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骨科醫生,拄拐杖為小病人手術,帥過趙啟平!

2021-02-22 文明金華

昨日,永康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內容用第一人稱訴說,為骨一科同事陳為點讚,很快,這條朋友圈被很多醫務人員轉發。

「親愛的寶貝,別怕!叔叔現在和你一樣,感同身受,骨折是一件多少痛苦的事情;你的父母是那麼的傷悲,小小年紀的你居然承受這種痛苦;親愛的寶貝,別怕,叔叔會儘量醫好你,儘管我也因意外在你的手術前一晩導致蹠骨骨折,須制動臥床休息,可是一想到的那乖巧的樣子,拄著雙拐我也要來到你的手術床旁,我會用我的雙手來治好你,親愛的寶貝,別怕,相信我,我會盡我之力助你康復。

「醫生是人不是神,多年的醫學教育,始終會把病人的須求放在第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心勿須質疑」這樣的一句話,說出了不少醫務人員的心聲。 

意外受傷 但答應好的手術不能有「意外」

陳為是骨一科小兒骨科的專家,7月20日中午11點多,當他拄著拐杖來到醫院,準備給6歲的小女孩手術時,醫院的同事都有些震驚。因為就在19日晚上,陳為因為踢足球,導致蹠骨骨折,須制動臥床休息,這個時候,他怎麼來了? 

「我受傷是下班後,這個手術是幾天前約好的,昨天下午我去病房還答應幫孩子手術的,不能爽約啊。」陳為對同事們說。患者是一個6歲的小女孩,因為車禍,導致脛骨骨折,患者父母十分著急,帶著孩子四處求醫,最終找到了陳為。

「做醫生說話要算話,如果我不來做手術,孩子就要再等待排期,或者轉院。時間拖久了更不好,我也是父母,我了解父母的著急和心疼。」 

洗手,消毒,換手術服。由於右腿不能動,同事們都儘可能地幫助他。「我的褲子是同事幫我換的,他們都很有心。」陳為說。術前準備做好之後,由於拐杖不符合無菌要求,陳為丟到了拐杖,一瘸一拐地走進了手術室。


他穿著十多斤的鉛衣 單腿站了2個多小時 

小兒骨科不同於成人骨科,脛骨骨折不能用鋼板,需要用彈性釘,手術的口子也要儘量小,要通過兩個半公分左右的口子完成。作為一名進修歸來的小兒骨科專家,在手術臺邊,陳為忘了自己的腿傷。他用左腳站立,右腳輕輕點地,一站就是兩個多小時。 

由於行動不便,在手術中的射線檢查,陳為不便走出手術室。為了防止輻射,他背上了十多斤重的鉛衣,這對於只能單腿站立的他,更是一種負擔,一臺手術下來,他已經全身溼透。 

「既然患者信任醫生,我們就要拿出最好的水平來,讓患者沒有遺憾。我相信每個醫生都會這樣做。」昨日,當知道自己火了,陳為對記者說。 

儘管經過一番折騰,他的腿更腫了,但他一點不後悔。

說起陳為,不光醫院的人熟悉,他也是記者的老朋友了。他既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也是一個拼命三郎。當初,他接觸到小兒骨科,就是為了女兒。幾年前,陳為的大女兒脖子上長了一個小腫塊,脖子也歪了。如果是大人,這很好處理,可是女兒還小,能不能用大人的辦法治療?和所有父親一樣,他很緊張,翻閱了很多資料,也去了杭州、上海的醫院。

最終,他自己盡到了一名醫生、一個父親的責任,採用完全不同於大人的治療辦法將女兒治癒,而且治療效果很好。這是他初次接觸小兒骨科。 

此後,他專攻小兒骨科,用一顆父母的心對待每一個患者。而他拄著拐杖還來手術的事,患者的家屬還蒙在鼓裡。「我來的時候他們進手術室了,等我出來他們已經走了,也沒必要告訴他們,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陳為說。 

