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ID:newsxinhua)
記者:吳雨
日前,曾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終於塵埃落定。讓我們從發紅包說起,看看監管機構如何在安全和便捷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
在7月底徵求意見時,不少人擔心如果未進行實名認證會影響微信紅包使用,以及一些小額支付的便捷性。對此,新版辦法特別新增了一類支付帳戶,只通過一個外部渠道開立的Ⅰ類支付帳戶,帳戶餘額可用於消費和轉帳,但限額僅有1000元。
也就是說,沒有綁定銀行卡的微信用戶可通過微信零錢包收發紅包,但累計發紅包的金額不能超過1000元。如果發紅包金額已經超過1000元,還想再發就得追加身份認證,成為Ⅱ類或Ⅲ類帳戶。
央行相關人士表示,追加身份認證並非要客戶去相關部門證明「我是我」,而是要求支付機構去證明「你是誰」,客戶只需在網上填寫相關信息,由支付機構想方設法去驗證。
其實,網絡帳戶交易不僅有年度限額,還有日限額。辦法規定,支付機構採用不包括數字證書、電子籤名在內的兩類(含)以上要素進行驗證的交易,單個客戶所有支付帳戶單日累計金額應不超過5000元。
如果想發放5000元以上的紅包該咋辦?
為解決此類問題,新版辦法對支付機構提出了分類監管的思路。若支付機構被評為A類且Ⅱ類和Ⅲ類帳戶實名比例達到95%以上,即可獲得相應的監管獎勵。其中就包括5000元的日累計限額可以提高至10000元。
也就是說,想發大紅包,不僅需將Ⅰ類帳戶升級為Ⅱ、Ⅲ類帳戶,還得選擇綜合評級高、實名制落實情況好的平臺。
「較好的支付機構單日支付限額最高可以提升到現在額度的2倍,未來這個倍數還將動態變化。」央行支付清算司司長謝眾表示,對支付機構分類監管的細則及評級準則正在制定過程中。
目前限額可能依然無法滿足個別大額需求,想發放10000元以上紅包怎麼辦?
央行相關人士建議,不夠部分還可以通過網關或快捷支付方式發放紅包。
「儘管我們做了一些調整,但對網絡支付的定位沒有改變,還是以小額快捷便民為宗旨,因此仍需進行必要的限額管理。」謝眾表示。
臨近春節,馬上要依照新規發微信紅包了麼?其實並沒有那麼快,因為辦法自2016年7月1日起實施。
▶【健康】健康有5把金鑰匙!軍醫教授總結一生經驗,錯過可惜!
▶【薦讀】歲末,感恩一路幫助過我的所有人
本期編輯:崔鵬、田豐、蔣波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