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載:《Vista看天下》2012年第29期
作者:《看天下》綜編
柬埔寨太皇諾羅敦·西哈努克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5日凌晨2時20分去世後,他與中國人民的關係,從「老朋友」升格為「偉大朋友」。他的一生跌宕起伏,1953年領導柬埔寨實現和平獨立,被譽為「柬埔寨獨立之父」,也曾遭遇自己的首相和堂兄發動的政變而流亡他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了祖國的解放他與殖民者、反叛者做鬥爭,與外國政權、國內革命者妥協合作,當那些努力遭遇挫折而被囚禁、流放時,他熱衷於電影、音樂和美食。西哈努克兩次流亡中國,第一次待了5年,第二次長達12年,視中國為「第二故鄉」,曾創作不少歌曲讚美中國。他與歷任中國領導人有著深厚的情誼,在民間,從50後到80後的幾代人都知道西哈努克這個名字,雖然很多人並不是很清楚這位外國人曾做過什麼,但也都認同這個笑容可掬的親王是我們的「老朋友」。他逝世後受到中國官方高規格弔唁,為其降半旗;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表示慰問哀悼,國務委員戴秉國還親自護送靈柩返回柬埔寨。在民間,他的逝世引起人們對過往的記憶:西哈努克這個名字伴隨了幾代中國人成長,曾經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內容。如今,有關他的記憶也將隨那個時代的印記一起逐漸淡去。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舉行萬隆亞非會議期間,西哈努克與周恩來結下友誼。那時西哈努克33歲。當年他把王位讓給父親,自己組建「人民社會同盟」並在大選中獲勝,出任柬埔寨首相,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華。1956年2月14日,西哈努克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雖然當時兩國尚未建交,但中國政府的迎接隊伍是最高規格的,周恩來冒著寒冷的天氣親自到機場迎接。據統計,在中國期間,他與周恩來會面會談多達210次。在義大利女記者奧裡亞娜·法拉奇所著的《風雲人物採訪記》一書中,西哈努克說,當我需要見周恩來時,就打電話問他:「我可以來找您嗎?」他回答說:「不勞您的駕,我來看您,馬上就來。」西哈努克提出異議說:「不,您有那麼多事要做,應該由我來拜訪您。」周恩來說:「不,不,您別客氣。我現在就停止工作,馬上到您那裡去。」西哈努克與※※※的交情同樣深厚。他曾回憶1956年第一次見到※※※時的情景:「當我的車子駛入※※※寓所院子的時候,※已在門口等候。見我的車駛近,※親自走上前來迎我。這對於我是一個很大的意外,也是種殊榮。在我們結束長時間熱烈的討論後,他又親自送我上了車,直到駛出他的視線,他才折回到他那幢傳統中國樣式的簡樸房中。」←歡迎關注「衲讀」
聯繫我們
投稿信箱:sswh8001@163.com
小編微信:zhengnengliang_wlh
聲明:部分文章和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業用途,如您對版權有異議,請通知我們刪除。謝謝!編輯:一葉之秋 微信號:zhengnengliang_w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