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維澤:那些說爛了的勵志故事,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2021-02-22 我要WhatYouNeed

今天的故事,關於臺北大學的大三男生蔡維澤。

4 月份的時候,他決定代表自己的獨立樂團「傻子與白痴」來北京參加比賽。在第一期節目裡,他用一首 110 秒的《5:10 a.m.》打動了蘇打綠的主唱吳青峰,讓他感嘆:「我好想聽下去。」

後來,他的音樂打動了更多人。幾個月後的現在,他擁有了近 100 萬微博粉絲。

「花了四年時間來迷茫,花了四個月時間來清醒」,在一個視頻裡,他這樣總結自己的經歷。

而我在和他聊了之後才發現,雖然他的目標是做音樂,但他從高中以來經歷、抉擇過的事情,和我們大家都很相似。

所以我覺得,不管你有沒有聽過他的音樂,他都是一個值得了解的同齡人。今天,就介紹他給你認識。

你也可以選擇看完文章

再看視頻

 #VIDEO 

___

如今的環境,大家似乎都更傾向於活在一種無所謂的、沒有目標的狀態裡,可在歌詞裡寫過「我常常躺在床上耍廢」的蔡維澤卻很坦白:

「我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我忍不住反問,那你怎麼看待那些沒有目標的同齡人?

他給出了一個讓人有些意外的答案:

「我覺得年輕人的狀態,其實不是沒有目標,他們是在「我是垃圾」跟「懷才不遇」之間來回地定義自己。

「我是垃圾」就是你有一個目標,但你會一直跟自己說我是垃圾。

「懷才不遇」就是我有個目標,我很容易達到,只是大家都不欣賞我。

我覺得現在年輕人的狀態更像這個樣子,不是說沒有目標,而是我們的目標常常被生活蒙蔽掉,或者說,模糊掉。

我覺得,我們是有目標的。」

垃圾的發音他用的是 「le se」,這讓我稍微分神。但很快,我又被他的講述拉扯了回來。

我蠻喜歡「目標被模糊掉」這個說法,畢竟,大家心底裡誰又會真的沒點目標呢?

這是他們樂團的一首最受歡迎的歌,

今天也推薦給你們聽。

「我們樂團從來都沒有什麼很勵志的畫面。

#1 關於目標

因為參賽的人員限制,蔡維澤是一個人代表了樂團來北京比賽的。

作為樂團主唱,他來這裡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希望在這個節目裡活下去,從而讓樂團獲得關注,被更多的人認識。

這似乎是一個勵志故事。

於是我問他,「所以你們樂團,有沒有那種在一起下定決心的,像電影一樣的勵志畫面?」

沒有任何猶豫地,他給了否定的回答。

「我們真的不會有那種很勵志的畫面,一起說『我們一定要這樣』。從來沒有過。」

他特別真實地坦白,「以獨立樂團來講的話,我們真的不會去規劃很遠的未來,因為沒有用。

因為第一個,你沒錢。」

他們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每一首作品,以及作品的每一個細節上。

我想起了他們之前做過的一首 MV《5:10 a.m.》。

他一個人坐在沙發上,一句一句歌詞緩緩念出,旁邊布景裡的電視機裡插了一根煙管,白煙無規律地間斷吹出。

這首 MV 的開頭,有一個打火機的清脆聲音出現。

這本是一個一閃而過的聲音,但後來,在樂隊的 FB 專頁上,他們提及很喜歡打火機的清脆聲,因為那給人一種黑暗中的明亮感,所以就把它加到了歌曲裡。

而在另一首《視線所及只剩生活》中的 2 分 55 秒處,也有一個打火機的清脆聲音出現。

這一種細節,註定只有很少人會注意到。但注意到了的人,就會知道歌曲的用心。

細節都很耗費心力,而支撐他不斷輸出心力的目標,早就在他腦海裡出現了——

希望他們樂團做的音樂,可以成為一種被大家銘記的風格,以後有機會到小巨蛋演出。

我說,「鳥巢也不錯啊。」

他笑:「麥迪遜花園廣場更好。」

他一直認為,「年輕人表達自己的野心不是一件特別羞恥的事情。」

我問他,自己的期待這麼高,團隊和歌迷對你的期待也這麼高,一定很大壓力吧,會怎麼去應對?

