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唐人街的紀念品商店和餐館,過去每年能吸引到260萬名遊客,當地的零售商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但現在由於澳大利亞疫情旅行禁令仍在繼續,這個曾經遊客摩肩接踵的繁榮之地,忽然一夜蕭條。
有人說,這個澳洲的遺產保護區,現在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
鮑威廉(William Poh)是1973年從新加坡來到澳大利亞的中國移民。
他的紀念品店位於曾經熙熙攘攘的雪梨乾草市場,店裡擺滿了考拉和袋鼠玩具。
「我們的業務下降了80%,」今年已經74歲的他憂心忡忡,「到了晚上,迪克森街(Dixon Street)完全死氣沉沉,甚至沒有行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艱難的時期。沒有遊客,我們怎麼生存?」
今年2月,為控制疫情蔓延,澳大利亞對中國遊客關閉了邊境。
「我們的大多數客戶來自中國大陸。我有三個業務合作夥伴,他們都很年輕,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他在唐人街繁榮了25年多的零售業生意,也戛然而止。「
「自從50年前我來到澳大利亞,我這大半輩子從未見過這樣的唐人街。」鮑先生說,「我們需要幫助,我們需要政府的支持,這樣我們才能生存下去。」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此前通過了一項Jobkeeper的福利,向符合條件的在職人士每兩周支付1500澳元的工資來支持企業,還提供了其他援助措施,但這個項目將於今年9月27日結束。
(1910年狄克森街84號廣和昌號商店的廣告。圖:澳大利亞先驅報中文版/新南威爾斯州圖書館)
Asther Lam在迪克森街(Dixon Street)經營著一家食品超市,她的收入收入在下降。
「目前有近70%的商鋪是空的,這是29年來最空的時候。」她說。
1989年,林女士作為一名大學生從香港移民到澳大利亞。看到這個曾經充滿活力的中心幾乎空無一人,她很傷心。
「它就像一座鬼城。即使是我,我也不想呆在這裡。我只是來這裡工作,下班後開車回家,這種感覺是非常糟糕的。」
唐人街是一個多世紀前在雪梨郊區乾草市場建立起來的,許多人都在為拯救這個歷史悠久的地區而努力。
上個月,雪梨城市遺產名錄收錄了迪克森街的一個三層露臺,理由是:「代表了乾草市場地區在愛德華七世時期的歷史特徵」。
遺產委員會稱,由於與雪梨的中國移民社區有著長期的聯繫,這座現在空置的磚砌建築「非常罕見」。
2019年遺產委員會的一份報告稱:「1909年至2017年,這家澳大利亞華人擁有並經營的零售企業,一直在使用這座建築。」
雪梨的唐人街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唐人街,熱鬧的唐人街是每年260萬遊客的熱門目的地,其中許多是中國遊客。
「唐人街是排在海港大橋和雪梨歌劇院之後的第三大旅遊目的地。」乾草市場商會主席Simon Chan說。
但在澳大利亞關閉邊境之前,隨著新冠疫情流行的消息傳播,食客和購物者已經逐漸離開了這個零售中心。
在澳洲財政年結束之際,唐人街各種各樣的食品攤販都出現了巨額虧損。
Junda Khoo在唐人街擁有一家馬來西亞餐館,這家餐館曾經每天能接待800名顧客,但現在他要貸款來維持營業。
他說:「過去三個月,我們已經損失了25萬澳元。」
他說:「(今年)我們不會賺錢,因為首先,我們必須收回25萬的損失,這就可能需要6個月到1年時間。」
Daigo Kani在海街開了一家很受歡迎的日式餐廳Sushi Rio。雖然隨著社交限制的放寬,一些客戶又回來了,但他說他的大部分員工都流失了。
他表示:「90%的員工回去日本了,是因為他們本來只是過來打工度假,或者是打工的學生。」
Simon Chan表示,儘管唐人街的許多企業「韌性很強,但我們還是必須保持耐心,因為這一切都不會很快結束」。
參考來源:
https://www.sbs.com.au/news/business-owners-in-sydney-s-chinatown-say-the-lack-of-tourists-is-hitting-them-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