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微信:網絡新聞聯播。文章標題下方有。點擊,一鍵關注!
吃得多不易於消化,如果吃撐還會給腸胃造成負擔。那麼減小飯量腸胃就會健康嗎?
最近,網上流傳一種「飯量太小傷腸胃」的說法,不少網友對此表示贊同。有網友跟帖稱:「我的飯量公認的少,非常注重控制飲食,但即使這樣我的腸胃也常出現不適。」還有網友為了減肥,節食減少飯量,導致腸胃出現了問題。
那麼,「飯量太小傷腸胃」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事實究竟如何?央視網記者就此事詢問了相關專家。
市民:胃腸功能紊亂與飯量小有關
近日,江西南昌一名17歲的在校高中生小雪,突然暈倒被送進了醫院接受治療,經醫生檢查發現,小雪患有淺表性胃炎和低血糖。醫生介紹說:「該女孩在兩個月前開始節食減肥,為了減少飯量,她剛開始是不吃午飯,到後來乾脆連早餐和午餐都很少進食。現在女孩的體重是減輕了一些,但是由於營養長期跟不上,腸胃出現了問題。」
廣州市民杜小姐也有著類似經歷。她告訴記者,為了能穿上美麗的婚紗,她採取節食的減肥辦法,每天只吃早餐和午餐,可沒多久就出現了新陳代謝紊亂的情況,最後因為胃腸功能紊亂,頭髮枯黃、脫落,前往醫院就診。醫生告訴她,可能因為長期進食太少,影響了消化系統的運作,出現了便秘、頭髮枯黃等症狀,並且因營養不足表現出掉發現象。
而長春徐女士情況略有不同。「我並不是刻意減肥才吃的少,幾乎從來沒有『吃飽』過,但說實話,我的腸胃功能都不好。」徐女士說,自己的飯量小是親戚和朋友公認的,她不會吃飽或吃撐,儘管如此,她還是患有胃痛、便秘等腸胃不良情況。「我從沒意識到這可能與飯量小有關,但有人告訴我便秘與食量有關,我胃腸道疾病應該還是因為飯量小吧。」
醫生:足夠食物能保持腸道菌群平衡
「其實飯量太少影響腸胃健康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正確來說我認為應該是攝入量太少會影響腸胃健康。」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科的一名主任醫生告訴記者,攝入物質太少,沒有足夠的食物殘渣來刺激腸道蠕動,容易導致便秘,大大增加了罹患腸道疾病的風險。
該醫生介紹說,要保證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保持腸道菌群平衡,就需要有足夠的食物殘渣來刺激腸道,讓腸道蠕動,幫助腸道菌群消化殘渣。對於那些飯量小、排便有困難的人群,必須多攝入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膳食纖維在蔬菜水果、粗糧雜糧、豆類及菌藻類食物中含量豐富。「它是一種不容易被人體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但卻對促進良好的消化和排洩固體廢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使腸道中的食物增大變軟,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腸癌的風險。」
營養專家:維持腸道運作需飲食結構合理
河北衡水第四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羅翠娟表示,人們每天吃什麼、吃多少,都需要根據個人的身高、體重、工作(即勞動程度)等情況而定,通過少吃來刻意減肥的方式顯然不可取。「健康的減肥方法是建立在科學的生活方式上,通過減少食量來達到減肥目的,一方面對身體健康不利,而且今後還會遇到身體反彈的狀況;另一方面,刻意減小飯量可能會導致睡眠不足,勞神、煩躁等症狀出現,這樣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的功能紊亂。」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營養科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飯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個人飲食結構不合理。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人一天所需要的基本能量是有一定範圍的,其中碳水化合物比例為55%-65%,蛋白質12%-15%,脂肪20%-25%,如果飯量太少,即碳水化合物不足的話,能量就要由蛋白質和脂肪來提供。」不過,他還表示,這是在正常體重範圍內人的情況,但是如果肥胖人士就是另外一種說法了。「肥胖人士就需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利用脂肪提供能量從而消耗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但即使是肥胖患者減肥,在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的同時,也需要通過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來保證身體營養,維持腸道運作。」
由此可見,網絡傳言是真的。無論是吃得太多,還是吃的太少,都會影響胃腸道功能,不利於胃腸道健康。專家提醒,做到合理飲食,才能擁有好的身材,更重要的是能保證身體營養所需,擁有健康體魄。(網絡新聞聯播微信專稿 作者:陳海寧 張志超 袁育堃)
您正在閱讀的是央視網新聞官方帳號「網絡新聞聯播」搜索wangluoxinwenlianbo即可訂閱。如果覺得不錯,請分享更多人閱讀!
回復【新聞】了解最新資訊。
回復【闖關】參與【新聞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