相關焦點

  • 村醫楊從標:拄著拐杖也要守護好鄉親們的健康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左思思)這些天,在濂溪區新港鎮烏石山村的鄉村路上、農戶家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穿白大褂、拄著拐杖、背著藥箱的中年男子蹣跚前行的身影,隨便找村裡的人一問,都知道他是楊從標醫生。
  • 韌帶斷裂醫生拄拐給病人手術 妻子:到科裡他屬於你們,等忙完了就把他還給我吧.
    而一名醫生是拄著拐為患者進行手術的,這張圖片被定格後,迅速在瀋陽人的朋友圈裡熱傳。這名醫生是在一次意外中右腿膝蓋韌帶多處斷裂,多位醫生建議手術治療,並休養至少半年時間,但他最終選擇了保守治療,休息兩周就回到了手術臺旁。愛人的話更是讓人淚目,「回到科裡他就屬於你們了,等忙完了就把他還給我吧。」
  • 拄拐杖過江?黃子韜的病情到底怎麼樣?
    如果不嚴重,那麼2個月後的4月份,黃子韜應該就無大礙了,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4月份,有網友遇到了黃子韜我們可以看到wuli韜是沒有問題的,但3天之後,黃子韜的病情加重了,他需要拄拐杖了愛奇藝這樣報導,說近日,因腳腕舊傷復發而將減少舞臺活動的#黃子韜# ,被曝出一張拄著拐杖親自前往藥店買藥的照片。
  • 手術前,醫生發現病人手心寫了兩句話……
    「雖然一天的手術很辛苦,但心裡還是暖暖的,感謝這些可愛的病人,一個醫生的成長、提高離不開你們的信任與支持!」配圖是手心寫滿字的兩隻手。晚上9點多,這條動態在朋友圈裡已經刷屏..中大醫院脊柱外科張紹東副主任醫師朋友圈動態截圖時間回到11月5日晚上6點多,59歲的張先生作為當晚脊柱外科中心最後一位進行腰椎手術的病人,由護士送至手術室18號手術間,手術護士朱麗婭主管護師按常規將對病人進行靜脈輸液等操作準備。就在這時候,朱麗婭發現病人的左手右手心裡都是黑乎乎的,好像寫了什麼字。
  • 海安陽光女孩王玉:拄著拐杖也要「奔跑」
    在我市墩頭初中的校園內,有一名每天拄著拐杖上學的女孩兒,面對同學們或多或少驚奇的目光,她坦然面對、陽光開朗,學習成績名列年級前茅,綜合素質表現出色,她叫王玉,是墩頭初中七一班學生。在家休養的半年時間裡,王玉自學了五年級下學期的課程,不懂的問題,就向父母、老師、同學請教,六年級新學年開學一個月後,王玉終於拄著拐杖走進了校園。
  • 醫生飛機上用牙籤成功救治癲癇病人
    @央視新聞:【上海醫生飛機上用牙籤成功救治癲癇病人[威武]】23日,新疆喀什飛往烏魯木齊的CA1478上,一30多歲男性突發癲癇,神志不清、口吐白沫。上海醫生田雨正好乘坐同一航班,在缺乏醫療設備情況下,藉助2根牙籤幫助患者頭部穴位刺激,最終在航班到達目的地前十多分鐘,患者甦醒過來。
  • 拄拐杖的女管教:用堅守詮釋擔當
    「她拄著拐杖堅守崗位的身影感動了不少人。」金華市看守所政委李超人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弟子規》6月18日,陳朵在日常工作中意外受傷,導致腳踝錯位、韌帶拉傷,醫生建議她回家休養。「這點小傷影響不大,我不能請假。」陳朵說。今年因為疫情,金華市看守所一直採取封閉隔離措施。
  • 「小丑」醫生走進成都中山高新骨科醫院
    成都中山高新骨科醫院卻迎來了一群可愛的人們,他們是來自成都醫學院的「小丑」志願者們,他們為我們的患者帶來一場精彩的表演,一改醫院中安靜而略感壓抑的氣氛,為患者們帶來了歡樂。       成都中山高新骨科醫院在四川省小丑醫生公益慈善促進會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了「小丑醫生關愛活動」,該活動是在成都小丑醫生模式走進的第一家民營醫院。
  • 拄拐杖步履蹣跚!TVB老戲骨劉松仁疑再次中風,米雪上門送關心
    期間,劉松仁拄著拐杖與米雪站在街邊聊天。曝光的照片中,三人打扮都非常樸素。上身穿著黑色長袖衫,下身搭配淺藍色褲子,手上拄著一根藍色拐杖的,便是劉松仁。三人大概聊了一個小時後,米雪才與女友人駕車離開,劉松仁則拄著拐杖返回寓所。據記者透露,整個聊天過程中,他行動不便,步履蹣跚,尤其是右腳似乎沒什麼力,疑似舊病復發再次中風。
  • 醫生打著石膏做手術,可以感動但不能鼓勵!
    來源:東方網,作者:郝雪梅「感動,醫生拄著拐杖來做手術!」11月25日,鄞州二院麻醉師李平發的一條微信讓大家感動:為了給高危產婦做剖宮產手術,醫院產科主任生啟芳拖著剛骨折過、還打著石膏的病腿上了手術臺,並成功完成了手術,母子平安。
  • 罕見「鏡像人」成功手術,曾經殘疾人脫胎換骨
