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全球領先專業機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主辦的世界建築環境論壇(WBEF)中國峰會暨RICS中國獎2020頒獎典禮在上海成功舉辦。均豪集團董事長於慶新先生應邀出席峰會,並發表題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綜合設施管理》的主旨演講。
針對「聚焦韌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抗風險能力」的論壇主題,均豪集團董事長於慶新先生給出了優秀的解決方案。他在演講中強調,做為一家專業的設施管理公司,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先要有效的分析這種公共衛生事件的起源、傳播途徑,它存在的風險危害是哪些。
於總表示,任何一個風險的管理,都離不開科學的報告。因為疾病也好,疫情也好,風險也好,安全也好,與人類是共生的。廿多年來,均豪已經摸索出比較有效的方法。那麼處理這類問題,大體的科學步驟是這五部分:
第一步,預案管理。也就是說通過風險識別,依據風險識別的嚴重程度,採用不同的風險處理方式。最有效的方法是阻斷,消除源頭交給醫生,交給更專業的人士來解決。那麼,通過阻斷的方式保證我們的生活是安全,至少讓人們不必生活在恐懼中。
第二步,預案執行。風險預案識別完畢,通常會是紙版的,以規程的形式出現。那麼剩下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大量的演練。如果業主把資產管控空間交給一家專業的公司,其實就是把自己的安全交給他。
第三步就是風險管控。在過去,風險管控環節中的執行和管理是一致的。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風險的實施執行和後臺的管控是分開的。疫情出現,領導幹部率先衝到一線跟大家並肩作戰,同樣會有感染機率。後颱風險管控的團隊和前線部門要分開,所以預案執行到風險管控,這是兩個環節。
第四步,應急處置。所有的預案都是假設風險沒有出現,或者出現在苗頭階段寫出來的,是這個行業共同遵守了這麼多年一起來完成的。唯一發生的變化就是在風險管控方面,就是風險跟預防治理做了一個有效的發展,就是這兩年在安全管理領域提出的建議。
第五步,是救援系統。要通過全方位保險提供災後救助。整個風險管理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應急處置,可以用設施管理的方法來回答。
(英國駐滬總領事 Chris Wood 致歡迎詞)
本次峰會吸引了超過400位房地產和建造行業的專業人士參加,重磅演講嘉賓有近40位,大家共同探討韌性城市建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之道。WBEF中國峰會2020聯合政策制定方、城市管理者、城市運營者、投資者、地產開發商、地產運營服務商及建設者等相關專業人士,匯集專業知識、技能和資源,為探索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建言獻策。