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降魔篇》中,陳玄奘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
孫悟空為了表達自己的勇武,炫耀起了從前的豐功偉績:
「知道我是誰嗎,花果山十三太保,知道吧,我就是老大,想當年我手拿著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一直砍到蓬萊東路,來回砍了三天三夜,是血流成河啊,可我就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手起刀落,一眼都沒眨過。」
但是,陳玄奘反問:
「那麼長時間不眨眼睛,眼睛會不會幹啊?」
被調動起的熱烈氛圍,當時就冷卻下來,場面一度很尷尬,孫悟空一時不知所措,很是無語,唯有喃喃地說:
「我說我殺人不眨眼,你問我眼睛幹不幹。」
我想,若不是為了能在陳玄奘的幫助下逃出五指山,孫悟空可能當時就要掐死他。
近日,一段醫生手術後「豪飲」葡萄糖的視頻,在網上走紅。沒想到,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
「這瓶葡萄糖誰付錢?」
面對質疑,該醫生次日發布視頻做出澄清:
「算的是科室成本。」
這樣的槓精少嗎?很多。
在我年少的時候,有一次和表哥一起看電視文藝演出,主持人介紹說:
「下面這位嘉賓我想大家一定都認識。」
然後,李貞賢出場了,表哥跟著附和道:
「這誰不認識啊?」
我也耿:
「我不認識。」
場面頓時尷尬,所以我記到今天。
我說的不對嗎?沒錯啊,我當時確實不認識李貞賢,但是這種非要硬生生地去反駁別人,卻不區分場合和時機,使人難堪的,那就是抬槓。
槓和剛是不同的,雖然都是反駁,但前者是沒教養和不懂事的行為,後者則是面對醜陋勇往直前的表現。
陳玄奘問孫悟空眼睛幹不幹,問題本身很合理也很符合邏輯,沒毛病。但是在人家孫悟空正裝逼得興起時,你非不懂事,偏要擾人興致,所以就錯了。
網友問葡萄糖誰付錢,從輿論監督確保廉潔清正的醫生形象,條理分明維護好醫患關係來說,也沒毛病。但是,當輿論都在讚美醫者仁心的時候,你非鑽牛角,故意使人難堪,所以也錯了。
魯迅的文章提到,一個孩子出生,每個人都去恭維,偏有人說這個孩子一定會死,被趕了出去。這個人說錯嗎?沒有啊,人都是會死的,他說的是實話。但是在那樣的場合,說那樣的話合適嗎?我想只要是個正常人,都不會說出那麼不正常的話,怨不得被趕出去,若是我遇到就直接斷交了,甚至掌他的嘴。
比之,做法律工作的,因客觀必須,更應慎重於語言的技巧和藝術。在不同情形下實行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僅使受眾感到舒服,也使其易領會,更彰顯個人良好形象。我們不能在跟一般民眾表達時,滿嘴晦澀難懂的法言法語;也不能在和業界人士共事時,通篇冗長的大白話;更不能在別人表達正盡興時,上去潑一盆冷水。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有人非要槓,說什麼做人要真實直率。那麼希望你能明白,真實直率沒有錯,但是形式上的改進並不會影響主旨,反而有助於實現其所要達到的效果。
另一方面,其實語言是會殺人的。很多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往往出發點是好的,卻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自己也很悲憤,其主要癥結就在表達形式上。從這個角度來說,渣男和綠茶一類並非沒有可取之處,他們通透人心的高超表現技巧,值得學習並用於正途,那將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和諧融洽的社會。
歸根結底,人是社會中的人,我們總要與其他人和諧共生,所以做一個懂事的、有教養的、把握好分寸的人很重要。在需要發言的時候可以暢所欲言,在不合適的時候請保持沉默,萬不可耍不合適的「小聰明」、抖不恰當的機靈惹人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