他給出的答案,也與我的預料不同:

「我覺得你夠熱愛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們的期待會變成助力,而不是壓力。

回到節目,我覺得支撐我一路往後走的除了團員,我會想是不是還有一些獨立音樂人,他們正在看著我。

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他提到「是不是還有一些獨立音樂人在看著我」的時候,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種使命感。

在他眼裡,我似乎看到那種「希望獨立音樂也能成為主流」的強烈渴望,我猜想,正是這一種不僅僅是自私的渴望,支撐了他的野心。

更大的野心,通常都是由不那麼自私的目標去作為根本原動力的。


不然,那些帶著自虐成分的付出,很容易就會因為「我為什麼要活得那麼辛苦」而被排除掉。



作為一個團隊,

個性有時候比實力更加重要。

#2 關於夥伴

了解一個人,我喜歡先問他在乎什麼東西。

於是,我問蔡維澤:「你最大的成就感從哪裡來?是歌迷嗎?」 

但他給我的回答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我的團隊,因為他們都對我很嚴苛。」

在他們的樂團裡,如果他沒有辦法寫出一首讓其他團員閉嘴的作品,就根本沒有資格讓這首作品以樂隊的名義發表出去。

這是一種很值得珍惜的團隊氛圍。

很多好朋友組起來的團隊,之所以無法突破自己,做出更好的東西,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他們照顧彼此的感情,無法做到真正嚴格要求對方。

和一群嚴格的人一起做事,本身就是非常難得、又十分幸運的事情,也難怪,他會感嘆:

「這是一個很棒的緣分,可以遇到一群願意指責你的錯誤,也願意跟你一起成長的人。」

而關於樂團為什麼能從高中一直堅持到現在,他認為,對於團隊來說,個性比實力更重要。

「一個樂團的解散通常會因為兩個點,最大的點是沒有錢賺。另外一個原因是成員的個性。」

他提到,比賽的時候,團隊的成員每一期都會看,但是從來沒有給他鼓掌(節目的投票方式)。

「輸了之後就說你真的很廢,說你哪個地方唱不準,他們專注的點還是在音樂上。就像我這一集拿了最強廠牌,他們還是會跟我說,你《山丘》一直走音。

我覺得這反而是好事情。」

一群嚴格的人,又是這樣地欣賞對方的嚴格。這種追求也可以理解為,他們真的認同團隊的理想,所以不能讓任何一個作品丟臉。

他說,「喜歡一件事情,最需要的養分就是成就感。」 而他最大的成就感並不是來源於外界,而是團隊。

真是一件值得羨慕的事情。

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小小的開始。

#3 最後部分

在和蔡維澤聊天的過程裡,內心總會交替出現兩種感受:共鳴,與略微的心酸。

其實大多數的同齡人的經歷都很類似,我們一直到大學畢業,可能都沒有太多自我空間去發展「真正的喜歡」。

即使發展了,也不會得到太多的鼓勵和支持。

蔡維澤的父母分別是公務員和中學老師,一路比賽到現在,也只是最近一期有看,並不是特別情願讓他來參加。但他還是做了自己的、沒有那麼多人支持的決定。

一直以來,他也在努力在班上保持好的成績,並考上臺灣很好的大學。

這是一種難得的、在壓抑中成長的自我。

所以,我很喜歡蔡維澤的一首作品《你媽沒有告訴你的事》。

    「

    拜託給我些時間

    求你給我些時間

    抱歉

    乏善可陳的

    千篇一律的

    已經說爛的

    你媽輕輕在你耳邊歌頌的

    勵志故事

    也不適用於現在了

                                」

的確,那些已經被說爛的勵志故事,還在禁錮、影響著很多同齡人。讓我們不得不偷偷藏著一部分的自我,去迎合舊有的標準。

但他的故事卻在告訴我們一種可能性:至少,可以再爭取看看。

我很記得他對我感嘆的那句話:「其實我們做音樂真的只是順其自然。」

這句話裡,「順其自然」這幾個字念起來輕輕鬆鬆,但背後卻滿是看不見的爭取:在他們高中加入熱音社的時候;在他們決定要成立樂團的時候;在他們對每一首作品都充滿執著的時候;還有,在決定要參加節目的時候。

這一個又一個的微小決定,其實是我們很多人都擁有的。

但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足夠幸運和執著,去爭取讓這每一份轉瞬即逝的隨機變成必然。

