
/母子倆
/拍照者
/休憩者
/孩子們展露笑顏
/慢跑者
/騎行者
/銀杏樹掩映下的西餐廳
/黃綠分明
/漸變色彩
/樹與自行車往往是絕配
/滿地落葉
/頂天立地,氣概非凡
走在東京的銀杏道上,特別容易讓人懷想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東牆外的銀杏大道。時光一逝,那時的小夥伴們已各有渡口,各有歸舟。人生海海,散易聚難,怕是很難再有和他們一同觀賞銀杏的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