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短暫歸鄉的遊子們陸續返城工作。
44歲的牛女士(化名)怎麼也沒想到,春節返程連坐8小時汽車,竟然「坐」出肺栓塞,引發心跳呼吸驟停,所幸搶救及時,現已脫離危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月8日年初四中午12時22分,餘杭二院急診來了一位突發暈厥的病人。當時牛女士已出現意識模糊、大汗淋漓、全身溼冷,血壓低到測不出來,醫護人員見狀立刻實施搶救。但是,沒多久,牛女士突然心跳呼吸停止。
「馬上進行心肺復甦。」醫護人員隨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靜推腎上腺素等一系列搶救措施,牛女士終於恢復呼吸心跳,血壓也逐漸回升。
然而,僅隔10分鐘,牛女士的心率從120次/分突然降到39次/分。隨後的一個半小時中,亦反覆出現心率降低、血壓測不出等情況,醫護人員一次次投入緊張的搶救當中。
下午2點半,牛女士的病情終於有所好轉,隨後轉入ICU。
醫生在給予床邊B超檢查時,發現牛女士的肺動脈高壓較高,推測可能是肺栓塞引起。而後的CT檢查證實了醫生的推測,讓牛女士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就是那致命的肺栓塞。
目前,牛女士病情穩定,已脫離呼吸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牛女士說,年初三,她坐上自家車從安徽老家回餘杭上班。然而,路上堵車堵得十分厲害,原本只需4個多小時的車程,卻開了8個多小時。一路上,除了在服務站下車,她都坐在車上,車內狹小的空間也無法活動。結果下了車就感覺頭暈不適,第二天頭暈加重,想著可能是感冒了,便服下家中備著的感冒藥,並飲用了大量的紅糖姜水,服用後出了一身汗。沒過多久,就在上廁所的路上暈倒了。
餘杭二院ICU主任魯海燕說,長時間坐車,身體不活動,血流就會變慢,特別是下肢的靜脈血液回流差,容易引起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當人突然下車站立時,血栓就可能脫落,隨著血液流動,由於肺的血管比較細,當血栓遊到肺裡的血管時就會發生堵塞,引起肺栓塞。
「久坐、長期臥床、肥胖、靜脈曲張,近期做過手術或有骨折、外傷,下肢制動的人都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魯海燕建議,坐長途車時,一兩個小時後要起身活動,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如果沒有活動空間,間斷蹲立一會,用手按摩下肢也有助下肢血液回流。
還要注意多喝水,以稀釋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形成。但不建議喝咖啡或碳酸飲料,因為這些飲料有利尿作用,會促進水分從體內代謝出去,進一步加重血液粘稠度。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季芳婷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