而我所希望的事情是,能有更多的人在看完了他的故事之後,也能夠去默默地生長自我。

直到,直到可以發揮的那一天。

最後

分享他在微博寫的一段文字吧

「其實我覺得吧,人生就是這樣。

你不會知道今天又有誰要向你道別,

又有誰會和你遇見。

不會知道你出門會不會踩到動物的排洩物,

也不會知道手機會不會突然沒電。

又或突然沒了熱水,

突然沒了心動的感覺。

也不會知道你上一行想要強行押韻,

但又沒押成。

夜半時分,

我們如此脆弱,卻又如此堅強。

(深夜想泡泡麵,往碗裡注了熱水卻發現水是冷的,有感而發。)」

而看完之後

  我也想在文章後面多說一句:

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順利

但還是想祝對方一切都好


晚安

也歡迎你關注我們

告訴我們你想了解的人

文字 / Blake 

策劃 / 徐 47 Kitty

視頻 / 陳難 萬楽 Leaf Hao 筑北

圖片 / 來自 @我是蔡維澤啦 

拍攝 / #VIDEO

採訪 / WhatYouNeed


最後,再分享一件開心的事情

就在發稿前的一個小時,蔡維澤剛剛贏得了「明日之子第二季」的最強廠牌。我們為他感到開心,而今天,大概也是他們「成為主流」這個目標的一個小小裡程碑。希望他們之後一切順利。如果你想看到採訪裡蔡維澤回答歌迷問題的額外部分,歡迎去微博關注 @橫豎都二井視頻。

