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心何在?針對中國,日本又發射了一顆間諜衛星

2021-02-15 國科環宇

據中新網3月17日援引日媒的報導稱:

當地時間本月17日上午,三菱重工業公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了搭載日本政府情報收集衛星「雷達5號機」的H2A火箭升空。

日本H2A火箭

據日本三菱重工稱,當天,5號機與H2A火箭分離,進入了預定軌道,發射獲得成功。

該衛星的設計壽命約為5年,日本政府計劃今後也繼續發射。

「雷達5號機」是2011年發射的「雷達3號機」後續衛星,除預備衛星外,日本政府今後力爭發展至總計10顆衛星的規模,包括光學衛星和雷達衛星各4顆以及2顆數據中繼衛星。

公開資料顯示,日本口中的所謂「情報收集衛星」實際上是從太空監測地面的偵察衛星。

間諜衛星主要分為光學衛星和雷達衛星兩類,目前,日本把這兩類間諜衛星同時投入使用。

日本政府目前共有6顆偵察衛星在使用中,包括3顆搭載高性能攝像機適用於日間拍攝的光學衛星、2顆能在夜間和惡劣天氣下拍攝的雷達衛星和1顆預備衛星。

日本的軍備發展總是藉口鄰國的威脅,

由於有了「應付朝鮮核飛彈威脅」這個藉口,日本人在美國的默認下,開始了獨立發射研製間諜衛星之路。

相比於使用美國間諜衛星獲取偵察信息,日本通過自己間諜衛星獲取信息的時間大大縮短,同時價格也大為降低,甚至還能根據自己的衛星照片驗證美國提供情報的可靠程度。

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目前已經開始了其野心勃勃的太空諜報網計劃,而這些間諜衛星的偵察範圍早已不限於朝鮮了,已經擴大到了中國、朝鮮半島、俄羅斯和東南亞地區。

目前,日本方面已經開始建設大規模間諜衛星體系,並不斷強化這一體系的能力。

通過間諜衛星體系的建設,日本目前已經具備了全球高密度衛星偵察能力。

日本借朝鮮軍事威脅為藉口,發展自己的間諜衛星,造成的影響遠不僅僅間諜衛星本身。

由於日本的飛彈打擊半徑也不斷加大,招致朝鮮更認為日本大規模發展間諜衛星體系會對其構成威脅,從而進一步加緊研製核武器的進程。

另一方面由於有了日本作為先例,導致韓國也在試圖獨立發展自己的間諜衛星體系,這對東亞穩定的影響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雖然日亞洲國家曾多次對日本發展大規模間諜衛星體系提出強烈批評,但依然沒有阻擋日本發展間諜衛星體系的腳步。