    有醫學專家認為,「鏡像人」是在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與父母體內基因的一個位點同時出現突變有關,其發生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單純鏡像人不引起明顯的病理生理變化,也不引起症狀,但事實上很多鏡像人常常合併較嚴重的心血管及內臟畸形,導致患病治療時出現許多不可測因素。6年前王阿婆不小心摔了一跤,醫生告訴她:大腿骨摔斷了-股骨頸骨折,需要手術治療。
  • 新時代文明實踐·戰「疫」先鋒 | 這個村監會主任拄著「拐杖」堅守在防疫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裡總有那些逆行而上的身影恰如一束束光芒驅散陰霾、照亮希望連日來,在仙居縣官路鎮雙垟村坑口垟自然村村口防疫卡點,經常會看到一個拄著拐杖行動不便2020年2月15日,在仙居縣官路鎮雙垟村坑口垟自然村村口防疫卡點,郭鳳華(左)拄著拐杖與該村黨員一起值守。
  • 這節平安宣傳課,拄著拐杖也要來聽聽!
    不一會兒,一名拄著拐杖的老漢在村幹部的攙扶下彎著腰走進會議室,會場的專職網格員馬上搬來凳子讓他坐在前面。村書記周曙峰關切地對老漢說:「不方便,不來也沒事的」,他卻擺擺手:「平安宣傳好啊,我得親自來聽聽!」老漢姓周,今年七十有餘,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平日裡甚少出門。9日下午,村老年協會會長通知第二天上午鎮裡要進村開展平安宣傳,周老漢便記到了心裡。
  • 60歲林瑞陽一頭白髮手拄拐杖照片曝光,當年的瓊瑤小生怎麼變成這樣了?」
    60歲林瑞陽一頭白髮手拄拐杖照片曝光,當年的瓊瑤小生怎麼變成這樣了?
  • 宜賓百歲老人在一醫院成功完成骨折手術!
    經過主管醫生,科主任多次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後,患者及家屬手術意願強烈,表示雖然手術存在風險,但若手術成功,術後可以下地行走,將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如果不手術,可能喪失治療的機會。宜賓一醫院麻醉科主任王曉軍組織醫生進行術前討論考慮到手術風險較大,為防止發生意外,骨科醫務人員進行了充分準備。
  • 感動丨罕見骶骨骨折 成功手術治癒
    脊柱骨科III近期收治一位骶骨骨折病人,並成功進行手術治療,術後骨折復位良好,標誌著我院骨科診療水平又上一個新臺階。  9月26日,患者段明明(化名)在工地被高處墜落的重物砸傷,被送入鄭州某醫院,經檢查診斷為左側骶骨骨折,於是建議轉往我院診治。
  • 69歲金超群現身靈堂,拄拐杖神情凝重難掩憔悴
    家人在殯儀館為他舉辦了告別式,一眾圈中好友紛紛現身靈堂送別,其中包括李立群、「包青天」金超群等。曝光的照片中,李立群穿著一身素衣到場。已經68歲的他,額前頭髮花白,皺紋明顯。面對好友的離世,他顯得非常不舍。
  • 骨科薈訊
    本次討論的主題是「HTO」,截骨手術技術一直被應用於骨科手術中用於治療關節外畸形的病人,它可以有效地延緩人工關節置換的時間。現在越來越多的醫院都在開展這項技術,大家對本次的話題也都非常感興趣,也都想藉此機會和廣大群友共同討論HTO的相關要點和技術難點。本次微沙龍以討論「HTO」為主要議題,討論的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 3歲孩童股骨骨折,醫生成功施行矯正手術
    電動車倒地,將3歲小童的左腿壓至骨折,醫生採用微創手術,在1釐米小的創傷口進行骨折手術矯正。 聽到小然「哇哇」大哭,父母急忙趕到,小然左腿被電動車壓住的地方已腫脹,自己無法站立,隨後被緊急送到就近的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經檢查,小然左大腿明顯畸形,診斷為左股骨骨折。
  • 多虧身邊有個好拐杖
    經過治療,所幸無大礙,醫生說回家靜養一段時間就可以痊癒。母親打來電話說醫生建議最好用拐杖進行輔助治療,這樣可以恢復快點。身在外地的我,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就想過段時間再回家,於是就到商場特意挑選一隻精緻的拐杖,郵寄回家裡。過了半個月,我往家裡打電話,詢問父親的腿恢復情況。母親說父親的腿還是老樣子,似乎沒有一點好的跡象,去醫院檢查也沒看出其它毛病。是不是父親的病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