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拐杖的女管教:用堅守詮釋擔當

2021-02-20 金華公安

8月28日,金華市看守所女子監區管教陳朵離開看守所回到家中。自疫情防控以來,她回家的次數寥寥可數。「她拄著拐杖堅守崗位的身影感動了不少人。」金華市看守所政委李超人說。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弟子規》

6月18日,陳朵在日常工作中意外受傷,導致腳踝錯位、韌帶拉傷,醫生建議她回家休養。「這點小傷影響不大,我不能請假。」陳朵說。今年因為疫情,金華市看守所一直採取封閉隔離措施。作為特大型看守所,金華市看守所的女管教日常工作繁忙,陳朵因此堅守崗位,拄著拐杖繼續工作。

有一天,李超人在巡控室值班。對講機中突然傳來消息,說前臺正收押一名女子,需要女民警前去搜身。「我從監控中看到,陳朵一人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快步走向前臺,我對她有了一個重新認識。」李超人說,出生於1993年的陳朵是女子管教中最年輕的一個。

近日,李超人將這段視頻傳到了網上,陳朵堅強的身影贏得網友紛紛點讚,視頻點擊量超過9萬。

看到陳朵工作這麼努力,原本不安分的在押人員居然也變得安分起來。有在押人員在自己的筆記本中寫道:「大家都比較乖,好讓你安安心心養好傷。」還有監室的在押人員將肥皂盒、牛奶盒等利用起來,製作成「星星盒子」「心願蛋糕」等小禮物,送給陳朵,祝她早日康復。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弟子規》

女性在押人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情緒波動大,容易悲觀和焦躁。陳朵每天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找在押人員談話,了解在押人員的心理狀況和思想。

陳朵說話輕聲細語,對在押人員也態度親和。陳朵管教的在押人員李某患有抑鬱症,因為疫情影響,她沒法正常會見律師,也沒法和家裡人經常溝通,因此開始變得焦慮。有一天,她突然不斷哭鬧並絕食。管教們試過一些辦法,效果都不好,李某拒絕與人溝通。

得知情況後,陳朵一邊安撫李某的情緒,一邊揣摩李某的心理。陳朵發現李某有個剛斷奶的孩子,李某很關心孩子的情況。於是,陳朵與李某的家人取得聯繫,詢問孩子的現狀。然後,陳朵告訴李某,她的孩子最近會自己站立了。李某聽後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從那以後,陳朵時不時會將孩子的近況告知李某,李某也開始配合管教,回歸了正常生活。

「她總是以理服人,一些不聽話的在押人員到她這都服從管教。」金華市看守所綜合科科長蔡璐說,老管教搞不定的人陳朵也能說服,他很佩服這個年輕的姑娘。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弟子規》

為了讓在押人員打發時間,看守所裡的書籍以小說為主。陳朵想:小說之類的書起不到教化作用。於是,陳朵自掏腰包購買了幾本《弟子規》,讓每名在押人員閱讀。

「《弟子規》裡的道理不深奧,讀起來又朗朗上口,所有人都能讀能背。」陳朵說,她在每個監室挑選了一名在押人員向其他人解讀每句話的含義。同時,她也抽空和大家一起朗讀《弟子規》。幾個月下來,不少在押人員都會背《弟子規》了。她們感謝陳朵,說從中學到了不少道理。

因為隔離封閉,陳朵與當民警的丈夫很久也見不上一面,只能通過手機視頻聊天。有一次,她丈夫送人到看守所收押時,恰好是陳朵值班,兩人隔著玻璃相視一笑,然後又各自繼續工作。

