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三星鎮是2016中國最美村鎮特色獎獲獎村鎮。可有誰會想到,就在兩年前,三星鎮還是低效工廠和重汙染小作坊遍布的「髒亂差」小鎮。如今,環顧三星鎮四周:主幹道平整開闊,周邊環境優美整潔,樹林依稀掩映著健身步道。在蕭索的冬季,依託廊道的「海棠文化節」、「海棠一號」地域優質農產品品牌發掘、「婚慶經濟」等一連串活動策劃案被討論地熱火朝天。
「我們希望能為全國運動愛好者提供一個具備花海景觀的運動賽道。」崇明三星鎮鎮長有勝健說。截止2016年底,三星鎮以海棠種植為重心的生態廊道工程建設完成逾1000畝,環形幹道約22公裡,恰好是半馬賽程距離。
海棠之鄉:從基礎薄弱走向內涵豐富
「在崇明當地,三星鎮給人的印象就是落後。」有勝健坦言。由於三星鎮地處崇西,交通不便,工業發展空間有限,經濟發展過去一直處於崇明區末列。
藉助土地整治平臺,三星鎮正不斷挖掘出當地價值
傳統土地整治主要圍繞發展規模農業,針對田、水、路、林進行整治。作為上海市11個市級土地整治項目之一,三星鎮項目於2014年正式啟動。由於地處崇明生態島,三星鎮的功能定位在「景觀生態型土地綜合整治」,以綠色生態、田園休閒為特色,建立以森林遊憩、農村生活體驗、科普教育、野外拓展為主的生態景觀,改造涉及4個鄉村,總面積達1.66萬畝。作為配套工程,三星鎮同步實施全鎮域低效工業用地減量化,無縫銜接郊野單元規劃,平復還耕,截至2016年底已實現低效工業用地減量面積260畝。
通過基礎設施配套吸引現代農業企業入駐,憑藉龍頭企業帶動整個地區的產業轉型。
比如,選址在三星鎮育德村的華東地區最大的養鴿基地上海中鴿實業有限公司,年白鴿出產量200萬隻,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對周邊居民的經濟有顯著帶動作用。「酒香也怕巷子深」,依託土地整治平臺,三星鎮正著力宣傳地方特有的「三白文化」(白山羊、白鴿、老白酒),不僅推進高附加值的白山羊與白鴿養殖規模、增建保種場和擴繁場,同時深入挖掘農產品文化價值,連大米包裝也被精巧可愛的麻布袋所取代」;此外,「海棠一號」地域優質農產品質量體系也在籌備當中。「從老白酒到大米,所有三星鎮出產的農產品只要達到優質標準,就可以使用統一標籤、整體包裝。」有勝健說。
鋪開三星鎮的五年發展規劃,處處可見當地人的「心思」。依託二期廊道建設和「海棠之鄉」稱號,打造海棠文化節,並將園中苑和景觀建築打造成為婚紗外徑拍攝基地,探索婚慶經濟路徑;憑藉田、水、路、林改造,打造大地藝術節,培育現代民宿經濟,發展觀光旅遊,增加農業附加值;半程鄉村馬拉松賽事、鄉村自行車騎遊等體旅活動也在逐一落實。
生態/文化/體育,三星鎮要成為都市人喚得起回憶,系得住鄉愁的鄉村田園式休閒空間。
中國最美村鎮公眾微信二維碼
(長按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