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鮮花屋中放,花旺人不旺,是什麼意思?屋子裡不能種花了?

2021-02-22 歷史小見聞

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居室條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家裡面擺上幾盆鮮花,既起到妝點居室的效果,又可以讓人賞心悅目。但是有一句農村俗語叫「鮮花屋中放,花旺人不旺」,卻給很多人在居室內擺放鮮花澆了一盆涼水。

這明擺著是建議人們不要在居室中擺放鮮花呀。一旦擺了的話,花是旺人,可是人卻不旺了,這裡面到底有什麼道理呢?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居室內擺放鮮花,還真的有害無利。鮮花也是生命,它的生長主要也是靠吸收空氣中的氧氣。

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裡,人與鮮花共同爭奪有限的氧氣,當然,人的力量肯定是要大過鮮花。但是鮮花肯定也會奪取部分氧氣,這樣一天一天下來積少成多,鮮花生長可能不需要太多氧氣,就可以長得比較旺盛。

但是人缺少哪怕一點氧氣,身體的器官也會受到影響。長期呆在擺滿鮮花的房間裡,人會慢慢變得憔悴,蒼老,更令人感到恐怖的是,這種改變是悄悄進行的,人在不知不覺發生著變化,而他本人卻感受不到。

當他發現情況不妙時,情況已經很嚴重了,最嚴重的是人可能會患上各種疾病。此外,某些植物具有引誘飛蟲的作用,在夏天的時候,空氣倒是流通了,可是飛蟲又來了。有害的飛蟲不僅會叮咬人的皮膚,而且還會傳播各種蟲媒疾病,如登革熱等。

如果家裡面有嬰兒的話,這些爬蟲還有可能爬到嬰兒身上,對嬰兒的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花香可能還會讓人常年處於一種失眠狀態,影響工作學習效率。所以農村人所說的「鮮花屋中放,花旺人不旺」不僅僅只是一句俗語,還可以說是包含了正確的科學道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鮮花有如此多的危害,那麼我們還要不要擺在屋內呢?答案是要的。因為鮮花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吸收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例如甲醛。甲醛是引起白血病的主要殺手,空氣中的甲醛只能被綠色植物吸收,而不會自行消散。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白天可以把鮮花及綠色植物放在居室裡面,但是到了晚上,一定要挪到室外。這樣就可以兩全其美了,既美化了居室,又不會和人爭奪氧氣。

當然現在還有一種新的說法,說鮮花指代一個家庭中比較強勢的女人,這樣的女人長期在家中居於主導地位,那麼這個家庭中的男性就會顯得比較孱弱一些。所謂的花旺人不旺說的就是女人強勢,男人沒用,這樣的家庭在農村地區是最不受人待見的,在城市倒沒有什麼,因為城市人的觀念基本放開了。

這種說法是一種俗語的引申含義,至於到底對不對,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反正看了我的文章,鮮花是肯定不能長期和人共處一屋的,這裡面的道理已經被科學家證明了是對的。

小編猜你還想看:

今年閏月,農村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啥說法

全網都在說 閏四月要給父母送閏月鞋,有啥講究?

