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三臺縣一名78歲老奶奶的求職信在網上引發關注。
老奶奶叫丁玉瓊,她其實是有退休金的,每個月2800元。但年紀大了,身上病痛也就多了,每月醫藥費高達一千多,自己的退休金維持日常生活有困難。可四個子女都是下崗工人,他們負擔重,老奶奶就尋思著出去找份工作,也算是給子女減輕一些負擔。
今年春節過後,丁玉瓊老太太就寫了一封求職信。這封求職信寫到:丁奶奶,女,78歲,原國營三臺絲廠下崗職工,現為維持生計和養老,不給政府添麻煩,不讓領導煩心,決定自救,尋找相應工作。
特長:懂管理,熟悉絲廠所有工種,繅絲、抽線等。
性格:逆來順受,善於忍氣吞聲,委屈求全,從不惹事生非。
崗位要求:可從事管理或者紡織廠一線工作。
待遇要求:一千元以上,管吃管住。
此外求職信還提到其它聲明:因本人年老體弱患有心臟病、腦血管堵塞的原因造成安全後果的,由本人自負責任,與用人單位無關,希望有單位錄用,也希望有文化的人幫我轉發,謝謝。
這位78歲的丁奶奶發出這封求職信,估計內心也是經歷了一番掙扎的:
1、這位老奶奶是有份體面的退休金,每月2800元,這在西部小縣城,原本是夠用的,甚至還能補貼一下子女。只是因為自身病痛,才導致維持日常生活有困難。丁奶奶退休前應該還是位技術工種,懂管理,熟悉絲廠所有工種包括繅絲、抽線等,很了不起。
2、丁奶奶的求職簡歷上性格寫「逆來順受、善於忍氣吞聲,委屈求全,從不惹事生非」。這樣的表述,你在任何規範的求職信上都不會看到。這樣的卑微,出自一個本應安享晚年的老人身上,讓人心酸。
3、為了打消用人單位的顧慮,丁奶奶還特意寫了一份自已負責的聲明。儘管有網友從法律的角度分析,這份自已負責的聲明作用真不大。
4、當問及其子女是否同意求職時,丁玉瓊說:「我沒有跟他們說,他們要是知道了,肯定不讓我去做,他們會覺得我這麼大年齡還出去工作,讓別人認為他們不孝。可我想通過自己工作給他們減輕一些負擔。」
既想著幫子女減輕經濟上的負擔,又怕給子女增添「口舌」上的負擔。只是謹小慎微的丁奶奶還是失算了,本想低調求職的她,卻一不小心因為自已的求職信,大大地「高調」了一把……
「生活有各種不易,我們需要自已面對。向您致敬,奶奶。」
「就挺心疼的……不知說些什麼好……希望醫療保障制度能繼續完善呀。」
「心疼,將來我們會不會也有這麼一天!」
「心酸!」
很多有愛心的網友直接打電話給丁奶奶,不是錄用她,都是來關心她的。有人要給丁奶奶捐款,還有人表示要給丁奶奶請保姆照顧。
對此,丁奶奶回應稱:「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對於捐款、請保姆一事,我不會接受的。我想趁著自己還能做一點事,就多做一點事。」據說,丁奶奶找份工作的心願並沒有達成,這讓她心裡很失落。
對這件事,有人說是社會醫療保障還不夠完善。也有人直截了當地指出:「養兒防老,積穀防饑,老人的子女不太行啊」。
本文落筆的主旨不在於此。只是希望通過這個丁奶奶的求職故事,讓我們讀懂這份沉重的母愛。並藉此獻給這個周末剛剛過去的母親節,也算是應景之作吧。
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活得有保障有尊嚴。
推薦:
如果清朝有母親節,你怎麼評說這個兒子?
【連載之三】 蔣介石媽媽的喪禮
【之四】糾錯:胡適的爸爸,死在廈門,不是臺灣
因為混得不好,他們十幾年不回家
蔣介石:在嶽母的葬禮上【之四】
前天發表的,美國前「第一夫人」葬禮上的答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