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號的晚上,成都兩名中學生在一家家樂福超市分三次買走了4瓶二鍋頭和兩件啤酒,兩個孩子喝的天昏地暗,一醉不起,最後經過120搶救之後才若離了生命危險,這件事情讓孩子的家長坐不住了。
找到超市方面討要說法,可超市說他們沒有責任。但是家長認為任何單位給未成年人銷售酒肯定是違法的,怎麼就沒有責任呢?
對於這件事,14歲的中學生小敬此刻有些不知所措,想到自己那天買酒的經歷還歷歷在目。小敬說1月22號那天去買酒,-共買了三次,第一次買了兩件啤酒,還買了一些零食,第二次來買了兩瓶二鍋頭,買酒的時候都沒有人阻攔自己,也沒有人問自己的身份證信息這些,第三次也買了兩瓶酒。
當晚喝醉之後,兩名中學生就一醉不醒,不省人事,是另一個同學發現之後打了120急救電話並通知了其父母。可是這次因為喝得太多,兩個孩子都進入醫院進行了急救。醫生表示兩個孩子都是急性酒精中毒,酒精本來就對呼吸有抑制作用,在醉酒的狀態下,如果沒人管的話,很有可能就窒息死亡了。
現在孩子的家長要求超市醫藥費全報,還有誤工費和孩子的補償,畢竟身體受到了傷害。再次來到超市,我們能看到超市方在酒類售賣區設置了提醒標識牌,各位汽酒和啤酒上的瓶身上也有提醒。不過在不少白酒的標籤上卻並沒有明顯的未成年人不能飲酒的標識語。
小敬說那天他和同學輕輕鬆鬆不遮不掩買走了四瓶白酒和兩件啤酒,對於商場未成年人不能購買白酒的標識提醒,小敬說自己沒有看到。對於小敬的爸爸要超市補償當晚的醫療費以及誤工費和孩子的營養費等要求,超市方面也做出了回答。
超市方面表示孩子家長要求一個孩子賠償六千,另一個賠償四千,對於這個要求,超市方面認為這已經超出了企業能夠承受的範圍,從企業這個責任的角度和人道主義角度來說,超市方面願意承擔當天120所有的醫療費,但是後續的檢查和其他的費用是沒有辦法補償的,如果家長還有額外的要求,建議走法律程序。超市方面表示現在正是疫情特殊期間,兩個孩子14到15歲,身高在一-米七左右,而且還戴著口罩,從超市的這個角度來說,他們是沒有辦法去分辨兩個孩子是否成年,對未成年人禁止銷售酒精等飲料,已經做了明顯的標識。從目前整個零售大賣場來說,他們沒有權力在出口要求顧客提供身份證去核實顧客的年齡,只能通過詢問的方式去確認。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菸酒彩票,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菸酒或者彩票的標誌。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從家長的角度,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向超市討說法,他們還專程到了醫院,對急救的醫生表達了感謝。
從醫學角度來講,未成年人尚在身體發育階段,飲酒帶來的傷害是不容忽視的,而對於未成年人相關的教育應當加強的同時,不得不說未成年階段,自律性較差,不僅需要監護人的監督,還需要全社會的呵護和關注。
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
長按二維碼,關注小號每天同步更新
看完記得點「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