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講到:「我記得那是1964年的穆勒勒戰爭,是這場戰爭讓我失去了我的第一任妻子。我們在穆洪古山崗上避難,她在收集木柴準備生火做飯,一顆炮彈落在我們避難所附近。就這樣我失去了我最心愛的妻子,對她來說,這一切都結束了。而這卻是我最糟糕的一天。
當然,我再婚了,但每當我看到這個山崗,我腦袋裡就會回想起那個畫面,我仍能聽見那爆炸聲,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我希望瀕臨死亡的衰老能讓我從這創傷中解脫。」和維克託一樣,家庭主婦香席琳-那賓圖-巴哈婭在1996年,洛朗·德西雷·卡比拉領導的解放戰爭中失去了她的父親。她的父親是成千上萬喪生在戰爭中的平民中的一員,至今,屍體仍未找到。1996年11月,為推翻時任薩伊共和國總統蒙博託·塞塞·塞科領導的政權,薩伊東部的叛軍在烏幹達和盧安達等外國勢力的支持下,向蒙博託發起進攻,準備將其推翻。叛軍西進途中,當地反對蒙博託的人士也加入叛軍。1997年5月16日,蒙博託政府與叛軍在奧登尼瓜號補給艦上的和平談判失敗,蒙博託逃離薩伊。以卡比拉為首的解放剛果民主力量同盟次日宣告勝利,薩伊的國名隨即改回剛果民主共和國 。香席琳說道:「我正在想可能有一天他(她的父親)能夠回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被殺死了或者是被淹死的,我真的不知道。或許有一天他就回來了。我六歲時,為了躲避戰爭,我們逃離了恩楊格齊村。而如今我31歲了,我從未見過我的父親,這著實影響著我。我已經結婚了,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問我他的祖父在哪裡,不管怎樣,這對我的影響很大,1997年,因為貧窮我輟學了。」香席琳感到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並沒有什麼改變,她說:「仍有很多暴力和衝突,到處都有人被殺死,強盜持槍入室搶劫……在剛果沒有和平,也沒有解放。我們慶祝6.30,但不知道我們在慶祝什麼。」2006年和2011年的選舉被認為是民主的選舉,可在那之後,仍有暴力衝突,武裝部隊仍留在南基伍省的森林裡,布卡武市裡的遊行也被鎮壓。希波克拉底·馬魯姆是卡杜圖區(南基伍省)民間組織的一名主席,他是一名受害人,他說:「當我們在要求公布選舉日期時,一顆子彈打穿了我的右腳。我在醫院住了三個月。我們當時正在要求政權更迭,法治國家,我當時為此流血,為了遊行自由,但迄今為止都未看到。當然也存在政權更迭,但是是以人為操縱的形式。現在,我不知道我們是為什麼而戰鬥。我希望,在我們獨立60年之後,當局能夠穩定我們國家的安全局勢。」費利克斯·齊塞克迪總統去年10月在視察布卡武時說,他準備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和平而犧牲。剛果(金)幅員遼闊,首都金夏沙在西部,局勢相對穩定;但東部地區,如北基伍省、伊圖裡省、南基伍省等,存在多個叛軍組織,經常發生武裝衝突。網上所謂的剛果(金)戰亂,也大都是出自這些地方的局部衝突。A Kinshasa avec nous;
Nous sommes en RDC !
掃一掃關注我們,有我們的陪伴,是不是覺得駐非也就不那麼枯燥了?
和朱小姐在金夏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