相關焦點

  • 蔡維澤 | 你終究不愛這世界
    然而,她對那些關心她的遊客說了一聲「謝謝」後,還是毅然決然的跳了下去,那一刻她是微笑著的。》蔡維澤在昨天的錄製的時候,他的第二首歌就是為當下抑鬱症的夥伴們寫的一首歌開場的童聲,或許印證著現在這個社會裡面最容易患抑鬱症的群體——兒童,「現實躲不開成見,直到生活殺死了一切,你也不再眷戀。」
  • 勵志小故事:啟示
    再說對Bit系統,墨爾斯教授才教了點皮毛,要開發Bit財務軟體,不學完大學的全部課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絕了那位小夥子的邀請。10年後,科萊特成為哈佛大學計算機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學的小夥子也在這一年,進入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萊特繼續攻讀博士後;那位美國小夥子的個人資產,在這一年則僅次於華爾街大亨巴菲特,達到65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二富翁。
  • 一個讓很多人流淚的泰國潘婷勵志廣告:you can shine!
    翻出來的陳芝麻爛穀子,經典!這是一個泰國的潘婷勵志廣告。廣告中描述了一個耳聾的小女孩想學小提琴,另一個正常的有錢女孩排斥她取笑她,說她是在浪費時間。女孩很傷心,很絕望!但是女孩遇見了在街邊賣藝的大叔。女孩哭著問他:「Why am I different from others ?」
  • 一個人去面試,說他已經工作了三年…
    嘿嘿,你不敢,你拿皮帶抽我,拿掉皮帶你褲子就掉了!一個人去面試,說他已經工作了三年。面試官問他,你剛畢業兩年,三年的工作經歷如何,那一年從哪裡來?答:加班。剛快遞小哥來送快遞,籤了字後遲遲不走,我倆就這樣對視著,表面上我波瀾不驚內心早已風起雲湧「他不會是被我早上沒洗刷獨特氣質吸引了吧?他要和我表白嗎?是不是想非禮我?怎麼辦110上班了沒?
  • 汪玲專訪:那些夢,那些人,那些故事
    一起與創始人汪玲董事長走過她的逐夢之路,聽一聽「社區空間」背後的故事。      如果說汪董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個精明幹練的女強人,那麼現在,她給我的感覺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的女中豪傑。走過商業模式的層層壁壘之後,汪董所顧及的是人對於情懷,對於陪伴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物質所帶來的一時滿足。
  • 舊物 | 收買爛野(收廢品)
    曾幾何時在廣州的街內響起:「買爛野,收買爛野,收買爛銅、爛鐵、爛梯煲…」大家還記得過去騎著三輪車穿街走巷唱著
  • 日本一女孩Cosplay被嘲笑,怒減106斤,太勵志了…
    jin醬想問問大家,在你看過的減肥勵志故事中,你對哪個印象最深?
  • 萬聖節 Halloween | 昆汀主題+扭扭舞大賽+最爛鬼故事大賽
    當晚我們為大家準備了「扭扭舞大賽」和「最爛萬聖節故事大賽」,並提供現金獎勵!Now,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最爛萬聖節故事大賽(worst Halloween story competition)
  • 吹拜登勵志的文章,是不是突然有點太多了?
    關於美國大選,昨天說到,雖然川普還未認輸,也確實還有幾個州有法律問題待解決。
  • 女工「被小三」慘遭割乳剪爛下體,「不離不棄」男友竟攜善款潛逃
    但就在進行第二次手術之前,小林的男友不僅將她拋棄,還捲走了她的愛心捐款。 小林今年27歲,重慶人,在江門一家鞋廠打工,7月27日夜晚,原同事孟某懷疑她與與其老公關係不正常,採取極端報復,衝到出租屋將小林捆綁後,用剪刀剪掉小林胸部,並剪爛其下體,小林和男友多方求醫,情況終於好轉。小林(拉著男友的手):先把病養好,然後以後我們兩個就平平安安的就行。
  • ——2017珠港澳青年說勵志演說大賽半決賽
    總決賽預告12月23日晚18:30 珠海大劇院2017珠港澳青年說勵志演說大賽總決賽
  • 《奪冠》:一部勵志電影,生生被我看成了懷舊片
    用鞏俐角和黃渤角的友誼線做主線,不知道是總策劃鞏俐的主意,還是編劇或者導演的主意,角度非常刁,很特別,很適合陳可辛,他總是能在喊打喊殺你死我活的動作戲裡,用最少的鏡頭,觸摸一下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不信你看看《葉問1》。如果不是這條線索,這麼大的信息量,連勵志片都拍不成,只能拍成歷史片。    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從頭到尾眼角掛著淚的原因。
  • 尼克胡哲人生不設限在愛中創造勵志人生
    而晚上場的勵志創業演講「人生不設限」,吸引了全市近萬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前來,尼克通過講述自己的勵志故事,傳遞了永不放棄的奮鬥精神!尼克身上最大的標籤是「勵志」,雖然身體殘缺,從小跟別人不一樣,但他相信「人生不設限」。
  • itools創始人的勵志故事:你的人生 你自定義
    GameRes報導 / 近日,由iTools出品、首部描寫移動網際網路創業者微電影《你的未來你自定義》在網上走紅,真實記錄了itools創始人封林毅的勵志人生
  • 日本無肢男爆不倫,勵志要選「國大代表」?
    這兩天日本的新聞報導被一位「猛男」刷了屏,婚外出軌帶著不倫對象去海外旅遊,為遮人耳目還另外帶著一個護身隨從來個三人行。但是陽光的性格讓他周圍聚了很多朋友,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是孩子頭兒」,不用麻煩父母也能去各地旅行,「自己能帶著一幫朋友一起去玩兒」。 憑自己的成績進入大學學習,還沒畢業他出了一本暢銷書《五體不滿足》。我家裡就有一本。封面上青年乙武君坐在加高了的輪椅上正過馬路,扭頭笑著,自信滿滿。
  • 「勵志故事「是這麼書寫的!21歲新加坡小夥擊敗兒時偶像菲爾普斯奪金牌
    「感覺太好了,甚至有點不真實,」斯庫林說,「無法言語現在激動的心情,我的夢想終於成真了。能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並代表祖國參賽,真的太自豪了。」作為新加坡史上的第一位奧運金牌選手,斯庫林從小仰慕菲爾普斯,他8年前13歲時與偶像在新加坡見面時還合了照。「如果不是菲爾普斯的鼓勵,我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從小時候起他就是我的偶像。
  • 給你們講一個勵志的故事
    有一次我坐飛機回北京,突然突然突然肚子巨難受
  • 體育 | 科比老婆Vanessa怒斥雜誌編造故事:「請停止!我不需要這種報導,也不認識她!」
    事情過去快滿3個月,但直到現在仍然有不少有心人士正繼續利用Kobe家人大做文章,讓Vanessa再也受不了,直接透過IG點名怒斥對方。事情是這樣的,最新一期的《US Weekly》雜誌封面上,該作者以《沒有Kobe的生活——勇敢的Vanessa》為題,編寫了關於丈夫和女兒離開後,Vanessa努力獨自帶著三名孩子繼續生活下去的勵志故事。
  • 我的世界:粉絲髮來不明白色材質方塊,炸不爛、燒不掉,啥情況?
    炸不毀、燒不爛的白色方塊有人說它是即將爆炸的TNT通過傳送門時被卡材質了,但圖醬對其點火也沒有任何反應,甚至退出遊戲重進也不會刷新它的材質,有強迫症的玩家就不要在自己常用的存檔創造它了,因為它一旦出現,就再也無法消失了……沙子瞬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