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多地散發疫情日趨緊張,防控局勢複雜多變。新春佳節的來臨,無疑也為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在此期間,除了大量務工人員和外地學子返鄉所帶來的實體防控壓力,社會還面臨著謠言擴散的壓力,畢竟親戚朋友湊在一起總是會找一些茶餘飯後的話題。任何一個關於疫情的消息都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都能挑動大家業已緊繃的神經,畢竟這關乎到今年的「年」怎麼過、怎麼安排返學返工的行程。有些民眾受限於文化水平,有些人別有用心,對任何疫情消息的過度傳播和曲解就給了謠言擴散的可乘之機。
疫情期間,各種信息滿天飛。有一些傳播度高的文章採用了一些拼湊的信息或把完整的信息截取一部分,做一些誇張的陳述甚至用愛國主義捆綁。這些信息比病毒還有傳播力。
或許你看到過「吃大蒜、喝白酒」這樣的「防治新冠妙招」;或許你也聽過「低溫可凍死新冠病毒」的「科普」;或許在小區附近,又能看到因聽信「寵物會傳播病毒」的謠言而被摔死的貓貓狗狗.前幾天,一個題為《雲南取消春節期間各類大型活動 這些景區、公園全部關閉》的文章悄然出現,憑藉其「勁爆「的標題和內容在微信朋友圈廣為流傳,甚至還出現在了個別官方屬性的平臺上。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畢竟當時雲南並無確診病例。而事實是,該文章確實存在,裡面的內容也全部來自於官方權威渠道。只不過這篇文章的首發時間是一年之前.
恐慌之下,面對謠言,我們極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比疫情更可怕的是因謠言和恐慌造成的社會秩序的混亂。面對突發新聞,群眾常常忘了去追究事實本身而把焦點聚集在情緒化觀點的論戰上。請同學們切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看資訊或是道聽途說而沒有一個明確的措施來證實它,這種消息我們就不要輕易相信。這個世界永遠不缺乏謠言的生產者和搬運者,但謠言止於智者,止於有清醒頭腦和獨立靈魂的人。在災難面前,保持清醒,獨立思考!
作者:劉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