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美國屢次以「學術間諜」的汙名抹黑我國海外留學生、科研工作者。而最近日本「中國學術間諜」威脅論也甚囂塵上。26日,日本《讀賣新聞》以「加強留學生審查,警惕『學術間諜』」為題,惡意渲染海外留學生,「尤其是中國留學生」有組織地盜取日本尖端技術的陰謀論。
26日,日本政府發布《綜合創新戰略2020》草案,該草案「為了防止本國尖端技術洩漏,提出了嚴加審查海外留學生和研究者等方針」。草案將於7月中旬在內閣會議上通過。
草案相關內容 (截自 首相官邸官網)
《讀賣新聞》稱,截至今年5月「國內高等教育機關內有超228000名留學生,政府正在警惕其中有被外國軍方、情報機構派遣來的竊取知識財產的『學術間諜』。」報導稱「(政府內)有人認為,特別是中國政府會有組織地使用留學生,竊取外國技術。」
《讀賣新聞》報紙相關報導 (圖自推特)
《讀賣新聞》是日本最大的保守媒體。該報還援引一位要求匿名的日本官員稱「中國(資金)已經潛伏在日本學術界,中國的影響力已經存在。」
草案本身也提到,「在國內研究人員申請公共研究資金之際,要公布外國企業和組織提供資金的情況,如果存在虛假申報等情況,將取消資金的發放。」
《讀賣新聞》近期發布了多篇報導,多次以所謂「中國學術間諜」為靶子。報導稱,日本已召集專家制定對策案,要「以防間諜的心態去審核校園裡的科研項目」,同時也會參考美國的做法。而美國近期的所作所為就是用惡意設限、縮短籤證、甚至非法拘留等手段對付中國留學生、科研工作者。
讀賣新聞24日報導截圖:警戒中國學術間諜……政府「將參考美國做法」
眼下,連日本幸福實現黨這種源自新興宗教的邊緣小黨也趁機宣揚「中國學術間諜」,為自己賺取眼球。
自中美關係日趨緊張,不斷有美國政府官員拿中國學術界「做文章」,不僅在籤證上加強限制,還大言不慚、自作多情地污衊中國科研學者和留學生「竊取美國知識技術」。4月,反華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宣稱應禁止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理工科,理由竟是中國「試圖從美國偷走新冠病毒疫苗」,還稱「中國學生想來的話就應該選修莎士比亞的著作和《聯邦黨人文集》,而不是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
對於美國限制我國留學生赴美學習,我國教育部曾於6月12日作出回應稱,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政府出臺限制中國留學人員的錯誤做法,堅決反對將正常的留學交流政治化和汙名化。中方敦促美方回歸理性,尊重民意,多做有利於增進中美人民相互交流和理解的事情。我們將繼續支持中美學生交流,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學生來華學習深造。
來源:觀察者網 原題:日本擬定新規防尖端技術外流,日媒渲染「中國學術間諜」威脅
智匯海洋 定位於中國海洋智庫核心媒體,整合推送海洋資訊、傳播海洋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