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必麒麟街派樂雅酒店
項目地點:新加坡
建築設計:WOHA
建築面積:29227平方米
建成時間:2012年
新加坡的WOHA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必麒麟街派樂雅酒店正是一家花園式酒店,每隔三層客房就懸挑出一座龐大而姿態妖嬈的空中花園,綴滿了熱帶植物,種著雞蛋花和棕櫚樹。綠色植物在整個酒店綜合體中茂盛地生長著,酒店的樹木和花園似乎已成為城市綠地的延伸,與鄰近的公園融為一體。
新加坡近年來的建築大多與全世界各大城市中司空見慣的高樓大廈別無二致,無關氣候與文化,尤其在市中心及其附近地區更是如此。之所以出現這麼多千篇一律的建築設計,無非是出於以下諸多因素:企業與政府希望規避風險,希望推進全球化(同質化)的形象而非本土特色,另外,到處都是小有名氣的國際建築師——但卻忽視了一座獨特的發展中的熱帶城市形象。
WOHA毫不在意新加坡現代風格的天際線,而是為這座城市打造了一座富有表現力的獨特城市地標,重新詮釋了這片土地,也讓這裡恢復了生機與活力。必麒麟街派樂雅酒店是一個純粹的商業開發項目,預算清晰明確,還有各種項目規劃上的限制。不過,就像最近十年來WOHA在亞洲設計的諸多項目一樣,這家酒店毫無疑問也是一座公共建築。
WOHA的設計協調了21世紀亞洲城市的過度建設(以及幾乎完全由私人資助的施工)行為,對建築環境進行了修復。而且WOHA還提議,商業建築必須與公共建築一樣,履行對於城市應該負有的公民責任。
必麒麟街派樂雅酒店在城市中央商務區佔據了一個狹長的地塊,位於芳林公園和唐人街的HDB公寓樓之間,俯瞰公園和新加坡河之間的店屋林立的老區。開發項目可能因此要對許多不同的環境做出回應,它可以為這些公共區域提供聯繫,而且由於本建築從公園及公園的北部地區都能一眼望見,非常醒目,所以建築師得以描繪一幅宏偉(而青翠的)城市畫卷。
一座12層高的塔樓坐落在5層高裙樓樓頂完全開放的水池甲板上方,形成了E形的平面格局,這樣一來,所有客房都能向北看到公園和看向空中花園,而服務設備和外部連接走廊靠近南立面。酒店擁有「自我遮陽」的功能——懸挑而出的空中花園和相鄰的三座酒店客房大樓都能起到遮陽的作用,另外相鄰建築物也能幫忙遮擋從清晨到午後的陽光,所以客房樓層可以採用全玻璃(低輻射玻璃)立面,不再安裝外部遮陽設備。
在裙樓上仿佛在上演一出非同凡響的建築舞臺劇:它以龐大的裝飾性表面裝點了新加坡市容,並因此立即取得了其他最近建造的建築物都沒能取得的成就。層層疊疊的波狀預製混凝土層被WOHA稱為「地形建築」,包裹著酒店的停車場和公共區域或從其上方經過,如同地形等高線穿過圓柱形的模塊化網格。瀑布的水流順著裙樓樓頂的遊泳池和階梯式花園流下來,越過如千溝萬壑一般的「侵蝕巖石造型」,流入縫隙之中,使從縫隙中伸出的樹木和藤蔓得以茁壯成長。
WOHA已在該項目中多次運用了地質學上的隱喻設計方式,以綠色建築為基礎是他們的特色,即使不是他們所設計的所有大型公共建築,也要像本案的建築這樣,擁有更為細膩的幾何形體和更為錯綜複雜的隱喻方式。帶有凹槽的混凝土帶連續不斷地蜿蜒穿梭於裙樓外圍,打破了外部和內部之間的界限。
圖片來源:Archdaily
優知網致力於提供建築設計領域最新資訊和最具價值的專業知識!
網址k2.udg.com.cn
歡迎投稿ur@ud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