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劇作家薩繆爾·貝克特的荒誕派戲劇作品《等待戈多》,在中國當代戲劇史上是一個不可不提的名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大量西方文藝理論和作品經翻譯被引進中國。迪倫馬特、阿瑟米勒、貝克特、尤涅斯庫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影響了不止一代中國戲劇人。
1983年,著名導演林兆華繼《絕對信號》之後創作的《車站》因為被批判模仿《等待戈多》而遭到禁演。十多年後,他將契訶夫名著《三姐妹》和《等待戈多》合二為一,創作了《三姊妹·等待戈多》。
1991年,孟京輝在中央戲劇學院的畢業作品《等待戈多》使得他名聲大噪,那個版本的兩個主演胡軍和郭濤,現在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影視演員。
2004年,貝克特的故鄉人愛爾蘭都柏林「門」劇院在北京、上海獻演原版的《等待戈多》,被中國媒體譽為「最值得記憶的文化事件之一」。
2014年的今天,來自愛爾蘭聖拉扎劇院的《等待戈多》,又在上海話劇中心上演。和預期的一樣,來自愛爾蘭的劇團完全忠實原著,原汁原味地將原作再現舞臺。
每次討論一部戲的時候,當我不用多費口舌去評判演員之時,便代表著演員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幾位男演員在極盡鬆弛的情況下完成了原作應有的神韻,對於臺詞,舞美甚至舞臺提示的絕對尊重也使得這部「荒誕派名作」向觀眾展示了最初的樣子。
傾斜的圓形舞臺,凋零的柳樹,一個小小的土坑,構成了舞臺的所有元素。舞檯燈光也簡潔而利落。唯一遺憾的是,當舞檯燈收暗,一輪明月亮起之時,還是有不少觀眾忍不住喪失素質犯了劇場大忌——演出過程中拍照。
即便如此,當大部分觀眾去觀看這部「傳說中的荒誕派名作」之時,卻遇到了和五十年代歐洲觀眾初識荒誕派那樣的不適——這是戲嗎?
在許多觀眾的印象裡,戲劇應該有一些固定的場景,有鮮明的人物,有突出的矛盾,有漂亮的臺詞,有華麗的舞美,以及最重要的一件事——表達某種「意義」。
然而,兩個無聊的人物,上下不連貫的情節,前言不搭後語的臺詞,莫名其妙的事件,被繩索套住脖頸的幸運兒嘴裡毫無意義的長達兩分鐘的雜亂語言,以及那個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的「戈多」,一同構成了這部《等待戈多》。
自然,作為普通觀眾,我們無須像戲劇學者或者劇評人一般,去思考劇作在大的時代語境下的意義,去思考舞臺動作究竟有何作用,去思考荒誕派的劃時代意義,以及什麼什麼「理論」和「主義」。
我們更多地需要考慮一件事:我們看到了什麼?
我們看到了怪誕的角色。兩個無聊,低賤,思維空洞的戈戈和狄狄。我們看到一個像牲口一樣出現的奴僕「幸運兒」和一個恣意跋扈的主人波卓。我們還看到一個神秘莫測的傳令官小男孩。
我們看到不斷重複著的「等待戈多」。戈戈和狄狄或許已經不知道已經等待多久,也不知道還要等待多久,不知道「戈多」的傳令官小男孩究竟是誰,當然也不知道或許是白鬍子的「戈多」是個什麼意思。
我們看到了荒腔走板的段落。「幸運兒」像牲口一般登臺,又迸發出幾百個猶如機器亂碼的單詞。戈戈可以吃波卓啃光的骨頭,又可以因為無聊上吊;狄狄只知道自己要等待戈多,卻完全不知道,也不試圖知道,為什麼要等待戈多。
這一切都和我們所認識的「戲劇」,截然相反。沒故事,沒人物,沒背景。只有紊亂,散漫,以及莫名其妙。
在諸多反常之下,問題來了,《等待戈多》到底有什麼意義?
在說出我的看法之前,你也試圖想想?
沒有意義,就是最大的意義。
《等待戈多》裡的所有內容讓你開始思考——
他們為啥要這樣?
接著,你會思考,我們為啥要這樣?
我們的生活難道是一直「有意義」的嗎?
我們的生活到底是否能如許多故事中講述的那麼「精巧」而「戲劇性」?
我們的每一個行為是否都「有動機」?
我們的交流是否能夠讓對方了解自己所想,並讓對方做出正確回應?
我們的等待是否已經開始?又是否已經結束?又為了什麼?
也許我們會逐漸明白,發生這一切思考的場景,並不只應該在舞臺上或是在觀眾席裡。
西方社會五十年代出現的社會思想危機,放到今天的我們身上依然適用。在物質化和信息化的年代,我們留給自己用於思考「生活本質」的時間太少了,我們用於思考「為何存在」的時間太少了。
荒誕派戲劇之所以被冠名,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表現形式,和不凡的社會作用。
這樣「反戲劇」的舞臺,卻讓第一次接觸荒誕派的觀眾被震懾。當觀眾們逐漸認識到「幻覺劇場」的不可信,反而把劇場的核心重新關注在自己的內心。這樣背離了亞里斯多德戲劇模式的方式,反而從另一個角度實現了他的目的——淨化人的情感。
《等待戈多》並不試圖通過故事來告誡你什麼「意義」。如果它能讓你從劇場出來之後有所思考,就是它最大的意義。
寫在最後
如果您進劇場的目的是工作之餘的消遣,那麼我建議您換個更舒服的地方睡覺。
如果您還願意停下來想一想自己和世界的意義,想一想自己和世界的關係,那麼抓緊時間來看這部《等待戈多》,它不會讓你失望。
演出信息
荒誕派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經典之作
愛爾蘭·話劇《等待戈多》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愛爾蘭戲劇
1953年法國巴黎首演
演出劇團:愛爾蘭聖·拉扎劇團&都柏林戲劇節
全長約2小時/ 15分鐘中場休息/ 英語對白/ 中文字幕
演出時間:2014.11.13-16 19:30
(11.16僅14:00下午場)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
演出票價:150、200、300元
☆回復「十一」查看上海十一月話劇信息一覽。
☆回復「當代」查看第十屆上海當代戲劇節劇目。
不發通稿,不寫軟文, 不礙情面。
總的來說,好戲是個有態度的戲劇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