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唯恐天下不亂,在遭遇災害期間發布、傳播不實消息,引致人心惶惶。強颱風「山竹」襲澳期間,有人在網上散播「全澳停水停電」等謠言。澳門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表示,謠言偵查工作仍在進行中,若「拉到人」會公布。
坊間謠傳颱風過後,急症室接收許多被大黃蜂針咬就診者。澳門衛生局表示,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部9月16及17日僅接收兩宗此類個案,鏡湖醫院急診部則沒有。
衛生局呼籲市民切勿相信及傳播未經證實的醫療訊息傳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和恐慌。對於涉及公眾的醫療衛生訊息,衛生局會及時公布。
有港媒報導本澳九旬婆婆反映等待疏散時間太長,澳門司法警察局於9月16日上午11時許已澄清:
民防行動中心15日晚9時啟動「颱風期間風暴潮低洼地區疏散撤離計劃」,司法警察局人員即時前往有關區分安排市民有序撤離,當時亦第一時間接觸到葉婆婆,由於其行動不便,需要以輪椅接送,因此司警局人員聯絡民防行動中心,以及通報紅十字會救護車安排接送葉婆婆離開。在等待車輛期間,司警局人員不斷安慰葉婆婆及一直陪伴在側。
網上曾傳出全澳停電的謠言
颱風襲澳期間,坊間有謠言指本澳隨後會出現大規模停水停電,網上謠傳水廠會陸續關水喉導致全澳停水。民防中心發現後及時澄清闢謠,並嚴重譴責散播謠言的行為。
此外,鄰近澳門的珠海、中山、江門、深圳、陽江等地,在颱風期間亦先後傳出大規模斷水斷電謠言,均被當地政府部門闢謠。
謠傳打風不應開冷氣,民防中心澄清。
網上並熱傳工程師忠告,指打風期間不應開冷氣,以免散熱風扇同風鬥力會壞機,不少居民信以為真,只敢開風扇降溫,焗咗成日。
澳門機電工程師學會作出專業說明,指正牌或現代冷氣機具有高壓保險,當溫度過高時,就會自動暫停,而且颱風絕少機會正吹冷氣機散熱風扇或其背面。但不排除舊式冷氣機缺乏保護裝置,故居民要特別注意使用。
網民自發製作停電大廈地圖有助電力公司維修
今次颱風期間,網民自發開設多個互通訊息群組,但轉發訊息較往更謹慎,有效減少謠言散播。Telegram群組內成員約三千人,網民主張張貼影片或圖片需列明地點及時間,並鼓勵最好發放自己或好友的影片或圖片,勿轉發未經證實的信息,故較少流出虛假信息。
微信方面,網民按區份成立多個聯繫群組,雖有網民呼籲勿發布未確實、非官方信息,但仍見到部分去年「天鴿」水浸影片、外地樓宇搖晃等影片流出。有居民評價,今次打風謠言較去年「天鴿」減少,可見居民轉發訊息更理性。
另外,有網民自行統計停電大廈,並製作網絡地圖,相信水位退去後,有助電力公司按圖索驥及時搶修,恢復供電,值得稱讚。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聯同多部門負責人總結颱風「山竹」的民防應急工作
颱風「山竹」襲澳期間出現的惡意造謠傳謠,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表示,颱風期間有幾個不同謠言出現,但絕大部分市民自覺理性抵制明顯的謠言,且政府部門及媒體發放政府訊息及時、有效,順利,成功澄清相關謠言,使全社會應對颱風工作非常順暢。有關惡意造謠傳謠的偵查工作仍在進行中,若「拉到人」會公布。
此前網傳港珠澳大橋可能抵擋不住颱風「山竹」。網民調侃道,港珠澳大橋可抵擋最高風力為16級,面對風力高達17級的「山竹」,可謂「年度尷尬」。
颱風過後,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副局長關啟榮昨日表示,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因受「山竹」影響,有輕微漏水情況,整體通關設施沒有出現嚴重影響,會跟進處理。
部分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