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秋賽臨近,鴿車的訓放與比賽也密集了!很多鴿友都說自己鴿子感染,如出現持續或反覆高燒、嘔吐、大量飲水、消化不良、精神與食慾不佳、咳嗽、呼吸急促、水痢等非典型症狀!人的臨床症狀:潛伏期約為三至五天,大多數感染者,並無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即會自然痊癒。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不退!通常在數日內康復。
腸病毒傳染途徑為糞便至手後至口。病毒可由患者之痰、唾液、糞便排出,再經由口傳入別人。感染腸病毒後,在出現症狀前二到三天,到症狀出現後一到兩周都可從呼吸道、口腔分泌物排出病毒;在數月後糞便仍有病毒存在,可感染他人。腸病毒 70型可由眼淚排出,克沙奇A21型主要以呼吸道分泌物傳染,衛生不良的地區,不潔的飲水、食物也可造成大流行。
甩食是一種感染行為,其引起大量爆發的途徑為:第一羽鴿子將嗉囊中的積食吐出後,由第二羽或多羽再吃進這些吐出的食物,經過兩小時後第二羽或多羽,必定會感染如第一羽的甩食情形。甩食主要產生的原因是:食物在嗉囊中發酵後,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使肝臟無法吸收與排解。而大量的酸性物質與腸道黏膜混合後,就會變成一些酸性帶有粘粘白色的晶體,如同人的舌苔一般。當這種白色黏膜多了,就會阻斷食料進入腸道。所以當第一個12小時後所排出的糞便是呈白黃色的粘物,這是腸道黏膜與脂肪酸的混合物。第二個12小時所排出的糞便都呈土綠色,這是膽汁。當然還有些鴿子是根本看不到糞便,因為消化道口已經完全阻塞了!整隻鴿子松毛而萎縮在陰暗的角落。
鴿子的飼料本來就是五穀雜糧種子組成,所以鴿子在緊迫或飛行時,基本上是停止了消化行為。這就會給這些種子提供了適當的生長條件,必然要發育成長為芽苗。當它們要發芽成長時,必定會產生一些酸性的發酵物質。而這些物質就是鴿子的感染源!當發現第一羽甩食時,應立即將其隔離治療外,並注意清理可防止繼續感染與漫延。
現在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比較容易明白:日常做饅頭所用的麵粉,第一次通常會使用一些酵母粉來發酵,發酵後的麵團所做出來的饅頭也會比較好吃。這裡不多研究饅頭的製做方法,當第二次要再發麵團時,可將上一次發酵過的麵團取一小團,將它置於一個容器中加入少許的涼白開,將它挍拌均勻蓋上布防風與灰塵,第二天再將它拌入新的麵粉,又可成為新的發酵源。這就是當第一羽鴿子的甩食,進入到第二或多羽時,很快的就會發現很多羽選手鴿都在甩食的原因。甩食不是病毒,根本沒有傳染性,但會有感染的情況。很多人把甩食當做腺病毒是非常不正確的常識,更有很多鴿友給自己的愛鴿打了所謂的腺病毒疫苗,鴿子還是會照樣的再甩食。
德國兩本比較權威的鴿病學:Die Taube Taubenkrankheiten Vogel與 Healthy Pigeon1(Dr. Ludwig Schrag)都沒有提到腸病毒或腺病毒Enterovirus或Enterovira這個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