「其實我那時很想抱抱他,問他晚飯吃了沒,但我知道那不可能。」陳朵說,管教的工作很辛苦,但看到在押人員在她的管教下變得積極樂觀時,她感到特別快樂。

作  者| 倪遠山                  制    作 | 萌   萌

責任編輯 | 朱乾希              審    核 | 陳   俊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文明實踐·戰「疫」先鋒 | 這個村監會主任拄著「拐杖」堅守在防疫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裡總有那些逆行而上的身影恰如一束束光芒驅散陰霾、照亮希望連日來,在仙居縣官路鎮雙垟村坑口垟自然村村口防疫卡點,經常會看到一個拄著拐杖行動不便2020年2月15日,在仙居縣官路鎮雙垟村坑口垟自然村村口防疫卡點,郭鳳華(左)拄著拐杖與該村黨員一起值守。
  • 海安陽光女孩王玉:拄著拐杖也要「奔跑」
    在我市墩頭初中的校園內,有一名每天拄著拐杖上學的女孩兒,面對同學們或多或少驚奇的目光,她坦然面對、陽光開朗,學習成績名列年級前茅,綜合素質表現出色,她叫王玉,是墩頭初中七一班學生。在家休養的半年時間裡,王玉自學了五年級下學期的課程,不懂的問題,就向父母、老師、同學請教,六年級新學年開學一個月後,王玉終於拄著拐杖走進了校園。
  • 拄拐杖過江?黃子韜的病情到底怎麼樣?
    如果不嚴重,那麼2個月後的4月份,黃子韜應該就無大礙了,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4月份,有網友遇到了黃子韜我們可以看到wuli韜是沒有問題的,但3天之後,黃子韜的病情加重了,他需要拄拐杖了愛奇藝這樣報導,說近日,因腳腕舊傷復發而將減少舞臺活動的#黃子韜# ,被曝出一張拄著拐杖親自前往藥店買藥的照片。
  • 村醫楊從標:拄著拐杖也要守護好鄉親們的健康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左思思)這些天,在濂溪區新港鎮烏石山村的鄉村路上、農戶家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穿白大褂、拄著拐杖、背著藥箱的中年男子蹣跚前行的身影,隨便找村裡的人一問,都知道他是楊從標醫生。
  • 60歲林瑞陽一頭白髮手拄拐杖照片曝光,當年的瓊瑤小生怎麼變成這樣了?」
    60歲林瑞陽一頭白髮手拄拐杖照片曝光,當年的瓊瑤小生怎麼變成這樣了?
  • 永康骨科醫生,拄拐杖為小病人手術,帥過趙啟平!
    昨日,永康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內容用第一人稱訴說,為骨一科同事陳為點讚,很快,這條朋友圈被很多醫務人員轉發。「親愛的寶貝,別怕!叔叔現在和你一樣,感同身受,骨折是一件多少痛苦的事情;你的父母是那麼的傷悲,小小年紀的你居然承受這種痛苦;親愛的寶貝,別怕,叔叔會儘量醫好你,儘管我也因意外在你的手術前一晩導致蹠骨骨折,須制動臥床休息,可是一想到的那乖巧的樣子,拄著雙拐我也要來到你的手術床旁,我會用我的雙手來治好你,親愛的寶貝,別怕,相信我,我會盡我之力助你康復。
  • 這節平安宣傳課,拄著拐杖也要來聽聽!
    不一會兒,一名拄著拐杖的老漢在村幹部的攙扶下彎著腰走進會議室,會場的專職網格員馬上搬來凳子讓他坐在前面。村書記周曙峰關切地對老漢說:「不方便,不來也沒事的」,他卻擺擺手:「平安宣傳好啊,我得親自來聽聽!」老漢姓周,今年七十有餘,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平日裡甚少出門。9日下午,村老年協會會長通知第二天上午鎮裡要進村開展平安宣傳,周老漢便記到了心裡。
  • 拄拐杖步履蹣跚!TVB老戲骨劉松仁疑再次中風,米雪上門送關心
    期間,劉松仁拄著拐杖與米雪站在街邊聊天。曝光的照片中,三人打扮都非常樸素。上身穿著黑色長袖衫,下身搭配淺藍色褲子,手上拄著一根藍色拐杖的,便是劉松仁。三人大概聊了一個小時後,米雪才與女友人駕車離開,劉松仁則拄著拐杖返回寓所。據記者透露,整個聊天過程中,他行動不便,步履蹣跚,尤其是右腳似乎沒什麼力,疑似舊病復發再次中風。
  • 最全拐杖選購法,家裡老人有福了
    專家認為,老人對拐杖的抗拒源於傳統觀念的影響。首先,一些老人覺得,只要拄拐杖就說明自己老了,相反,只要自己還能走得動,就不能服老。第二,作為子女,大部分年輕人也總是不能及時意識到,年邁的父母已經需要拐杖了。第三,社會上對有功能障礙,需要使用輔助工具出行的人總會另眼相看,這使得一些老人因為怕被人恥笑而拒絕拐杖。最後,拐杖不合適或使用方式不對等,也容易造成老人對拐杖的排斥。