中國面對日本日益發展的間諜衛星體系應該加以重視和採取防範措施。

相關焦點

  • 中美俄正準備太空戰 中國曾發射神秘衛星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10月25日報導,美國空軍將領尼娜·阿爾瑪格諾近日透過五角大樓與新聞處表示,到2025年之前,俄羅斯和中國大陸就會對美國所有的太空衛星產生威脅
  • 【阿聯新聞】阿聯將在五天後發射第一顆自助建造衛星「KhalifaSat」
    10月29日,阿聯航空公司建造的第一顆衛星KhalifaSat將在日本發射。KhalifaSat是阿聯工程師自主建造的第一顆衛星,目前已通過所有必要的功能測試,並放入到運載火箭HII-A中,周一將會發射將衛星送入軌道。
  • 頭條 | 美媒:中國發射的陸地勘查衛星為軍用
    美媒稱,12月23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陸地勘查衛星送入大約310英裡高(1英裡約合1.6公裡
  • 中國驕傲: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
    量子衛星最近簡直要搶了奧運風頭,可是你知道它飛上去想幹嘛?看看這個就知道了。量子衛星上天后,中國衛星就可以與潛艇進行通訊,再也不需要潛艇浮出水面或發射無線電來暴露位置,中國的潛艇將可以在全球神出鬼沒,外軍再高明的密碼專家也只能望而興嘆……
  • 這隻眼保住了:阿聯第二顆偵察衛星由聯盟號發射
    ·阿萊尼亞空間公司聯手為阿聯建造的「獵鷹眼」2高解析度偵察衛星。    這是聯盟號火箭從法屬蓋亞那進行的第24次發射,也是該箭今年從幾座不同的發射場進行的第12次飛行。此次發射原定3月5日進行,但因「弗雷蓋特」M上面級在射前測試中暴露出問題而推遲。出于謹慎,有問題的上面級後隨後被換掉。發射後又因疫情等方面原因而長時間推遲。
  • 「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將於今年12月中旬發射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 記者從近期國防科工局在北京組織召開的「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工程大總體協調會上獲悉,計劃在2016年12月中旬擇機發射「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
  • 關注 中國推出國產衛星手機:信號覆蓋南海 話費每分鐘1元
    ▲8月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1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首發星。新華社發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15日報導,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開發的新款智慧型手機,預計再兩三個月就可以上市,將打入由英國國際移動衛星公司主導的全球衛星電話市場。國產衛星電話目前的唯一中繼端就是「天通一號01星」。
  • 中國推出國產衛星手機:信號覆蓋南海 話費1元/分鐘,地面服務由中國電信負責運營
    這部電話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能同時切換到3G、4G的行動電話系統,而且衛星話費估計在每分鐘1元人民幣左右,是目前國際行情的10%。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15日報導,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開發的新款智慧型手機,預計再兩三個月就可以上市,將打入由英國國際移動衛星公司主導的全球衛星電話市場。
  • 佩服日本雜誌的腦洞:5萬「中國間諜」潛伏日本
    從日本右翼領軍人物櫻井良子誣衊8萬在日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到一本原來並不關心政治的八卦雜誌以此博眼球,日本國內熱衷編造和炒作「中國威脅論」的趨勢令人擔憂。有日本問題專家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日極右翼政客和輿論人士已經習慣將有關中國的事情極端化,以便他們推行保守主義和民族主義。
  • 中國衛星移動通信智慧型手機亮相
    參考消息網站11月14日報導 港媒稱,中國發射首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01星」之後,一家頂尖航天技術企業在珠海航展上推出了首部使用天通系統的智慧型手機
  • 夜幕瞬間被奇觀點亮, 我國發射先進武器, 美方也要落後了
    有些人認為這是中方新發射了一顆衛星上去,不過有專家認為,在當地並沒有通知或者有發射衛星的跡象和消息,而且所說的衛星型號也不會選在這個時間,不過還是消息方面的問題。如果國家有選在某個地區發射衛星的話,一定會先通知當地的居民和相關的人員,顯然這次並沒有上面通知下來,所以也排除了國家發射了衛星這個說法,那既然不是衛星,那又會是什麼造成晚上這麼壯觀的景象?
  • 日本渲染「中國學術間諜」威脅,擬定新規防尖端技術外流
    近年,美國屢次以「學術間諜」的汙名抹黑我國海外留學生、科研工作者。而最近日本「中國學術間諜」威脅論也甚囂塵上。
  • 發射失敗!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
  • 解讀實寄封:貼世界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郵票的航空掛號封
    該封上貼有面值40戈比的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郵票3枚,齊氏紀念郵票2枚,及面值40戈比的火箭郵票2枚,銷莫斯科日戳,封正面貼有航空標籤,並蓋有莫斯科掛號戳。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
  • 針對中國,日本納上投名狀
    為加入「五眼聯盟」對抗中國,日本已經不滿足於口頭表態,正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擁有成為「第六隻眼」的潛力。日本北海道新聞29日報導稱,日本政府於28日向美國和英國提供了中國「涉疆」情報,並對其消息來源保密。
  • 西媒:中國6G技術領跑全球
    2020年11月6日,中國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6G衛星。西班牙主流媒體《先鋒報》、科學專業網站xataka、wwwhatsnew都對中國成功發射衛星一事進行報導。《先鋒報》報導,11月6日11時19分,中國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6G衛星發射升空。這是世界上首顆6G衛星。
  • 中國衛星公司已派十顆衛星去拍了,不過…
    MH370安全調查報告稱,雷達和衛星分析表明,MH370航班在飛回馬來西亞半島後,又飛往印度洋。然後,他們得出結論,因為燃料耗盡,這架飛機墜入了澳大利亞西部的水域。其實,自MH370失聯後,就不斷有網友試圖使用谷歌地圖上的衛星圖像來尋找MH370。2014年,一位臺灣南開科技大學的學生號稱找到了失事馬航,結果是飛經此地的一條航線的航班。由於擔心這種情況,谷歌2014年3月就回應過:用戶不應該依賴其衛星圖像,因為圖像不是實時的。
  • 今日奇娛丨昆凌曬與水原希子同框自拍;謝娜成立獎學金資助貧困生;鹿晗送給粉絲衛星發射升空
    鹿晗送給粉絲衛星發射升空今年9月,鹿晗通過微博宣布為粉絲準備了一顆衛星,邀請大家許願:「寫下你的願望,12月9日和RE:X星一起發射到太空!」
  • 衛星地圖:揭巨人之謎,衛星拍到巨人像奧特曼和綠巨人(地圖查真相)
    衛星地圖竟然拍到巨人的存在,快隨探秘志小編一起來揭曉巨人之謎吧!衛星拍到「狂奔巨人」該圖片是在深圳市大梅沙沙灘所拍攝的,美國商業衛星公司從佛羅裡達空軍基地發射了一顆具有40釐米高解析度的衛星,深圳各地等取圖像進行研究,該顆衛星在地球近地點都可識別出像車輛天窗大小的物體,識別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