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3月17日援引日媒的報導稱:
當地時間本月17日上午,三菱重工業公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了搭載日本政府情報收集衛星「雷達5號機」的H2A火箭升空。
日本H2A火箭
據日本三菱重工稱,當天,5號機與H2A火箭分離,進入了預定軌道,發射獲得成功。
該衛星的設計壽命約為5年,日本政府計劃今後也繼續發射。
「雷達5號機」是2011年發射的「雷達3號機」後續衛星,除預備衛星外,日本政府今後力爭發展至總計10顆衛星的規模,包括光學衛星和雷達衛星各4顆以及2顆數據中繼衛星。
公開資料顯示,日本口中的所謂「情報收集衛星」實際上是從太空監測地面的偵察衛星。
間諜衛星主要分為光學衛星和雷達衛星兩類,目前,日本把這兩類間諜衛星同時投入使用。
日本政府目前共有6顆偵察衛星在使用中,包括3顆搭載高性能攝像機適用於日間拍攝的光學衛星、2顆能在夜間和惡劣天氣下拍攝的雷達衛星和1顆預備衛星。
日本的軍備發展總是藉口鄰國的威脅,
由於有了「應付朝鮮核飛彈威脅」這個藉口,日本人在美國的默認下,開始了獨立發射研製間諜衛星之路。
相比於使用美國間諜衛星獲取偵察信息,日本通過自己間諜衛星獲取信息的時間大大縮短,同時價格也大為降低,甚至還能根據自己的衛星照片驗證美國提供情報的可靠程度。
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目前已經開始了其野心勃勃的太空諜報網計劃,而這些間諜衛星的偵察範圍早已不限於朝鮮了,已經擴大到了中國、朝鮮半島、俄羅斯和東南亞地區。
目前,日本方面已經開始建設大規模間諜衛星體系,並不斷強化這一體系的能力。
通過間諜衛星體系的建設,日本目前已經具備了全球高密度衛星偵察能力。
日本借朝鮮軍事威脅為藉口,發展自己的間諜衛星,造成的影響遠不僅僅間諜衛星本身。
由於日本的飛彈打擊半徑也不斷加大,招致朝鮮更認為日本大規模發展間諜衛星體系會對其構成威脅,從而進一步加緊研製核武器的進程。
另一方面由於有了日本作為先例,導致韓國也在試圖獨立發展自己的間諜衛星體系,這對東亞穩定的影響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雖然日亞洲國家曾多次對日本發展大規模間諜衛星體系提出強烈批評,但依然沒有阻擋日本發展間諜衛星體系的腳步。
中國面對日本日益發展的間諜衛星體系應該加以重視和採取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