  • 褪下戎裝守初心 堅守在崗顯擔當
    選擇留在彭州,參與各項保障守護萬家燈火其中有一位,便是退役多年的老兵——陳見凡他用堅守和行動書寫著忠誠與擔當作為一名退伍「老兵」,他在城市管理的「主戰場」上勇於擔當、敢於作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本色。2020年春節前夕,陳見凡剛回到老家就接到了單位防疫返崗的通知,而此時,這個全年無休奔走在環衛一線的漢子,已經整整一年沒有見到自己常年獨居的80歲老母親。
  • 不負青春韶華 彰顯責任擔當
    > 在石家莊市進入全民核酸檢測工作中,石家莊地鐵運營分公司第三黨支部黨員志願者的身影奮戰在疫情防控戰線上,他們迎難而上,不懼嚴寒,不計回報,用實際行動詮釋志願者精神
  • 9H地服人|冬夜的默默堅守,責任與擔當的詮釋
    這就是我們可愛而平凡的民航人、長安航空地服人,他們不斷用自己樸素而平凡的行動,詮釋著作為民航人的堅守與責任。長安航空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秉承「開放、合作、創新、共贏」理念,以「文化自信」引領企業發展,以「三個敬畏」牢守安全底線,以「真情服務」夯實「家文化」服務品牌建設。
  • 多虧身邊有個好拐杖
    母親打來電話說醫生建議最好用拐杖進行輔助治療,這樣可以恢復快點。身在外地的我,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就想過段時間再回家,於是就到商場特意挑選一隻精緻的拐杖,郵寄回家裡。過了半個月,我往家裡打電話,詢問父親的腿恢復情況。母親說父親的腿還是老樣子,似乎沒有一點好的跡象,去醫院檢查也沒看出其它毛病。是不是父親的病很嚴重?母親是在刻意隱瞞我,不然這麼長時間父親的腿怎麼沒有好轉呢?
  • 「五水共治」最前線|發著高燒,拄著拐杖,「難兄難弟」不找到排汙口不罷休
    「五水共治」工作現場,看到陳杰拄著拐杖,一瘸一拐而來,發著高燒的胡浩與其相視一笑,這一笑間有著身為「難兄難弟」的瞭然,更有著對彼此
  • 網曝辛巴連續5年回鄉發現金,老人排隊拄拐杖來領,卻被嘲在演戲
    視頻一曝光便引來了許多網友們的評論,視頻的作者則爆料稱辛巴「已經堅持了5年,就算再難也得繼續啊!」不管如今辛巴過得如何,看到他堅持5年都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家鄉,這樣的行為還是值得肯定的,祝願辛巴事業可以早日回春,越來越好。商務合作微信:yml216yml本文為小編整理髮布!圖、文均來源:搜狗微信致敬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您的歸途,我的堅守
    「你的春節,我的日常」,這句話來自一位民航一線工作人員的「朋友圈」,真實反映了春節期間仍然堅守在崗位的員工生活工作狀態。對於他們來說,春節只不過是比其他時候更忙碌的「日常」。近期流感肆虐,航機室多名員工病休,人手極度緊張,為確保生產正常,航空配餐部領導班子成員傅向明、黃彥,業務質檢室員工方雪來主動擔當起航機員職責,與大家一同來往於機坪配送餐食。航機室分隊長劉義雄更是帶病仍堅持上崗,單位領導勸他回家休息,他說:「春運生產任務重,大家都很辛苦,作為分隊長,這個時候我怎麼能放心好好休息呢?」
  • 五歲男孩雙腿截肢,卻拄拐步行籌款130萬英鎊
    據《鏡報》2月4日報導,一位英國五歲殘疾男孩兒Tony拄著拐杖步行為倫敦兒童醫院籌款130萬英鎊(約合1151.59萬元人民幣)。據了解,Tony在只有六周大時,遭親生父母殘忍虐待,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敗血症和多次骨折,醫生不能確定他以後是否會坐、爬、走甚至說話。所以在他三歲時,醫生決定為他雙腿截肢以保證日後正常生活。
  • 中航信人的堅守與擔當
    中航信人的堅守與擔當——致敬一線防疫人員汗水澆築絲路通航,誠信構建一流服務。
  • 正能量 ‖ 烈火青春詮釋時代價值
    人民日報評論(微信號rmrbpl),涵蓋精彩評論推介、原創內容分享、實用寫作點評等
  • 有一種堅守,叫「新年我在崗」
    >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風裡雨裡節日裡我們都在這裡等著你……這是央視主播朱廣權的「經典名言」其實這不僅僅是新聞打工人的真實寫照也是石油人的真實寫照一刻也不離開為了確保春節期間輕烴安全平穩運行他們用 「舍」與 「守」捨棄家人團聚   堅守輕烴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