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太快。
在不熟悉的事物面前,我們總是慢不下腳步去認真了解和學習,只好用標籤化的定義,迅速地建立起第一印象。
但是現實中,總會有這麼一些行為不合乎『 標籤 』的想像。
於是這些「超乎尋常」的行為就猝不及防地被劃入「拖油瓶」的行列。
『 地域拖油瓶 』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種,指的是當地人沒有大眾印象中的當地的特徵屬性。
這次,我們總結了各個地方拖後腿的表現,請大家自覺對號入座。
/ 北京 /
喝不了豆汁。
不會「侃大山」。
沒考上清華北大。
不是拆遷戶,也沒有三套房。
沒有在天安門廣場見過升國旗。
沒去過長城/故宮/圓明園/頤和園。
說話沒有北京口音,不會唱京劇。
/ 上海 /
買菜論斤買。
沒上過東方明珠。
沒去過和平飯店。
不會說英語,也沒有親戚住國外。
沒排過幾小時隊買奶茶、青團和網紅蛋糕。
/ 江蘇 /
不愛互懟。
不會做題。
不愛吃鴨。
不會打摜蛋。
做菜不放糖。
/ 廣東 /
無辣不歡。
沒有吃過福建人。
不會煲湯,不會養生。
不會「渣渣輝」式的普通話。
不講粵語客家話也不講潮汕話。
/ 廣西 /
不愛吃螺螄粉。
沒見過桂林山水。
沒吃過桂林米粉。
/ 福建 /
不會泡茶。
被廣東人嫌棄不好吃。
不會唱《愛拼才會贏》。
說話沒有詐騙電話口音。
/ 湖北 /
脾氣很好。
不能吃辣。
不吃熱乾麵。
數學不及格的黃岡人。
沒去過黃鶴樓的武漢人。
/ 湖南 /
吃不了辣,沒嚼過檳榔。
沒去過芒果臺的錄製現場。
從來沒有去過足浴城按摩捏腳。
說話分得清N和L,說話不帶一點塑料味。
沒去過張家界、沒見過洞庭湖,也不會背《嶽陽樓記》。
/ 山東 /
不愛吃煎餅。
沒爬過泰山。
打不過老婆。
身高沒有160.
不會開挖掘機。
不吃大蔥大蒜。
/ 山西 /
不愛吃醋。
不愛吃麵。
爸爸不是煤老闆。
/ 新疆 /
沒吃過切糕。
不會唱歌跳舞。
不吃孜然,不會烤羊肉串。
沒有迪麗熱巴、娜扎的顏值。
/ 內蒙古 /
不能喝酒。
不會騎馬射箭。
不會唱《套馬杆》。
沒看過草原,沒住過蒙古包。
/ 天津 /
不會說相聲。
從來沒有吃過狗不理。
/ 河北 /
不吃驢肉火燒。
沒去過承德避暑山莊。
沒考上清華北大的衡水人。
/ 河南 /
不會偷井蓋。
/ 東北 /
說話不是東北口。
不抗凍,不愛搓澡。
不玩快手,不會社會搖。
不會二人轉,也不會喊麥。
不吃蒜,不喝酒,也不愛吃酸菜。
沒紋身,沒大金鍊子小手錶,也不穿貂。
/ 安徽 /
不吃臭鱖魚。
不會唱黃梅戲。
沒爬過黃山,也沒去九華山拜佛。
/ 四川 /
不會打麻將。
沒見過熊貓,更不用說養熊貓了。
火鍋只吃清湯的,不喝火鍋底料。
/ 杭州 /
沒去過西湖。
不會用支付寶。
不會唱《新白娘子傳奇》。
/ 溫州 /
不會賺錢。
沒開皮革廠。
不會說溫州話。
吃不起魚翅燕窩。
家裡沒有豪車別墅。
老闆沒帶著小姨子跑路。
/ 雲南 /
沒騎過大象。
沒養過孔雀。
沒吃過鮮花餅。
吃菌子沒中過毒。
沒去過麗江和大理。
/ 甘肅 /
沒見過大漠。
不會騎駱駝。
沒去過月牙泉。
/ 貴州 /
沒吃過老乾媽。
沒喝過茅臺酒。
不會唱山歌。
/ 海南 /
怕熱。
皮膚白。
不會遊泳。
不會爬樹摘椰子。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其實『 地域拖油瓶 』表現出的是外地人對於一個特定地方的刻板印象。這其中,也暗含著對地域歧視的不滿。
對於善意的地域想像,我們可以一笑而過。但對於地域歧視,對不起,請有多遠滾多遠。
當然了,如有遺漏,歡迎各位看客評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