俗語:「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啥意思?農村人深有體會

相關焦點

  • 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是何意?漲知識了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初看到這句俗語,我覺得好像哪裡不對,這不是在教人做壞事嘛?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什麼是「滴淚屋」?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什麼是「滴淚屋」?老祖宗有句俗話,叫「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話其實是一句風水中演化出來的,原話叫做「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建房若叫滴淚房,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說了這些,很多讀者可能還想像不出來滴淚屋究竟長什麼樣。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
    說了這些,很多讀者可能還想像不出來滴淚屋究竟長什麼樣。房屋一直是人們安身立命的基礎,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一生都會為自己奮鬥一套賴以生存的房屋。現在城裡人都買高樓大廈,只要準備好錢就可以。但很多農村卻還是自己建房屋,農民建房子的時候有很多講究,不論是建房的地形,還是房屋的形狀,都要精挑細選。
  • 農村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導讀:農村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說的是什麼意思?
    在氣氛熱烈的談話過程中,會把幾句俗語夾雜其中,時常用它來襯託談話內容有份量,說得有道理。比如下面這句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老哥們經常作為「口頭禪」來說,因為這些家風家訓都是為了防微杜漸。01不嫖莫轉「不嫖莫轉」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既然你不是嫖娼之人,就不要到煙花柳巷去轉悠。既然你總到裡去溜達,肯定就有那個心思。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門不離五」啥意思,到底有什麼講究
    ,而且這些俗語包含內容範圍很廣,而且這些都是非常的貼近農民日常生活,以至於現在很多農村人也會用到,比如我們今天所要聊的「床不離七,門不離五」這句農村俗語,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畢竟大門代表著一家的門面,而好運來到是由門先迎接進家門的,所以以前的人在找木匠打門的時候會將門寬度的尾數定在5上,比如三米5,或者是3米85,這也是為了預示著自己家會有「五福」光臨自己的家,每年莊稼的收成也是五穀豐登。從這裡我們也看出來了以前的人對於數字帶來的寓意是多麼的看重,雖然現在看來這些也不會對於生活有什麼多大的改變,但至少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寓意。
  • 農村俗語:「門對窗錢財光,門對墳子孫忙」,是什麼意思?
    太陽每天都落在西邊,房子裡的老人走到街上,來到柿子樹旁,在寒氣中談笑風聲,對俗語的認知也從這裡開始。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思大多也都比較通俗易懂。
  • 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是什麼意思呢?說的有道理嗎?
  • 俗語:「大鍋臭,小鍋香,雞子的屁股,白菜幫」說的啥意思?
    「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我怎麼沒有聽說過呢?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老農的這種說法,我有些大惑不解。老農說:咱農村的確有這麼一句俗語,並且,這句俗語已經流傳了千年,你之所以沒有聽說過,那是因為你太年輕,如果你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解釋解釋。「好啊!那你就給我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吧!」我忙不迭地說。
  • 把鮮花種滿牆,一不小心這個村莊就美成了童話
    村民們厭倦了烏煙瘴氣灰白的牆壁於是他們開始在牆上種花沒想到看似一個很小的舉動卻使這裡成為世界上最與眾不同的一個村莊一年四季牆壁上都盛開著鮮花最早時畫的內容也真的是塗鴉沒有設計 想什麼畫什麼....後來 慢慢 就有了設計有人會先在紙上畫出底稿然後再慢慢畫到牆上、家具上
  • 農村俗語:「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喪葬文化源遠流長,尤其在農村一直對喪葬有著強烈的儀式感,因此也就一路遺留下了很多的喪葬習俗,農村辦喪事格外講究規矩和禮節,但是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人了解農村辦喪事的規矩呢?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包含了農村關於喪事的很多講究,不過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 農村俗語:「雨打墓三代富,雨淋板各半邊」,啥意思?
    農村俗語:「雨打墓三代富,雨淋板各半邊」,啥意思?轉眼間,時間就來到九月中旬,中秋剛過去,農村裡的莊稼就要迎來收成,那些趁著休閒的日子出外打工的人,現在也陸陸續續地回到家鄉,開始準備收穫的工作。城裡人所居住的一般都是樓房,平時個個都待在家裡,而農村就不一樣,他們居住的房子都比較接近,所以平時空閒下來,坐在屋外的時候,都會聊起天來。
  • 俗語:「寧嫁老頭,不嫁小猴」,啥意思?
    俗語「寧嫁老頭,不嫁小猴」,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寧可嫁給比自己年齡大的人,也不嫁年齡小的人。
  • 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什麼意思?
    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面相,會預示著不同的命運。這個也不能說全是迷信的說法,有些確實有道理的。雖然不一定全對,但在大概率的情況下還是比較準確的。
  • 農村俗語:「娶妻要娶窮家女,說媒不找'半邊人'」是啥意思?
    因此,你是不能與她走到一起的。「什麼?因為小張家的條件不錯,我們倆就不能結合了嗎?這是什麼邏輯呢?」小李不解地問。小李父親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娶妻要娶窮家女,說媒不找『半邊人』。」如果你娶了小張,將註定你們的婚姻會出現各種波折,甚至會過不到頭。因此,你是不能與小張姑娘相處下去的。「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
  • 俗語 | 「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有句俗語叫:「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養馬不養驢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養馬的時候不能養驢,而是馬和驢不能同槽飼養。其實大家都知道,馬和驢還有騾子幾乎都差不多,彼此之間還有血緣關係,騾子就是馬和驢雜交出來的,照這樣看,這三樣動物也算是「一家」,為何不能同槽飼養呢?
  • 農村俗語:「下巴尖如錐,財富化土灰」,是啥意思?
    老農說:現在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許多女孩子都以錐子臉為美,有些網紅以自己有一副錐子臉而自豪,殊不知,這種臉型並不是好的臉型,因為這種臉型或早或晚會破財的,因為咱農村不是有一句俗語嗎?「下巴尖如錐,財富化土灰」。所以,有著一副這種臉型的女孩子真的沒必要自豪。「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我疑惑地問。
  • 民間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到底啥意思?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俗語流傳到現在,雖然不如唐詩宋詞那般的經典,但是卻勝在朗朗上口,通俗卻有三分哲理。
  • 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究竟什麼意思?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